泾源县肉牛规模养殖场疫情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19 05:27:10

泾源县肉牛规模养殖场疫情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摘要 针对泾源县肉牛规模养殖的情况,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县肉牛规模养殖场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泾源县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肉牛;规模养殖;现状;疫情;风险评估;措施;宁夏泾源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96-02

泾源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东麓,气候湿润,水草资源丰富,是天然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养牛传统。一直以来,养牛业以粗放散养为主要方式,牛群结构、品种单一化,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0%左右。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而肉牛养殖在草畜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优质泾河清真牛肉成了主打品牌。

自从泾源县被自治区确定为肉牛生产基地以来,县政府大力推进肉牛养殖业扩量、提质、增效进程后,生产模式和规模也逐年更新扩大,逐步向小、中、大型养殖公司、园区迈进。肉牛扩量初具成效,据2012年末统计,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3万头,存栏9万头,年增长10%。而基层乡镇兽医站技术人员不足30人,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村级防疫员文化程度普遍低,工资报酬低,流动性太大。除了要负责23万头牛的防疫任务外,还要负担11万只羊、16万只鸡的防疫工作,加之在防疫注射疫苗后副反应较大,有些养殖场和散养户畜主不愿配合,给现有的防疫人员增加了更大工作量和压力。通过春秋季集中免疫后县兽医实验室免疫抗体监测,养殖场、园区存栏牛口蹄疫免疫抗体低于70%的较多,保护率也未能达标,存在很大疫情隐患。

以千头良种肉牛育肥公司、百头肉牛饲养园区为模式更新了传统单一粗放散养模式的草畜产业县,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但抵御口蹄疫疫情风险的能力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动物防疫自然成为产业链上重中之重。这些公司、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体系规范运行,将成为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泾源县大、中、小3种类型共20个肉牛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14项考核指标打分测评,依照积分进行了疫情风险评估,呈现红色预警信号的场10个,呈现黄色预警信号的场6个,借此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业务部门亦将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甚至消除养殖场疫情风险,真正达到扩量提质增效的目的,使这一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现将评估分析报告总结如下。

1 肉牛规模养殖现状

1.1 养殖规模化发展,防疫程序欠到位

政府部门努力加大扩量、提质、增效工作力度,新的规模养殖场仍在促建。但是,养殖场的申报审核及评估程序不严格,致使大部分养殖场布局不合理,其中有4家千头肉牛养殖公司建厂于距交通公路主干线不足10 m的地方;百头肉牛养殖园区有13家建在距村庄不到300 m的地方;目前还有几家园区的防疫合格证尚未发放;园区内无消毒设备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或形如虚设,无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记录,致使粪便堆积如山,卫生条件极差。

1.2 养殖场各项制度还不完善

19家养殖场管理人员毫无养殖技术和经验,文化层次较低,对已建立起来的制度不执行。闲杂人员随意出入饲养棚;消毒池、紫外线灯未曾启用;无生产台账或记录不全;个别场主对新补栏的牛未经隔离观察、也没有进行口蹄疫疫苗免疫就进行混饲。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条件,甚至没有粪便发酵池,致使粪便堆积如山,卫生条件差。

1.3 兽医与治疗药品不足,免疫跟踪监测效果较差

2 风险评估

2.1 积分规则

(1)制度建立6分。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报检制度,每少1项减0.3分,每有1项执行不到位减0.5分。

(2)程序化免疫25分。牛O型、亚I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每少免1项减8分,免疫过期1项减3分。

(3)免疫记录免疫记录4分。详实、规范、真实4分。

(4)消毒10分。消毒设施有2分,无1分;消毒记录有2分,无1分;是否定期消毒,是3分,否2分,消毒记录符合要求,是3分,否1分。

(5)抗体监测10分。抗体水平是否合格,是10分,否5分,每低于标准3个百分点减1分。抗体检出率低于30%不得分。没有监测但免疫确实记录完整可靠得满分;没有监测但免疫确实记录完整可靠性存异酌情减分。

(6)检疫报检6分。调入调出动物是否报检,是6分,否3分。

(7)周围情况5分。周围1 000 m无同类动物养殖得5分;500 m无同类动物养殖得4分;500 m有同类动物养殖但免疫及时确实得5分;500 m内有同类动物养殖,免疫及时确实得3分;500 m内有同类动物养殖,没有免疫得0分。

(8)畜禽隔离3分。调入动物隔离3分,发病动物隔离2分,对传染性强的发病动物扑杀3分。

(9)生物安全措施6分。生产区生活区分离2分,进料通道与出粪通道分离1分,有病畜隔离区3分。

(10)无害化处理6分。死亡动物是否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是6分,否3分。

(11)疫情报告3分。是3分,否1分。

(12)疫苗储存管理6分。是否按规定储存,是6分,否0分。无储存设备的是否在乡镇兽医站领疫苗并及时使用,是6分,否0分。

(13)卫生及饲养管理8分。卫生为好4分,一般2分,差1分。

(14)生产记录2分。记录完整规范,是2分,否1分。

2.2 风险预警标志

积分90分以上为绿色,风险较小;70~90分为黄色,有风险;70分以下为红色,风险较大。通过各养殖场分值表(表1)可以看出,20个养殖场出现绿色预警信号的有4个,黄色预警信号的有6个,红色预警信号的有10个,各占总数的20%、30%、50%,存在很大疫情风险。作为千头、百头肉牛生产基地,疫情风险意味着经济效益将会蒙受巨大损失,产业链被切断。养殖场肉牛饲养周期较短,应在口蹄疫基础免疫1个月后再强化免疫1次,使群体免疫抗体水平达到70%以上,才能有效保障安全生产。

3 应对措施

一是以动物防疫为抓手,严格动物进出场检疫报检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扎实做好养殖场动物基础免疫和跟踪监测服务,做好动物流通环节的堵源和灭源工作[1-2]。二是严格项目申报程序,杜绝先投产后审批办证造成的不良后果。三是实行县、乡两级业务部门联合监管服务。四是对养殖场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和兽医法律法规培训,使其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动物免疫工作[3-4]。

4 参考文献

[1] 郭爱珍,胡长敏,曹永强.水灾后肉牛疫病防控技术要点[J].农村养殖技术,2012(17):30-31.

[2] 仲全治,姬学谦,林永涛.一起屠宰食用炭疽病牛肉疫情的防控[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4):80-81.

[3] 张清锋,高长山,林福丽.一例肉牛场综合症感染防治[J].河南农业,2007(22):24.

[4] 蔺长明.肉牛养殖场犊牛的饲养管理[J].农村养殖技术,2007(12):11-12.

上一篇:镉对双齿围沙蚕类金属硫蛋白诱导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不同配方EM菌对规模化养殖刺参生长和存活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