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

时间:2022-09-19 05:11:09

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居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首位,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其病变可引起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功能活动障碍,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RA起病缓慢,可首先表现为乏力、体重下降、低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随後出现1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少数患者可起病较急,在几天内出现典型的关节症状,本病在临床上可有关节表现和关节外表现。RA的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均可出现。

关节症状

晨僵 是指患者在清晨醒来发现关节部位的发紧和僵硬感,这种感觉在活动後可明显改善。-晨僵是许多关节炎的表现之一,但是,RA最为突出。一般在慢慢活动关节後,晨僵减轻。

疼痛及压痛 关节疼痛及压痛往往是RA最早的关节症状,程度因人而异。关节疼痛最常见部位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但可累及肘、肩、膝和足等。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其特点为持续性、对称性关节疼痛和压痛。

肿胀 患者的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及组织水肿而致。可见于任何关节,但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受累最为常见。

关节畸形 晚期RA患者可出现关节破坏和畸形。由于滑膜、软骨破坏、关节周围支持性肌肉的萎缩和韧带牵拉的综合作用引起关节半脱位或脱位。关节畸形最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如屈曲畸形、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如图1。

骨质疏松 RA患者骨质疏松相当常见,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发生率上升。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可能与以下3个因素相关:①成骨细胞功能减低;②溶骨作用增加;③钙吸收减少。

关节外病变

类风湿血管炎 是重症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之一,患者多半有淋巴结病变及骨质破坏。组织中有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冷球蛋白阳性及补体水平下降。病理上表现为坏死性小动脉或中等动脉病变,如指(趾)坏疽、梗死、皮肤溃疡、紫癜、网状青斑、多发性单神经炎、巩膜炎、角膜炎、视网膜血管炎或肝脾肿大。

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结节见于5%-15%的患者,多发于尺骨鹰嘴下方,其关节及跟腱附近等易受摩擦的骨突起部位。一般为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的硬性结节,不易活动,无疼痛或触痛。临床上可见到一种特殊类型的浅表性类风湿结节,多见于手指、前臂、尾骨及踝关节附近。类风湿结节也可发生于胸膜、心包、心内膜,还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巩膜和肺组织等。

其他①患者可出现心包炎、心内膜炎及心肌炎。心包炎的发生率可达10%。心脏损害可出现于病程的任何阶段。②常发生胸膜和肺损害包括胸膜炎、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炎及肺动脉高压,10%-30%的RA患者可出现这些损害,其中以肺间质纤维化及胸膜炎最常见。③可出现肾损害,如出现膜性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④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多是由于免疫复合物等致炎因子引起的血管炎或神经末梢变性及脱髓鞘而致。⑤30%的RA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可见生发中心CD8+T细胞浸润,淋巴滤泡散在性均匀增生是RA的特点,并有助于与淋巴瘤的鉴别。

上一篇:凝心聚力创伟绩 和谐为道谋发展 下一篇:临床思维要做到“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