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幸福的金小草

时间:2022-09-19 03:57:31

金小草的家乡,在贵州省紫云县猫营镇一个小山村。7岁时,小草爹就去世了。那时,小草和哥哥一起读二年级,可她成绩糟糕透了,语文常常考20多分,数学十几分。

小草希望“改变命运”,不能叫人瞧不起!一年后,她奇迹般地每门功课都考了80多分,获得了“学习进步奖”。

12岁那年,金小草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中学。住宿、书本都免费,还有不少生活补助。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草读书学习有滋有味。有一天,金小草蹦蹦跳跳回到家,爷爷乐呵呵地告诉她,过不了多久,他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就要通电了。金小草高兴地想:是不是家里也像学校一样有明亮的电灯了?夜晚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像她读书的那个小镇一样灯火通明,一样漂亮了?

半年时间过去了。一天晚上,“电来了!”村子里欢腾起来。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市里举办第一届少儿艺术节,金小草普通话讲得好,被选作代表参加。那首参赛诗歌叫《托起明天的太阳》,金小草每晚站在灯光下大声朗诵,直到嗓子发哑。

上中学后,她喜欢和同学一起去逛集市。

“妹儿,好久不见咯!”

金小草回头,见是同村几个哥哥。小草得知,小镇上兴办了一个铝合金厂和一个化工厂,他们是进厂打工的。早上来上班,下午回家,中午抽空出来逛逛。村里很多人可以一边干农活,一边进厂打工。

周未,金小草都会回家。她给爷爷讲在外面的所见所闻,爷爷则给她讲村里、家里的变化。这个家,这个村,开始热闹了。爷爷说,他们家和村中好几户被评为“五保户”,每年可领到一笔补助,爷爷还打算用这笔钱买一台抽水机,村里好多人家都买了,很实用。

初三毕业,小草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与小草同届的哥哥没考上,他去了沿海打工。小草有些遗憾,但她相信哥哥可以闯出自己的路。

哥哥外出打工,可以补贴家用,给小草赚回一些学费。靠着哥哥帮助和国家补助,金小草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以重点分数线考进了省里最好的大学,邻村还有几个同她一届的大学生。他们都办理了高校无息助学贷款,不用担心上不起大学。

上了大学的金小草,常常想念她的家乡。从7岁开始,她,她的家,那些小村庄,那个小镇,那些她到过的地方,记忆深处依稀留着当年的痕迹。

如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在小镇周围,政府陆续引入资金,增开了好些药材加工厂、砖厂,人们可以在家乡打工,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小草在大学第一学期,就写了入党申请书,还准备作为志愿者去农村义务支教。

慢慢地,金小草逐渐理解了许多政策对老百姓的意义:农村居民办理“医保”,看病可报销70%;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吃穿不愁;建房补住让乡亲们住上了漂亮的阁楼;“家电下乡”提升了乡亲们的生活水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把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经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逐步提高国民想想文化素质……

金小草从农村出来,她欣喜于家乡的变化,也在感受远离家乡的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而今在大学校园里的金小草感到很幸福。她想起小时候读过的《大拇指奇遇记》,她觉得自己的经历就像“大拇指”一样幸运奇特。金小草觉得,她,她的兄妹们,小山村里的乡亲们,贵州百姓,全中国人民,不也一样应该幸福吗?(作者系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岳 振)

上一篇:“一棵树”的深度游 下一篇:百亿企业支撑贵州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