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臭师目前还算不上一个新职业

时间:2022-09-19 03:44:13

闻臭师目前还算不上一个新职业

销售收入40多亿元的哈药总厂。多年来给哈尔滨带来了挥之不去的“药厂怪味”。哈药总厂环保部的一位负责人如此解释:“排污已经达标,但人的嗅觉对恶臭气体的灵敏度是ppb级,比仪器的ppm级还要高1000倍。即使除了九成的味,人的嗅觉感觉可能只少了一半。”

确实,人的嗅觉在识别综合性异味时,灵敏度甚至高于仪器。但哈药总厂不能以此作为推搪的理由。这个时候,深受怪味困扰的哈尔滨市民应该做这样一件事:请求环保部门派出专业监测人员――即俗称“闻臭师”的嗅辨员通过人嗅辨的方法进行测试,判定怪味是否超标。当然,前提是哈尔滨市环保部门有这样的人员设置。

据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心检测室副主任黄卓尔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的现代化,大气污染成为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据他的了解,目前国内的省会城市基本上都已经有嗅辨员,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重视。像广东省,省、市环境监测站都有嗅辨员,就连番禺区都有。广州市在2000年左右开始设置嗅辨员,在广东省内算是比较早的,仅次于深圳市。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最高峰时拥有近30名嗅辨员,目前由于岗位的调整,以及一些嗅辨员的国家专业资格证到期(时限为3年),还有15名。

这一两年来,嗅辨员成为媒体关注的题材,有些媒体还把嗅辨员列为最有前途的新职业之一。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有嗅辨员,现在忽然成为媒体的热点,和黄卓尔一起接受采访的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心检测室的工程师周志军说,这是因为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了,环境意识也提升了,认识到异味也是污染的一种。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此前主要针对工程验收、单位委托,近一两年接受市民,投诉的个案则大幅增长。

尽管从理论上说,只要获得国家嗅辨员资格证,就可以成为嗅辨员,但黄卓尔和周志军都强调,目前嗅辨员一般主要还是专业环境监测人员担任,嗅辨员也不是专职的,他们同时还需要完成其他监测工作。周志军说,就他所知,目前只有个别城市允许有嗅辨员资格证的市民参与监测工作。所以,说嗅辨员是一种新职业,至少在目前来说,不太妥当。至于未来十年二十年,它会不会成为一种新兴职业,还不好说。

黄卓尔说,干净的空气应该是无臭无味的,一种气味只要让人产生不愉,就属于异味。太臭当然不行。太香也不行,香味也是一种污染。他们也听说台湾某面包店由于太香被投诉的个案,他们也处理过一个川菜馆的个案,最终结果是该川菜馆被处以罚款。(采访/谭山山)

上一篇:闻香识城市 下一篇:北京白领为什么爱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