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与延伸

时间:2022-09-18 11:16:31

摘 要: 儒家思想在古代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儒家的继承者,孟子则积极深化并推动了孔子学说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与延伸,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孔子地位,同时也使儒家学派发扬光大。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仁 继承 延伸

孟子所处的年代对于儒家的发展、传播及地位来说影响深远。《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1]P456由此可见,在孟子时代,墨家学派与杨朱学派在当时的地位很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儒家。此外,法家、纵横家的崛起,也使儒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孟子肩负起振兴发展儒学的使命。“然孟子亦知就於一贯之旨,以上窥孔子之所学者,故孟子能发明性善之旨,而大有功於孔门。”[2]P109在孔子的儒学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延伸,维护了儒家思想的地位。所以说,孟子在推动儒家思想的横向发展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仁者,即爱人。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仁就是理想的仁道,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仁道。”[3]P81孔子对仁的解释:“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4]P15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5]P65,他所阐释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修养的提升,然后再推己及人,达到全社会的一种和谐的仁的统一。也就是说,孔子所谓仁的基础是己,要想实现社会的仁,必须要有一个己的推广。在《论语》中多次对仁做了解释,《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阳货》中:“恭、宽、信、敏、惠”,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有些模糊,并没有直接回答仁是什么,更多的是提出一种模式,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得到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另外在《雍也》中:“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子罕》:“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卫灵公》:“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至(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以上说明孔子对于仁的境界远远不止日常生活的规范,还需要像智、勇等优秀品德的加入,才能组成仁。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提到:“所谓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6]P14孔子所对为政的思想如忠、信、义等观念,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仁和礼的基础上提出的,把德行作为为政之本来惠民天下,然而孔子对为政并没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表述,只是在德与礼的基础上对社会提供了一种理想性的秩序,而这种理想性的秩序放在真实的社会面前又显得不合时宜,缺乏实际操作性。首先,孔子处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而这一时期恰恰是一个大变革时期,周室衰微,再加上各地诸侯势力的崛起,使当时的局面更加混乱。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礼崩乐坏所引起的社会结构与秩序的变动,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随之而来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孔子恰恰就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出现。当他看到社会的礼崩乐坏,想要恢复周礼的历史责任感始终贯穿其一生。而孔子的复古,具有一定的现实目的,就是要运用周朝的礼仪制度来改变春秋这礼崩乐坏的局面,从而使之有序化。显然孔子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形势没有看透,总是用理想主义者的想法去改变这动荡的世界,往往不得其法。“因为经过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剧变与思想剧变,必须在‘礼’的背后为其寻找更深刻的人性依据和历史依据。”[7]P159其次,时代在不断发展,孔子一味的复古周礼,不能说孔子所持思想已经过时,只能说孔子思想不符合其所处的时代。

孟子在百家争鸣的形势下,竭力抗争来维护孔子学说,在孔子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对仁进行了一些继承的表述:“修其孝悌忠信,事其父兄。”(《梁惠王章句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孙丑章句上》)“亲丧,固所自尽也。”(《滕文公章句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章句上》)“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恭者不侮人。”“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章句上》)“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章句下》)“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章句上》)等等。孟子也认为个人对于孝、悌、友、忠、信、宽、恕、恭、敬的修养很重要,对仁的形成起到了根基性作用。孟子很好地继承了孔子对仁的本质的阐释,认为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主体性意识,让内心的自我修养的完善来迎合社会规范的秩序。

同时,孟子还对孔子的仁作出了一些延伸: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章句上》)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梁惠王章句下》)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章句下》)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公孙丑章句上》)

(5)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章句上》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离娄章句上》)

(7)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章句上》)

显然孟子对孔子的仁有了明显的延伸,对于孔子提出的关于为政的一些片段,孟子则明确提出仁政,并提出了详细的策略。如在(2)中,通过周文王对社会穷苦无靠的人施仁,说明统治阶级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关爱人民,只有人民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如(3)(5)(6)(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孟子承认国家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是确保人民的利益,进一步说明孟子并没有把国君放在高位。这与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秩序规范性是有所不同的。“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以仁政治国。孔子对为政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措施,只是要求君主有仁,然后把仁推广至自己的人民。而孟子则明确地提出了一些措施。首先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制民以恒产”、“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让下层民众得到切实的实惠,社会才能稳定。“从孔子的仁道到孔子的仁政,儒家人文主义原则便表现为一个深化的过程:它开始由一般的伦理要求,进一步提升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准则。”[8]P39但孟子所持的思想在当时以短兵相接的战乱时期缺乏根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没有战乱与和平统一。

同时孟子较孔子“仁”的基础上提高了“义”的比重。“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说明孟子所提到的仁的思想已经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孟子通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之辩,明确把义收归人心,即为“性善论”思想。《徐复观文集》卷三中提及:“孟子虽仁义并称,或仁义礼智并列,但仁仍是居于统摄的地位;没有仁作基底,没有仁居于统摄的地位,实际便很难推广出去。而当仁体呈露时,它自然会居于统摄的地位。由仁体再向下落实,才是仁义礼智。”在《告子章句上》中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用义来衡量社会规范,认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告子章句上》中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把义已经看作是一种理想的品格,是君子所矢志不渝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更把义作为维护制度规范的手段,用来保证生产生活的民主与平等,如(1)(4)。只有社会的各个阶层、职位分工明确、义存心中,国家各项职能才有序进行。

孟子不仅继承孔子的仁,更在孔子仁的基础上形成了仁义礼智并举的局面,且提出了仁政思想,以便更好地服务朝廷。

在时代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以其积极的主观意识和强烈的人格魅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始终为心中的复礼理想不断奋斗着,是一位积极的现实主义者。孟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散发着闪耀的光辉,积极传播孔子思想,奠定了儒家地位。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并作出了一定的延伸,在孔子思想的文化传播意义上功不可没。同时孟子也使儒家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不落下风,积极维护了儒家地位,增添了孔子思想的光辉。

参考文献: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钱穆.孔子与论语[M].台湾.九州出版社,2011.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演化对基础教育改革和观念... 下一篇:跨文化视野下的提升国际汉语教师素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