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8 10:10:32

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生大黄粉配合刺络拔罐放血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组,针药组给予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疼痛、皮损、睡眠症状评分比较。 结果 针药组治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皮损、睡眠症状评分比较,针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生大黄粉;刺络拔罐;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10-02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于感觉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后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1],其因好发于腰背部、四肢,外形似龙形状,故中医称其为“转腰龙”、“蛇窜疮”、“缠腰火丹”。特点是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卫生院(以下简称“我院”)使用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入选病例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订《皮肤性病学》[3]中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带状疱疹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出现带状疱疹在1~7 d内,没有进行抗病毒及止痛治疗者;③年龄在18~7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本研究的治疗方法,能够服从研究人员安排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0.2 g,5次/d;维生素B1,每次20 mg,3 次/d,干扰素100万U,隔天1 次,肌内注射。止痛药用芬必得,每次0.3 g,每天2次,口服。并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涂于疱疹处,1次/d。大黄粉配合刺络拔罐组,常规消毒患处后,用一次性梅花针叩刺疱疹及周围皮肤,每次叩刺2~3处,以刺破皮肤及周围皮肤微出血,拔以火罐,5~10 min起罐,拔出5~10 mL血液,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檫吸干净患处,用碘伏消毒,继而用绿茶水调配生大黄粉外敷于疮疹处至次日,隔日刺络拔罐放血1次,期间生大黄粉外敷疱疹处。

两组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5 评判标准

1.5.1 疗效评判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订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皮疹及疼痛全部消退;显效:皮疹消退30%无新出水疱,疼痛明显缓解;无效:皮疹及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治愈+显效。

1.5.2 症状评分 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皮肤表现及自觉症状的变化进行评分记录。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皮损及睡眠采用4 级评分法,0、1、2、3分分别对应无、轻、中、重。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为皮肤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它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临床特征,常伴有明显的周围神经痛。西医学治疗带状疮疹主要采用全身配合局部治疗,以化学药物及物理治疗为主,以消炎、止痛、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且缓解和缩短病程的作用缓慢。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风、湿、热、邪有关,多因饮食失节,或情志内伤而致肝胆火盛,脾经湿热内蕴,复又感火热时毒,湿热毒邪相互搏结,交阻于经络,凝结留滞于筋肉皮肤、脉络所致。刺络拔罐疗法属于针灸学皮肤针范畴,由古代的“半刺”、“浮刺”、“络刺”、“豹纹刺”等针法发展而来。《素问・皮部论》篇曰“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灵枢・经脉》篇曰“疾则泻之,热则疾之”。故通过梅花针叩刺可达到活血通络泄热的作用,随后拔罐,令其血出邪尽;生大黄粉外用凉血解毒,逐瘀而通络;两者合用,通过作用于经脉皮部,起到了泻热毒,调气血,通经络,止疼痛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刺络拔罐法可以通过抑制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4],促进阿片类物质的释放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从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同时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的抑制,使内啡肤含量、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增高,发挥镇痛作用;生大黄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5];而绿茶亦有抑制病毒的作用。本研究中针药结合组的总有率为97.9%,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5.5%,针药组的效果明显,且对于带状疱疹患者皮损、睡眠、疼痛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临床观察表明,运用生大黄粉外敷配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张仁,谌莉媚.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5):864-865.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6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 魏巍,张红星等.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及其机制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3):27-29.

[5] 张金喜,林翠茹.大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0,42(5):80-81.

(收稿日期:2013-01-08 本文编辑:冯 婕)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 下一篇:浅析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划分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