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 鼓励创新

时间:2022-09-18 09:12:09

尊重个性 鼓励创新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出了一篇连古文字专家也拍案叫绝的“奇文”!这让我班的王云飞迅速蹿红,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城学生,瞬间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名人。他得到了作文高分,所以成为高考最后的赢家。

现在,同事们遇到我,都称我为“古文奇才”的老师,并且会好奇地问我:“你是怎么教出这样的奇才的?”我思考着,确实,王云飞的成功是个偶然,是阅卷专家慧眼识宝,但是,不谦虚地说,整个江苏,十年才出一个这样的奇才,恐怕跟我语文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思维的创新有着一定的关系。现在,就让我们沿着王云飞成功的脚印,作为教育思考的方向,去收获其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迷,学生畏难、教师困惑,双方信心都不足,所以,如果王云飞的成长个案,能让我们更好地思考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提升这个问题,倒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作文缺失了个性,很多人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的是思维和表达的复制,正如今年江苏高考阅卷后,有一位老师不无感慨地盘点了几点作文之最:出现频率最高的课文是《瓦尔登湖》,最骇人听闻的电影是《2012》,最受关注的地方是哥本哈根,觉悟最高的人是孩子和老人,最受人怀念的古人是陶渊明,最让人感动的人物是张正祥,所有人最向往的地方是农村。这些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贴标签式”的文章后患无穷,不能继续下去了!

而作文教学,不是捏造这些由一个模子浇铸的泥人儿,而是要培育出能抒写独特的“这一个”的各类高手。特别是在面对同一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个性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想,只有给学生培植宽松的土壤,尊重他们的原始兴趣,营造良好的习作心境,就会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写作。他们的个性、情绪得以健康发展,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能力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得到训练。就会觉得写作是一种乐事,就会兴趣盎然,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习作过程。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文字。

就以王云飞为例,王云飞作为一个理科学生,却很喜欢古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被他翻得稀烂。《史记》、《资治通鉴》也经常翻阅。为了系统地学习古文,他还认真背过中国的历史年表。读《山海经》的时候,还专门就书中所写的一些地理情况,翻阅了大量书籍。另外,他还喜欢阅读现代的玄幻类小说,诸如“恶魔法则”、“诛仙”一类。他读得多也读得快,我不仅没有对此大加批评,反而加以鼓励和支持,充分尊重他的“绿色阅读兴趣”。而且还专门给他另辟了一个空间,倾我所有,借给他一些古文书籍。我跟他讲了两点:第一点,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增加人文积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学生多读文言文,能激发热爱并承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而阅读文言文是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种手段,唯有多读,才能逐渐领悟文言文的内在魅力,逐渐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真正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把文化薪火传递到底的民族责任感;第二点,可以学习古人操行,提高道德素养。古文中的先贤圣哲、至德至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大有裨益。比如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孔子,“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彪炳史册、烛照千古的言行事迹,都会令人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肃然起敬,慕古人之高义,发思古之幽情,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素养在无声无息中得到提高。王云飞听了,很有同感。

一次课堂上,大家对古文专题的学习感到有点厌烦枯燥,我拿出王云飞用古文写的作文作为例证,准备来一番语重心长,这时,有同学就站起来振振有词:学古文除了为考试,还能有什么别的大用?王云飞霍然而起,语音铿锵,掷地有声:我认为古文才是真正的国粹,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一个爱国的青年不能置自己的本国文化不顾,而盲从于外来文化和“快餐文化”。他甚至有点过激地指陈,把大把时间花在外语上是傻子行为,是不爱国表现。本来还有点沉闷的课堂,因为这一点“节外生枝”,顿时活跃了许多,自那以后,还真带动了一股学古文的热潮。班上另外有几个学生,甚至也开始用古文写起作文来。那一阵子,我觉得特扬眉吐气,好像语文长期被压抑的冤屈得到昭雪一样。

爱读也就爱写,无论文言文、现代文,王云飞都曾用于写作。王云飞还常用古文给同学写“传记”,还仿照“聊斋体”,写一些中小故事投稿。

对他平常用古文写出来的作文、周记,我认真批改,个别交流,并拿到班上向全班同学推荐。甚至,还给王云飞同学特别待遇,允许他偶尔一心二用,有的作业时间,他可以专攻古文,尝试用古文写作。这些都给王云飞提供了古文学习的空间和平台。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一方面在与古人的交谈中神游千年,享受着中国文言文独有的魅力和乐趣。另一方面,所谓“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古文基础越来越扎实,古文感觉也越来越好,最终促成他高考时技痒难熬,就“我要冒险了,我要写文言文”了。当初,如果我对他的个人兴趣抛以白眼,或者不屑一顾。王云飞则早已“泯然众人矣”,何来“古文奇才”?

我国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或许,我没有鼓励王云飞,不破例允许他在课堂上偶尔不听讲,可以看古书,他就没有时间坚持他的爱好;或许在平时学习中,我没有对他的古文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在考前就说要用文言写作文的他,如果我苦口婆心地劝他以考分为重,我们就不能看到这样一篇立意新颖文字优美的文言作文了。

只有我们的教学土壤,能让学生始终保持“绿色心情”。那么就会出现更多这样有个性有想法有能力,敢想敢干的王云飞们。

上一篇:我爱我的家乡 下一篇: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