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与美丽

时间:2022-09-18 08:42:44

【摘要】《青铜葵花》是当代知名小说家曹文轩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以苦难为大背景采用叙事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别样的景致,展示了人性的坚韧、生命的刚强、苦难中的大美以及人性中的大善大爱,为苦难中的人们点亮了一盏心灵的明灯,这种写法充分展示了作品中苦难与美丽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苦难”叙事;《青铜葵花》;曹文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代文坛知名的小说家曹文轩用他那灵动的笔墨,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别样的景致,为苦难中的人们点亮了一盏心灵的明灯。他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更是将“苦难”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苦难与美丽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青铜葵花》的创作正是符合了这一原则,不管是在艺术真实、伦理和情感上,还是在美的创造上,都符合了文学创造以追求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

(一)苦难之中的境界美

曹文轩在坚信“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没有美感就没有读者”的同时,用他那充满浓郁诗意的笔调,以苦难为大背景,写出了《青铜葵花》这部关于苦难,关于美丽,关于爱的故事。《青铜葵花》中所呈现出的那种苦难深刻之处的境界美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象建构。曹文轩用一个个美丽的意象构成了《青铜葵花》的框架。“青铜葵花”是个大意象,它统领着九个小的意象,也就是全文的九章标题,分别为“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和“大草垛”。青铜“永远闪耀着清冷而古朴的光泽,给人无限的深意”,它是一种金属,质地厚重而没有生命;而“葵花算得上最具灵性的植物,它居然让人觉得它是有敏锐感觉的,是有生命与意志的。”另一方面,“青铜”与“葵花”又是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文中的主角,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乡村,相遇相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谐的境界美。

第二,苦难淡化。曹文轩告诉我们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延续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如在第五章《金茅草》中描述到:“在三月的一天,大麦地刮起了狂风,下起了大雨,青铜家的房子没了,所抢出来的东西也寥寥无几”,对于这样的大灾难,作者坚持他一贯的古典的、浪漫的审美追求,挖掘苦难背后的美感。苦难虽深,但在作者笔下那一个个富有童趣的细节却化解了苦难的沉重。这些是作者通过《青铜葵花》来对苦难的肯定,是对苦难更高境界的传达――提高境界,接受甚至享受苦难所带来的。

(二)苦难之中的人性美

第一,深入灵魂描写苦难,展现人性的坚韧。曹文轩在《青铜葵花》中追求着一种更高的境界,是为“人性美”的展现而服务的。面对精神上的苦难,主人公姿态如此优雅,人性中的美丽展现无遗。葵花是令人感动的女孩,她在五岁失去了母亲,又背井离乡随父亲到了五七干校,面对生活的苦难,面对孤独,她平静祥和,优雅高贵,从容镇定。即使之后爸爸落水身亡也不哭不闹,安静得让人心疼。弱弱的小女孩却拥有着如此坚韧的性格,可见,曹文轩写《青铜葵花》是深入到灵魂而写的,其中处处弥漫着人格的魅力,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

第二,互助互爱,从容迎接苦难,展现人性大善。葵花到青铜家后,一家人共同经历苦难,相亲相爱表达了面对苦难时的人性大善。上学风波中,青铜甘心情愿放弃上学的梦想,在大雪天依旧坚持去卖芦花鞋,为了让葵花看戏,青铜固执地让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不仅青铜,爸爸妈妈也是那么细心地呵护着葵花,他们起早摸黑,更加努力地干活。奶奶年纪那么大了,却不远千里去东海边摘棉花,直至累倒在床。葵花,那个令人心疼爱怜的小女孩亲自教青铜写字,想要为家里省下那笔学费,故意将考试考砸,只身跟着人家到南方去捡银杏卖钱……这么一件件的生活琐事,其中包含了多少无奈与苦痛,可是他们展现出来的不是自哀自怜、无尽抱怨或自暴自弃,而是处变不惊,以坚韧的精神去迎接苦难,展现出人性中的永恒美。最终,他们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共度难关。

二、苦难意识的现代意义

当代社会的浮躁、人情的隔阂、灾害的频发等众多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该拿什么去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呢?我们又该如何弥补这些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当这些苦难来临之际,该怎样去面对?曹文轩说苦难是一种财富。那该怎样将苦难转换为有效的人生经验,给自己的性格注入坚韧与优雅呢?他给了我们《青铜葵花》。儿童文学作品是影响孩子精神发展的最优秀和最有效的媒介,就像儿童文学专家所说,文学塑造的是人的心灵,而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心灵的潜移默化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青铜葵花》告诉读者在受难中涅,获得救赎,是一种财富。那种对苦难的肯定以及面对苦难时的优雅坦然的姿态、坚韧的性格和美好的人性深深影响着每个孩子,给予了他们信心和勇敢。

综上所述,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以一种典雅高贵的姿态向人们肯定着苦难,诠释着苦难。那种悠远的境界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表现了人性中的大美大爱以及相亲相爱互助的和谐崇高美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曹文轩就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青铜葵花》的创作正是切实履行着这一观念意识,如同作者在后记中所说:“《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书中所蕴含的儿童苦难意识无疑对当代现实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少卿.访谈:美的力量>思想的力量[EB].2006-03-13.

[2] 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1.

[3] 曹文轩.即使是“欺骗”,我也是对的[N].中华读书报,2005-06-15.

[4] 曹文轩.曹文轩儿童文学论集[M].南昌:21世纪出版社,1998:40.

[6]李华.以树的姿势迎接苦难[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7]曹文轩.美丽的痛苦[A].青铜葵花[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243―246.

作者简介:祁坤(1982―),女,河北唐山人,平顶山学院助教,硕士,汉语文学研究方向。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