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孤城》票房失利之原因试析

时间:2022-09-18 08:23:22

《喋血孤城》票房失利之原因试析

[摘 要] 从开拍前以“非主旋律”亮相到上映后以“非主旋律”出局,《喋血孤城》遭遇的票房尴尬直观地反映了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竞争的残酷,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影响商业电影尤其是影响商业战争片票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部抗战大片受众甚少?本文以商业电影的特质为切入点,从题材要求、营销模式、叙事结构及剧组成员的专业素质这四个方面,深入探究造成该片票房失利的原因。

[关键词] 《喋血孤城》;票房;战争题材;商业运作

很显然,2010年暑期档推出的商业战争片《喋血孤城》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较之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这部号称2010年纪念抗战胜利惟一的国产战争大片可谓票房惨淡,首周末4天全国票房不过区区120万,没有进入榜单。①如此表现让大部分影院失去信心,4天内纷纷将其撤下档期。诚然,纯粹 “以票房论英雄”并不可取。但就商业电影而言,票房成绩却是衡量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为它直接反映了观众的接受度。有鉴于如此,本文以商业电影的特质为切入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造成该片票房失利的原因。

一、题材选择不够大众化

与艺术电影不同,商业电影以盈利为目的。由于观众人数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影片盈利的大小,其制作自然形成了一条“难以打断的因果链……高成本要求高票房,高票房要求世俗化”②。一旦电影走上世俗化道路,总是想方设法迎合观众的喜好,锻造与之对应的作品。尽管观众的兴趣点各不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乐于并较容易接受他们熟悉的题材。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正悄然影响着国人对电影题材的选择。为了摆脱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寻求自我情感的释放,观众往往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容易倾向于那些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大众题材,因为观赏这类影片有亲切感,容易激起他们的共鸣。仅以2010年度票房过亿的17部国产片为例,《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杜拉拉升职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精武风云•陈真》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虽然这些高票房电影的类型各异,既有穿越时空的灾难片、取自历史题材的故事片,也有现代都市职场的爱情片、清纯幽默的动画片以及场面火爆的武打片,但是它们的题材却都非常大众化。且不说“赵氏孤儿”“唐山地震”“精武门”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就连诞生于21世纪的“杜拉拉”和“喜羊羊”随着小说的畅销和电视的热播也成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反观电影《喋血孤城》,其题材的大众化程度较之上述票房大户就相去甚远。尽管也有不少影迷力挺导演沈东,认为他选择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但笔者却不以为然。对于商业电影而言,“很好”不等于“大众化”。据史料记载,常德保卫战是抗战中继上海、南京、台儿庄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其战斗之激烈不亚于其他任何一次大规模会战,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战役”。《喋血孤城》正是以这次战役为背景,讲述了驻守湖南常德的国军第五十七师八千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三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保卫孤城常德的血泪故事。可遗憾的是,这次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弱制强的战役几乎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过往的几十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内地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很少提及爱国将士正面抗击日寇的壮举,即便偶尔涉足,往往也是一笔带过,鲜有详尽的记录和描述。如此一来,发动的对侵华日军形成牵制,消耗了其大量有生力量的重大战役极少为后人了解,那些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爱国将士们也大多如颗颗水滴,默默融入了历史长河。常德保卫战如此,衡阳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亦如此。闻之者寡,自然就远离了大众的视野。此类题材的影片,若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必然会对票房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营销模式不够创新化

电影题材的大众化与否固然对票房有一定的影响,但尚不严重。如果营销模式灵活多样、新颖独到的话,可以改变题材本身存在的不利,让任何影片都有可能脱颖而出,剑指票房佳绩甚至问鼎票房冠军。当前我国商业电影的营销模式已日趋成熟。概括起来,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商业赞助,预收回报;第二,市场定位,引导观众,第三,明星加盟,吸引媒体;第四,多点宣传,刺激消费;第五,档期选择,避免撞车;获得票房佳绩的商业电影往往在整合这几点上有独到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融资的多少。如何吸引投资方进行赞助成为融资的关键。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创新的融资方式是该片营销模式的一大亮点。制片方首先通过请来13位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高管担任影片的荣誉编辑,让企业圈开始关注这部电影。紧接着,又力邀《欲望都市》的造型师派翠西亚•菲尔德的加盟,在时尚圈进行新一轮营销。最终随着中影集团的加入,《杜拉拉》一举解决了融资问题。与融资同等重要的市场定位指的是商业电影营销模式中“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无不把握了时代的思潮,或以现代社会中让人不堪重负的广告现象为引导,或以现代社会中因为通讯发达而产生的信任危机为引导,或以现代社会中人性善良淳朴的稀缺为引导,牢牢地吸引了观众。明星是商业电影中永恒的话题,而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建党伟业》。该片汇集了108名内地港台明星,迅速成为媒体的宠儿。超高的曝光度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为原本比较沉重和肃杀的红色历史片增添了不少娱乐元素,大大刺激了观众的消费欲。国产电影商业化之后,制片方的营销手段花样繁多。炒作、噱头、奇招、公关不一而足,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多点开花。2004年12月7日,“华谊兄弟”包下从北京西站沿京九线开往香港的T97次列车,并命名为“天下无贼”号。导演冯小刚率刘德华等众多明星乘坐该车前往香港,参加《天下无贼》的首映庆典。车上汇聚了全国各地近60名媒体记者,声势浩荡,让人瞠目结舌。除此之外,商业电影非常注重档期选择,如《杜拉拉升职记》定在4月上映,力求避开其他大片,便于吸金;而《建党伟业》选择7月公映,借力建党90周年的特殊日子,异军突起。

相比之下,《喋血孤城》的营销模式没有什么新意。虽得到了湖南省委宣传部和常德市政府的扶持,审批过程也算顺利,制片方对市场的估计仍显得过于单纯和乐观,没有把握好融资、演员、宣传这几个方面。众所周知,战争片的场景、烟火、道具、特效等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战争场面越大,需要的资金越多。定位于商业战争大片的《喋血孤城》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可实际情况是,在与政府高层部门的深入沟通方面和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方面,《喋血孤城》做得并不到位,仅仅得到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投资,3 500万(一说5 000万)的资金别说远不及历史题材片《建党伟业》的8 000万投入,就是比都市情感片《杜拉拉升职记》的投资也只多了不到一倍。这无疑给演员招募和宣传运作带来了影响。尽管有吕良伟、袁文康、安以轩、杨紫等人的加入,意在吸引香港、大陆和台湾三地的观众,无奈名气不够,难以吸引较多的粉丝追捧,无力在娱乐圈里掀起惊涛骇浪。不可否认,《喋血孤城》在宣传上也下了些工夫:主创方曾做客网易、腾讯、新浪等著名门户网站,也曾在北大电影节上携宣传片与大学生互动。但客观上说,其宣传并不成功。也许因为资金短缺,《喋血孤城》的宣传攻势缺乏连续性,没有达到立体轰炸、多点开花之势;也许因为公关能力不强,该片没有得到港澳台及海外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也许因为宣传定位不准,主创方没有携北大成功宣传之势,继续在全国各地大学进行主题座谈,激发更多的学生对影片予以关注。总之,在先天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喋血孤城》缺乏应变能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战术调整,一味与其他资金雄厚、演员阵容强大的影片正面争夺媒体报道。几经较量,“孤城”始终没能形成“焦点”之势,迅速成为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等平台上的匆匆过客。

三、叙事结构不够条理化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在本质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前者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忘记镜头的存在,后者引导观众主动去观察镜头的运动并揣摩其中含义。因此,获得票房佳绩的商业电影往往不乏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而这需要条理清晰的叙事结构予以支撑。

电影《阿甘正传》便是一个极佳的例子。该片条理化的叙事模式给人的启示在于,一部好电影不仅应该关注“说什么”,同时也应该注重“怎么说”。坐在公交车站与路人讲述自己故事的阿甘,以其滔滔不绝的叙述展示了主人公的曲折人生。很显然,这种两条线索的交织性对比叙事结构非常适合这部传记型影片。影片中人物的当下生活状态和叙事中过去的生活状态在故事叙述者的讲述中反复交替,两个部分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故事场景和情节变换自然流畅、排列错落有致,世事沧桑中的厚度和主人公的岁月流转让影片在纠结中体现出极强的张力。可以说,条理化的叙事模式大大增强了该片的可观赏性。然而,当我们将视线投向《喋血孤城》的时候,却不难看出该片因为叙述模式的条理不明、层次混乱变得索然无味。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喋血孤城》呈现的是战争主题,使用的也是大多数固有的战争片叙事模式――因果式线型结构。这种结构以顺时针的线性时间展开,叙事上采用多线索并列的手法,来表现战争中备战――局部进攻――白热争夺――结局(正义战胜邪恶)的固定格局。该片围绕剧中三组人物安排了三条叙事线索,分别是吕良伟扮演的爱国将领,袁文康、安以轩扮演的军人夫妻和谢孟虎、杨紫扮演的苗家姐弟。这三组线索互为依托,反映了抗日战争中上至高级将领,下至基层士兵和普通民众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按理说,这种相对程式化和条理化的叙述模式并不复杂,只要在安排上主次分明便能使故事情节血肉饱满。《莫斯科保卫战》《血站台儿庄》《大决战》等都是最好的写照。可遗憾的是,导演和编剧对叙事模式的理解以及叙事线索的编排,导致《喋血孤城》的情节比较混乱,结构相对松散。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漫天飞舞日军传单,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随着其中一张传单的飘摇坠地,负责守卫常德的军57师师长余程万登场亮相。紧接着,两条次要线索的主人公悉数出现,故事就此开始。依照正常的逻辑,作为领军人物的余程万的线索是贯穿全片的主线索,乃重中之重,其他两条线索只是起到陪衬或铺垫的作用,用于烘托主人公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沉着应对、运筹帷幄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能力。可问题就出在这里,也许为了刻意淡化处理抗日正面战争上的将领,编导瞬即将叙事重心放在了两条次要线索上,开始浓墨重彩地渲染“普通爱国战士”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画面。如此安排,大大削弱了余程万在常德保卫战中作为指挥官应有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将师指挥部的作用消化于无形之中。于是给观众造成了一种错觉:《喋血孤城》并不是一部“非主旋律的”反映爱国将士正面抗战的影片,而是一部凸显“人民战争”之于抗日战争的重要性的“主旋律”电影。历史上的余程万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在常德保卫战中,他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最终因为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被迫选择弃城突围。尽管随后率部收复常德,迎接他的不是鲜花,而是军事法庭。多亏常德民众联名求情,才幸免一死。如果编导能重视这个事件,酌情删掉次要情节的部分内容并将这个颇具戏剧化的“故事核”糅入《喋血孤城》,借鉴交织性对比叙事模式,以余程万上军事法庭受审或是从监狱大门走出的倒叙手法开始,在原有的三条线索上加入主人公当下的回忆的线索,从更深的层面探讨战争中军人的职责所在,或许更能够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还原这次传奇的战役,从而给观众更大的震撼和启示。

四、剧组人员不够专业化

战争片的本质就是表现战争的电影。以往观众对国产战争片最多的非议,集中在“不真实”这一点上,而不真实的战争片自然难以叫座。

战争片如何追求真实?首先,非常态的拍摄手法有助于加强影片的真实感。在拍摄《拯救大兵瑞恩》中奥马哈海滩登陆的场景时,斯皮尔伯格要求摄影师进行近距离手拍。90度或者45度的摄影技术的大量使用,确保能拍摄到演员们不间断地移动和枪弹横飞的惊险画面。这种近乎纪录片的手法确保了战争场面的真实性,迄今为人津津乐道。无独有偶,冯小刚在《集结号》中也使用了这种拍摄手法,晃动的镜头让战争场面显得更加激烈而真实。2011年美国战争大片《洛杉矶之战》将动态拍摄发挥到极致,全片几乎没有一个静止镜头,战争的紧张窒息伴随着观众直至影片结束。其次,战争片的真实感离不开道具的正确使用。在这一点上,前苏联和美国做得最好。《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保卫者》《攻克柏林》等苏联战争片规模庞大,涉及的道具种类繁多,但却基本真实,最终成就了苏系战争史实片。美国战争片不论场面大小如何,对道具的要求历来严谨。当然,这得益于好莱坞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加之美国宽松的收藏环境,让不少战争古董得以保存。毫无疑问,这些真家伙的亮相让美国战争片真实得如同军事记录文献。再者,导演和演员的军事素养也是决定战争片真实与否的必要条件。《拯救大兵瑞恩》之所以成功,与斯皮尔伯格对战争以及军事的理解不可分割。为了把养尊处优的演员变成真实的军人,他找来了退伍军人对演员进行训练。演员们在退伍军人的带领下,吃罐头食品,睡水泥地,在泥水中匍匐前进,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在为期10天的训练中,演员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武器、近战本领、单兵战术和二战时军队的暗语和手语信号,演员迪塞尔说:“我们对这些作战技能了如指掌,感到进入了角色。我们还掌握了如何熟练使用武器,甚至可以蒙住双眼熟练拆装M-1步枪。”③通过训练,演员对当年士兵的心理有了直接感性的认识,表演自然更加真实。

关于《喋血孤城》的真实性众说纷纭。客观上说,该片所描述的这场战事的轮廓相当准确。对阵双方的部队番号、将领、军服装备、阵地名称都与历史吻合。影片的拍摄手法和画面处理也值得称道,非常态镜头的交互使用,画面颜色的凝重无一例外加强了该片的真实感,爆炸、烟雾、枪击等特效做得也很到位。然而在细节处理上,该片经不起推敲,让人不得不质疑出身八一厂的沈东导演以及整个剧组的军事素养。囿于篇幅,仅谈下面几点:第一,战争场面空洞乏力。这主要表现在剧组对战争中“人”的概念的把握上。历史上的常德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8 000名国军将士顶住了3万日军的数十次攻击,最后双方死伤人数多达1万余人。虽然电影镜头一次次将冲锋和反冲锋画面展示给观众,但人数超过数十人的很少,远没有达到反映大战正酣时人潮汹涌、前仆后继的震撼效果。20世纪拍摄的《血战台儿庄》,光城门一景便动用了600多名群众演员。尸体层层叠压、战场血流成河的场景真实地反映出血筑长城的民族精神。第二,主人公一尘不染。在被围困达半个月后,余程万将军仍旧军服笔挺,两星领章金光闪闪,红色胸章毫无破损。这不仅让人困惑,他究竟在孤城中决战还是在远离常德的某指挥所安享太平?如果真在孤城指挥,如此装扮就不怕成为日军狙击手的目标吗?同样与战争场景格格不入的还有安以轩扮演的护士。作为军中护士的她居然可以在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孤城中穿梭自如,长时间护理受伤将士而不沾任何血迹和污渍。这还是护士吗?不,这是一位不沾尘埃的仙子。第三,道具跨越时空。日军发射毒气弹之后开始了最后一次攻击,蜂拥而上的士兵却清一色佩戴着60时代我军的制式防毒面具。这样的道具安排让人恍如隔世,心想小鬼子什么时候开启了时空之门,用上了超前的装备?而军使用的布伦轻机枪,却插着建国后我军的56式冲锋枪弹夹!试问这样的武器装备能向入侵者射出仇恨的子弹吗?

导演沈东曾言自己在看《集结号》十几分钟后便昏昏欲睡。在他看来,“既然是战争片,90分钟的电影就得有个60分钟的战争戏。”的确,《喋血孤城》打得十分热闹,全面呈现了该片剧组人员推崇的战争暴力美学。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一点,对细节把握不够,漏洞穿帮太多,会大大降低战争片的真实性。换言之,如果剧组人员更专业点,多一些敬业精神,该片也许会得到多一些掌声,多一些票房。

五、结 语

作为2010年惟一的商业战争片,《喋血孤城》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没有获得成功,但这并不会影响我国战争片的拍摄。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的战乱和苦难,但从来没有被敌人压垮,始终生生不息,繁衍发展。这种精神通过战争片一次又一次得以诠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战役将被搬上银幕,如淞沪保卫战、上高战役、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因此认真思考《喋血孤城》的得失将有利于国产战争片未来发展的理念和定位。

注释:

① 《内地票房:〈敢死队〉夺冠 “史瑞克”争锋》,见ent.省略/a/20100825/000029.htm。

② 邵牧君:《电影新思维:颠覆“第七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③ 《拯救大兵瑞恩》,见baike.省略/view/25462.htm。

[参考文献]

[1] [法]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艺文化出版社,2008.

[2] [法]马克•费罗.电影与历史[M].彭殊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黄坚(1971― ),男,湖南长沙人,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戏剧与文化。

上一篇:《人在途》中流动农民形象的文化解析 下一篇:评电影《卧虎藏龙》中的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