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南国的红豆

时间:2022-09-18 07:57:07

别离人对奈何天,离堪怨,别堪年,离心牵柳线,别泪洒花前。苦相逢,才见面,不久又东去伯劳,西飞燕……

――《再折长亭柳》

每每听到《再折长亭柳》,都忘不了陈玲玉一袭红色旗袍,对其时而气势磅礴、时而低回婉转的演绎。广东,是我国南疆的一块戏曲热土。历史把这块背靠崇山峻岭,面向广阔海洋的大地孕育成为戏曲的艺术大殿。正所谓“磬竹之乐,锣鼓之声,响遍四方,经年不衰”。现时,全省仍有十多个剧种活跃在这片南粤大地的舞台上。当中首数享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粤剧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它曾经也有过辉煌鼎盛时期,彼时的观众对于粤剧,万人空巷,以观看粤剧为享受和荣耀,一票难求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粤剧的现状和无数“非遗”的处境相似:观众越来越少,而且大多还是白头观众,其市场萎缩沉靡,趋于沦丧。粤剧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申遗成功之后又该如何保护?

瓶颈:革新需真正落到实处

电影《江湖》中有一幕是曾志伟在看戏,手下走过挂满裙褂的走廊,走路的风带起一群裙褂,一股浓烈苍凉惨然入目,似有道不尽的千万哀愁,舞台上,两个生旦对着花枪的,怒目圆睁,似有杀机千万,和故事结合的奇配。把戏曲用在这里,这就是戏曲的魅力。

任何一个剧种,除了道具、动作、演员这些舞台形式外,最重要的就是其乐曲和语言(主要是唱词)了。可以说,乐曲和语言是任何一个剧种的基础、根本和核心。没有好的乐曲和语言,光有华丽的道具、夸张的动作、卖力的演员,这也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难入大雅之堂,因而也行之不远。所以说,乐曲和语言,对任何剧种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粤剧有丰富优美的唱腔,华美瑰丽的服装,五花八门的脸谱,独特细腻的动作,振奋人心的音乐。可以说,在这些要素上,粤剧表现得都比较突出,然而在语言这一方面,却有不少的缺憾,原因何在?

何建青在《粤剧唱词、剧本略说》一文中提到:“粤剧的唱词‘乱、俗、杂、芜、奥’五病俱存……”虽然这有些刺耳和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这其实也道出了粤剧的乐曲与唱词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存在脱节,即粤剧的乐曲在总体格调上是趋于高雅的,而不少粤剧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唱词)格调却渐趋低俗,这导致中高层知识群体,尤其是外来知识群体,对粤剧所持有排斥与轻视的态度。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什么粤剧在一定数量的“下里巴人”中较有吸引力,而对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年轻人来说,已成了“过时”的代表。

这个“断层”严重制约了粤剧的进一步发展。而有些地方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没有看到粤剧发展的真正瓶颈所在,盲目对其进行改革。比如他们认为年轻观众觉得粤剧唱腔拖沓缓慢,于是在唱腔上时不时穿插一些流行音乐元素;他们认为年轻观众觉得粤剧服饰古老刻板,于是在服饰上把原来那套严谨的衣着规范进行革新,把粤剧服饰往影视服饰靠拢,常常连戏服最基本的水袖也革除了;他们认为年轻观众觉得粤剧的舞台灯光单调乏味,为迎合不断使用各种新型花巧的灯光设备,运用各种灯光设计以增强舞台效果等。“这一切的革新举措似乎有所收效,确实吸引了零零星星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剧场,可是我们看到有新观众走进剧场的同时,也注意到此时流失了不少旧观众,而这些旧观众里面原本有着不少年轻面孔。”中山大学历史系陈宝来教授告诉《经济》记者,实际上,这些旧观众才是一群真正懂得粤剧为何物的人群,他们流失是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改革并没有让粤剧自身的语言瓶颈得到改善,此外还“毁”掉了粤剧本身的魅力。

推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粤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存在着3个问题。”陈宝来教授列数道,第一是时间断层,业界演员青黄不接;第二是观众年龄老化,素质有待提高;第三是民营演出不断萎缩,剧作创作能力不断下降。“所以表面上看来十分活跃的粤剧,透过其表面看清其实质,可谓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尽管粤剧‘申遗’成功,可我们要传承这一广东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还是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的。”陈宝来认为,这些问题促使粤剧界做出了一些变革,其中最值得借鉴的便是香港的特区政府和民间向中小学生推广粤剧教育的做法。

同内地一样,香港有免费的九年教育,学生在适龄期间必须在学校接受教育,于是从学校入手推广粤剧是培养观众的最佳途径。那么香港教育署音乐科以及香港民间组织是如何进行推广的?香港八和会馆的副主席阮兆辉介绍道,首先,教育署音乐科编订了一些初级课程用于培训小学教师,待老师具备一定粤剧知识再回到学校开展活动。“例如在小学里教小朋友唱曲、讲解粤剧常识等。这些工作肯定不能立竿见影,早期动员老师接受培训也十分困难,说服家长们让小朋友学粤剧也不易。但十几年过去,现在开展少年儿童的粤剧培训反而成了气候,大家都开始放下偏见乐于参与。”阮兆辉说,尽管这些培训并没有直接培养出职业的粤剧演员,但至少香港小朋友在求学时期能够接触到粤剧,不会完全不知道粤剧为何物。

近几年广州也有“粤剧进校园”和“大学生进剧场”的推广活动,少年宫还设有粤剧培训班,可见也是受到香港方面的影响。

据阮兆辉介绍,成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逾130年历史的香港八和会馆,正致力于成为香港粤剧新秀的培养摇篮。“我们在吕润才中学正式开设了粤剧课程,这是全香港第一家有学分的正式粤剧课程学校。不过,香港八和会馆资源有限,希望能通过办好两所学校的示范性课程,点燃一把火苗,引起各方的关注。”

趋势:文化纽带促创新

陈宝来教授认为,粤剧之所以能够成功“申遗”,其作为文化纽带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当重视的因素。“首先,粤剧是一门长期以来融合了许多外来和本地唱念做打诸般技艺、综合性甚高的表演艺术,恰恰由于其灵活多变,其中一些较古老的排场和唱腔因为必须通过口传身授才有可能延续,导致其至今已部分失传。从这个方面看,粤剧的‘口述性’和‘濒危性’都是联合国提倡保护‘非遗’的重要前提。要响应联合国的呼吁,粤剧专业人员应责无旁贷,逆流而上,以学习传统为己任,他们应该了解,‘传统’永远都是一种再创造,传统既是创新的结果,也是创新的源泉。”

“其次,粤剧及其衍生的粤曲曲艺非常符合联合国提倡的‘非遗’的‘社区性’特质。除专业的剧团和曲艺团外,目前维持粤曲和粤剧的活力机制,更在于本地称为‘私伙局’的社团。”陈宝来介绍说,在粤港澳地区的中老年人当中,“私伙局”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和“社会实践”于一身,是一种既能延续传统,又能缔造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毫无疑问是传统的、当代的,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这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不容易见到。“‘非遗’重视的不光是一块块孤立的‘民间 XX’项目,而且是延续和维持这些活动的人脉、机制和环境。”陈宝来说。

上一篇:伪军摇身变国军 下一篇:电影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