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18 07:43:35

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经济发展与能源的供给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煤炭产销在地理上不平衡,长三角地区对外省市的煤炭依赖性强,且需求量逐年攀升,因此煤炭的集疏运状况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水路运输角度,首先对长三角地区煤炭供需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着介绍了长三角地区煤炭主要运输线路及港口节点,继而提出了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发展策略和煤炭运输系统运行的政策保障,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发展策略

1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存在差异,对煤炭的需求也不平衡,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煤炭输入的重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长三角地区对煤炭这一战略性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怎样才能保证长三角地区煤炭输入的通畅有效,如何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沿海、沿江等众多的优势将北方的煤炭高效顺畅地输送到长三角各地区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长三角地区煤炭供需情况分析

由于我国煤炭供需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协调,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煤炭资源匮乏。地处华东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GDP占全国的1/5,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量的15%,而能源的自给率却很低,能源资源极为贫乏主要依靠外部输入,供给保障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上海的一次能源全部需要调入,浙江省的一次能源95%以上靠调入,就略有能源资源的江苏省而言,煤炭的自给率也仅25%。

影响长三角地区煤炭运输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区经济发展对煤炭运输需求量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区内拥有大量钢铁、炼焦、电力企业,受经济发展的促进,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一路走高,能源供应企业也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长三角地区煤炭的调入量与地区GDP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趋势,并且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完成,长三角的发展速度在未来几年间将会日益加快,因此煤炭输入量增加这一趋势有越演越烈之势。

2)进出口因素对煤炭转运需求量的影响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煤炭出口国,中国煤炭出口,特别是焦炭和焦煤出口在国际上有着巨大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煤炭的进口量却在不断增长。中国煤炭进口量增长的关键原因并不是海外煤炭存在价格优势,主要是因为国内铁路运能、沿海运力不足导致煤炭供应紧张,特别是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电力企业和钢铁企业,为保障煤炭供应,不得不加大了从近距离国家的煤炭进口量。

3)重大工程项目等可替代型能源对煤炭运输需求量的影响

(1)三峡工程建设

三峡电力主要供应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火力发电厂基本上都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带,其煤炭来源主要通过港口船运,随着三峡供电量的增加,可一定程度减少用煤量。

(2)核电站建设

为缓解长三角电力紧张而规划建设的核电包括秦山核电四期120万千瓦机组、浙江台州三门600万千瓦、福建莆田400万千瓦、江苏连云港400万千瓦,而秦山核电站二期、三期新投产发电的机组包括一台65万千瓦和两台72.8万千瓦。

(3)替代型能源

中国的能源战略上来讲,现在应该更大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去解决替代煤炭问题。石油、天然气等高端能源,由于其用途广、燃料利用率高,污染相对少,从环保和提高燃料利用率角度具备了代替煤炭的可能。

4) 政策性因素对煤炭转运需求量的影响

节能降耗是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的首次提出,使得节能降耗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新的“重头戏”。节能降耗,不仅成为实现五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硬任务,也成为宏观调控新的切入点。

3长三角地区煤炭主要运输线路

长三角角地区东面临海,拥有众多优良沿海、沿江港口,区内水网密布,天然河道、人工运河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道网,现有铁路线路密集,因此水运和铁路运输成为长三角地区与外地联系,调入煤炭的两种基本运输方式。总体来看,该地区现有的基本运输路径主要有三条:

1)北煤南运―水路运输

北煤南运系统下,通过陆路转水路到达长三角地区的煤炭主要有两种方式:

(1)沿海运输

通过铁路运输,将陕西、山西、内蒙古的煤井铁路运至北方煤炭七港(秦皇岛港、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区)、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七大装船港),由这七大煤炭装船港将煤炭经海运至长三角地区的宁波港或上海港卸下,再经由长三角地区内河运输或短途铁路运输至长三角其他地区。

(2)京杭运河内河运输

京杭运河现在是我国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输大通道,年输运量相当于三条京沪铁路,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华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山东――江苏段)为长三角地区煤炭运输提供了保障。

近几年电力紧缺,运河每年承担了7000万吨的煤炭供应华东地区,占到全国内河煤炭运量的2/3,其中苏北段煤炭运量占总货运量的80%左右。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输的煤炭一部分在徐州港卸下,经徐州港中转输送到苏北等地;一部分(主要是来自鲁西南地区的煤炭)在江苏省境内的镇江港卸下,中转苏、浙、沪三地;还有一部分在杭州港卸下,转运至杭嘉湖地区。

2)北煤南运――铁路运输

长三角地区的煤炭输入的铁路运输路径主要是通过南京港的铁路专线联接津浦铁路,将北方煤炭运至南京港浦口专业煤炭码头,转水经长江水道运至华东、华南地区。

3)西煤东运―长江干线运输

长江沿线的“三口一枝”(裕溪口、浦口、汉口、枝城)煤炭码头,接卸通过铁路运达的北方“三西”地区和中西部的安徽、四川等地的煤炭,转水路沿长江运至华东地区,在长江沿岸港口卸下再进行分拨转运。

4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发展策略

4.1 建设长三角地区港口煤炭转运系统的建议

结合港口自然条件、政府规划、投资力度、重视程度等能够影响港口未来发展的社会因素,可将长三角地区煤炭运输港口分为煤炭中转枢纽港如上海港、宁波一舟山港;重要节点港口如连云港港、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以及一般性煤炭运输港口。

建设长三角地区煤炭接卸及转运系统,由以连云港港为主布局的煤炭装船港,以上海港、宁波一舟山港、南通港、南京港和镇江港为主布局的煤炭卸船港,长三角地区煤炭公用码头,以及能源等企业自用码头共同组成。以电力企业自建大型专业化码头为主,根据需要建设煤炭转运基地;海运煤炭采用5万吨以上船舶直达沿海、沿江电厂等工业企业和公用码头。上海港在大型矿石码头建设同时,恢复罗径现有煤炭码头的功能;在浙江舟山六横岛建设电厂煤码头,并考虑扩大建设规模,为浙江省台州、镇海的电厂及相邻地区的其他工业企业转运煤炭;长江沿线改变南京、镇江、南通等公用码头条件,为煤炭运输提供公共化服务;加强建设南通港,促进南通港作为江苏省海上煤炭接卸港作用的发挥。

4.2 长三角地区煤炭运输系统运行的政策保障

1) 综合利用,统筹规划

长三角地区各港日要发挥组合港的优势,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区域内各港口的竞争关系上,而要扬长避短,集中发力,组合出击。在煤炭转运港口发展上,充分考虑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良吐互动;各政府部门要推动建成和完善煤炭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促进港口之间密切合作,联动发展。对照建立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系统的要求,加强水运基础设施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在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加快煤炭中转系统中水水转运、水铁转运的码头、铁路建设。相应建设电厂专用卸煤泊位,适度发展公用煤炭中转储备基地。

2) 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针对长三角煤炭转运系统,重点建设沿海三个重要的煤炭中转枢纽港口,保证东路通道的畅通,同时不放松中线和西线运煤通道涉及的沿江港口的建设。在煤炭转运区域上实现各有侧重,互相呼应,充分发挥长三角煤炭运输转运系统的作用,形成点(节点港口)―线(三条运输线路)―面(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运输网络,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煤炭这一我国重要战略性物资集疏运系统的通畅。在充利用现有码头、岸线和堆场的同时,在不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的前提下,适当建设新的煤炭码头,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3) 政府主导,市场引导

政府部门引导煤炭港口、码头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筹资体制,确保必要的财政投入;同时依靠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尤其是针对煤炭这一特殊货种,货主码头的建设应该积极吸收社会资本,但在建设上应该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协商,与区域整体煤炭中转系统相互协调,避免破坏整体协调性。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形成合力,实现长三角地区煤炭运输港口协调发展,为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服务保障。

4) 分工协作,合力推进

作为长三角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一分子,各港口应该避免简单竞争,避免将目光仅盯在集装箱这一单一运输门类上,而应该分工合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内煤炭转运系统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组合港的各港口要找准本地区港口的定位,充分发挥本地区地理、经济等优势,形成各个货类,各有侧重、分工发展、合力推进的局面;通过认清优势、互相协商,统一规划,找到货运输系统的最佳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长三角地区煤炭运输系统效益最大化。

5) 煤炭中转港口资源整合向功能型发展

目前长三角地区各港口进行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转向港口功能建设,与此相适应,相关港口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向更深层次拓展。港口资源整合不是将两港简单叠加形成拼盘,因为那样不仅无益,反而使规模庞大,行动变得迟缓,阻碍港口发展。未来长三角煤炭转运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应在这一简单货种的深层次开发和高水平的运输服务上下功夫,将简单的中转发展成为带有附加值的运输系统,增强长三角地区煤炭转运系统的整体效益和在地区经济中的综合作用。在这一点上,浙江舟山煤炭配送中转港口的建设为煤炭港口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6) 加快煤炭运输系统管理信息化建设

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长三角地区港口煤炭转运系统,还必须加快配套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加快港航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电子收费、联网调度等信息化工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信息化的实现,不仅可以使长三角地区港口煤炭转运系统各港口之间的协调性、联动性增强,而且对区域港口煤炭转运系统的长远建设有着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5结语

煤炭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性能源,煤炭运输瓶颈长期成为困扰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因素,因此长三角地区的煤炭调入、转运,是关系到地区发展速度的关键问题之一。依托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煤炭运输大格局,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水运条件优越的大优势,合理规划长三角地区以港口为基础的煤炭运输系统,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煤炭运输网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程晓雯.长三角港口煤炭转运系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

[2]赵文竹.我国煤炭运输格局分析[J].综合运输,2005.(4):73-75.

[3]沈益华.“十一五”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发展规划与建设思路.北京:交通部设计规划研究院.2006-5-7.

上一篇:浅述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安装工艺要点 下一篇:宣钢精品高速线材加热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