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世界中人的自由选择观

时间:2022-09-18 05:24:13

荒诞世界中人的自由选择观

摘 要: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作家中最不具有哲学观点的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没有哲学意味,正是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发现了存在主义最核心的思想。 《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女主角勃莱特・阿施利和她身边几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一战后一群英、美青年侨居欧洲大陆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风貌。其中勃莱特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自我价值观念的不断追寻生动而鲜明地体现了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观。

关键词: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观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作家中最不具有哲学观点的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没有哲学意味,正是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发现了存在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在1926年一出版就为他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小说以女主角勃莱特・阿施利和她身边几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一战后一群英、美青年侨居欧洲大陆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风貌。其中勃莱特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自我价值观念的不断追寻生动而鲜明地体现了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观。

一、 勃莱特自由选择观的客观环境

存在主义哲学品种繁多,十分复杂,但它们的基本观点是共同的。让・保罗・萨特,是现代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他宣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反抗人的异化高唱人的自由。学者王南方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了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应当自由选择,不断选择;自由选择的依据是人道主义。三者之中,“自由选择”是精髓,是灵魂;世界的荒谬,人生的痛苦是“自由选择”的客观环境;人道主义是“自由选择”的标准。①

《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笔下的世界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战争让一切都背离了常规,呈现出畸形、混乱、荒诞,生活其中的人们则显得迷惘、痛苦、无助。小说发生的故事背景是一战结束后20世纪20年代,“20年代是一个标志着理想主义急剧衰落的时代。”②曾经亲历战场、死里逃生的海明威发现战争的残暴把书写在理性旗帜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烧成了灰烬,世界变得陌生了,没有理性。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沦丧催生了这个时代的产儿:“迷惘的一代”。

小说中的杰克・巴恩斯、勃莱特・阿施利、迈克・坎贝尔都曾怀着满腔热情参与战争,各自的身心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他们感到空虚、迷茫。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遁,远离故土,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大陆,过着放浪形骸的靡乱生活。他们坐着出租车在巴黎街头漫无目的地转悠、在酒吧间肆意地酗酒调情、在山区悠闲地垂钓、在西班牙忘情地观看斗牛,以求得刺激,忘却痛苦。然而,这种没有根底,表面上的狂欢背后,“潜伏着使人心神不定的紧迫感和难以言明的灾难意识。”③考利曾对漂泊异乡,精神上无所归依的流亡者做出如下评说:“中学和大学使我们在精神上失去了根;战争使我们在物质上失去了根,把我们送到异国,最后把我们留在无根之人的大都会里。”这种断根、漂浮不定的生活让他们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异化了,成为一种被遗弃的孤独的、痛苦的存在,加缪视这种存在构成了荒诞感。

战争孕育了一个荒诞、病态的世界,给现代西方社会蒙上了一层绝望的阴影,因此女主角勃莱特也难逃此厄运,她也是迷惘者。她是英国人,在一战中当战地护士,亲眼目睹了战争夺去了她心爱的人,而给她带来头衔的现任丈夫并没有为她带来幸福却是恐惧,所以她决意与他离婚,准备嫁给战争的另一个受害者迈克・坎贝尔。现在她只身侨居巴黎,战争的创伤和生活的不幸使她急欲寻求一剂良方,以摆脱身心的痛苦。萨特认为“随着上帝的消失,一切能在理性天堂内找到价值的可能性都消失了”。面临一个失去理性的混乱世界以及无法避免的悲剧命运,那么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呢?身在迷惘之中的勃莱特应该何去何从呢?

二、 勃莱特的自由选择观

萨特认为,尽管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能在荒谬的境遇中通过“自由选择”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前途。勃莱特只能独自一人在痛苦中自由选择。她认为自己已被战争毁掉,便建立了一套新的价值观念,采取放荡不羁的态度对待生活,企图在爱情的追逐中建构自己的幸福。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抛弃清教徒的清规戒律,周旋于身边的男人,过着生色犬马的生活。下面就她与小说中杰克、科恩、迈克和斗牛士罗梅罗的感情纠葛透析勃莱特痛苦而无奈的自我选择。

美国人杰克参加过一战,在战争中身受重伤从而丧失了性能力,现为美国一家报社当驻欧记者,侨居巴黎。他与勃莱特灵犀相通,却不能结合,永远承受着坦塔罗斯之苦。杰克曾经恳求勃莱特与之住在一起,企图维持柏拉图式的恋爱,却被她断然拒绝。性能力是男性气概的一个重要标志,杰克忘记了性是婚姻的重要构成。他丧失了男性权威成为了荒原上的渔王,这是追求自由的勃莱特不能接受的。

勃莱特选择了离开杰克的怀抱,准备到圣塞瓦斯蒂安与科恩约会。科恩一直渴望奇遇,认为不断的恋爱似乎才能延续他心中的浪漫信念。他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固执地追求的是社会上已经不存在的精神价值,对这种浪漫幻景的执着发展到最后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当他与勃莱特在圣塞瓦斯蒂安同居了一周后,科恩“深信勃莱特在爱他,以为忠实的爱情会征服一切”,便对心中的女神展开了执着的追求。殊不知勃莱特把那桩往事完全看做是逢场作戏,以为这会让他振作起来,所以后来她对科恩无休止的纠缠非常厌恶。即便科恩为她对杰克、迈克、罗梅罗大打出手,她依然视他形同陌路,科恩不得不痛苦地选择离开。在爱情已经死亡的年代,科恩还在扮演忠于爱情的骑士,他和勃莱特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差距,有主见、有思想的勃莱特绝不会选择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男人。

让勃莱特心仪的男人是一个完美的化身:斗牛士罗梅罗。勃莱特不仅大胆地踏入传统的男性活动范围观赏斗牛,而且疯狂地爱上了年轻、俊朗的斗牛士。罗梅罗不仅拥有杰克没有的健全体魄,具有科恩没有的内在力量,而且斗牛技艺精湛、优雅,为大家所崇拜,彻底地征服了勃莱特。“我想我爱上他了。”“我要做一件我真心实意想做的事。我已经失去了自尊。”(p.201)这是勃莱特按照自己的欲望塑造自己、安排自己生活的存在,在自得其乐的自我放逐中享受自由和自由选择的存在。在杰克的引见下,罗梅罗也爱上了勃莱特,甚至把他斗牛的战利品牛耳朵送给了她。他们应该是两情相悦,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勃莱特把象征胜利的牛耳朵“使劲塞在她床头柜抽屉的最里边”(p.218), 这预示着他们之间的爱情会窒息而亡。在斗牛士的心中,斗牛是第一位,而不是勃莱特。他要求她把头发留起来,这样使她更有女人味。斗牛士依然把她视作传统观念中女人作为男人欲望的客体定位,这是追求自由的勃莱特无法接受的。她拒绝了他的要求,也拒绝了他的钱,因为那是对她的自由的剥夺。

勃莱特最终选择了离开斗牛士罗梅罗,身陷马德里,按理应该回到未婚夫迈克的身边。迈克是苏格兰人,也参加过战争,战后破了产,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愤世嫉俗,悲观绝望,酗酒、骂人、借债,颓废沉沦下去。尽管勃莱特和迈克同病相怜,但她不会真心喜欢恣意妄为的迈克,所以当她身陷困境,她需要依靠的人不是迈克,而是杰克,只有杰克才能与之心心相印。尽管杰克屡遭她的背叛、利用、羞辱,他依然欣然前往解救她,这是勃莱特身边的其他男性无法企及的。

三、勃莱特获得新生了吗

勃莱特选择重新回到了杰克的怀抱,小说情节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那么勃莱特获得新生了吗?在小说结尾,当勃莱特和杰克坐出租车兜风时,勃莱特紧偎在杰克身上,感慨地说,“我们要能在一起该多好。”杰克回答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p.270)对于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结尾处,杰克和勃莱特的态度都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在现实生活的悖谬中,杰克已能把持住自己,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中生活,才会如此淡定,虽然话语中略带几分苦涩的酸楚,但又不乏悲壮真挚的情感。勃莱特的变化似乎更加明显,她以前和杰克独处时,总会推开他,而且宣称她不能忍受“人间地狱般的痛苦”,可现在她主动靠近杰克,这说明她至少对杰克身体的残缺有了新的认识,才会主动做出如此亲密的肢体接触。此外,联系小说的标题和卷首语,不难看出海明威的积极态度。尽管海明威用了格特鲁德・斯坦的“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作为卷首语,但又选了《圣经・传道书》中的语句作为卷首语以示平衡,而且选择了一个富含积极意义的“太阳照样升起”作为标题,海明威意欲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冷峻、坚毅的生活哲学。勃莱特对杰克的接纳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接下来她还要学会整合自己的身心,面对新的挑战。无论遭受怎样的痛苦,生活还得继续,他们将以更加淡定的态度对待新的生活,明天将会是新的一天,太阳照样升起。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 王南方“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12期,第36页。

② 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著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房炜,孟昭庆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329页。

③ 虞建华等著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上一篇:生命的形式与艺术的形式 下一篇:解读《黑暗的心》主人公库尔兹自相矛盾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