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时间:2022-09-18 05:22:11

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小学语文教学最具有挑战的是作文教学,而作文教学中最具有挑战的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能在不同文字的授意下,播下万千花种,收获繁花锦绣。

可是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在驾驭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那半个命题点,以点带面地进行作文教学。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教的经验和自己的写作,谈谈如何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一、 精雕细刻,解读半命题作文的内涵

半命题作文,总是给学生一个难以下笔的初步印象,学生在很多作文过程中喜欢一目了然的全命题作文的形式,一遇到半命题作文就抓耳挠腮,不会变通,不懂如何把过去学过写过的全命题作文有效地嫁接过来。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半命题作文有的放矢,带领学生精雕细刻,从语言的内涵上把握半命题作文的内涵。如《 夸我 》这个半命题作文看到的只是“夸我”两个字,学生要如何把这个作文写好?首先要在命题上好好研究一番,要夸我的人是谁?要夸我的人肯定是身边熟悉的人: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或者是其他的亲朋好友。如果“夸我”前面的主人公定下来了,这个两头都需要补充写作元素的半命题作文就变成了《妈妈夸我 》或者《老师夸我 》,但这个时候,作文的题目还没有敲定,还需要把后面的那个 变成文字,作文题目才算木已成舟。妈妈或者老师夸我什么?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把后面的半个命题继续完善,写成《妈妈夸我长大了》《老师夸我爱学习》等等的命题形式,这样半命题的作文题目就敲定了,敲定了作文题目才算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二、 开枝散叶,拓宽半命题作文的外延

作文题目定了后,就需要对作文的外延进行拓展。让一条道路去的罗马城,变成条条道路都可以去。我们依然拿《 夸我 》这个题目为例,让这个作文题目开枝散叶,百花齐放。在敲定“夸我”这个主旨外,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半命题作文写成自己的有个性的作文题目,而不是把半命题作文依然补充成全班一个调儿的全命题作文,那样的话就失去了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特点,没有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有可能变成另一种补充题目后的全命题作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大忌。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在教学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命题,成就自己的作文,如果能不雷同,尽量不要和别人雷同。驾驭作文教学的命题,让学生的题目个个命得鲜活水灵,可以从题目上看到文章的语言走向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妈妈夸我会绣花》《老师夸我真聪明》《邻居夸我真懂事》等等。

三、字斟句酌,丰富半命题作文的语言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完成了命题之后的关键就是写作。一篇好的习作,就如同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不但要让题目给读者眼睛一亮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半命题作文的语言。语言是作文的命脉。学生要在作文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学过的成语、诗句、谚语或者诙谐幽默的歇后语来修饰作文,让作文变得生动有趣,语言感染力强,可以征服自己,征服批改作文的老师,更能征服其他的读者。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妈妈夸我真能干》中写道:“我把鸡蛋搅拌后,倒入烧得冒烟的锅内,哧――溜,鸡蛋在锅中发出的声响吓死宝宝了!只见蛋液慢慢鼓起一个个小泡泡,渐渐地,锅底泛起一个圆形的裙边,像亭亭的的裙!……”小作者就能抓住煎鸡蛋的过程中产生的声响,描摹声音和没有做惯家务的孩子听到蛋液下锅时害怕的情景。最丰满的还是那句太有儿童化的语言“吓死宝宝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美丽的童心,活泼的个性,也展示了作者语言的魅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启发学生把语言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得血肉丰满。对个别的句子,要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力争在语言上创特色。

四、首尾连贯,构架半命题作文的篇章

我在第三个小标题里把写作比作是服装设计,那每一个作者就是服装设计师,一篇文章如何构架全篇,就如一个服装设计师如何把衣服的领子、袖子、前襟后背甚至纽扣的样子颜色和谐搭配是一个道理。文章要首尾连贯,语言要顺水而流,就必须做到从全局的高度来构架全篇,在文章的开头必须写清楚事情的起因。还可以在起因阶段设置悬念,引起老师和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经过阶段,浓墨重彩,挥毫泼墨,把重点的过程用细腻的笔法写清楚,写详细,重点部分要突出,非重点部分要精简,做到繁简适度。在结尾的时候,一定要点明中心。不要看到“点明中心”区区四个字,真要做好,还真不容易。点明中心的语言要精炼,要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给人浑然一体的美感。如小作者在《妈妈夸我真能干》中,这样写结尾:“吃着自己做的煎鸡蛋,感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妈妈夸我能干,我就像一个诺贝尔奖的得主,全世界都在看着我。这小小的成就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者把被妈妈夸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再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从另一个高度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不是只有煎鸡蛋,而是要做有心人。做有心人,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呢?这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只有篇末点了“睛”,龙才会飞,文章才会更美!

半命题作文如果能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一定能突破教学瓶颈,一个班的作文一定会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江西省上高县敖阳小学

上一篇:强化采购管理、控制采购质量的分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隐患成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