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18 04:25:26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就现如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进而针对于此,提出了几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这门学科一直都是我国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探求科学多样性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物理学科是由实验课和理论课共同构成的一门课程。所以,物理课程的实验探究一直都被物理教育界的相关人士所普遍关注,因此,物理的实验课程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现如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态度不端正

现如今,我国的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都表现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态度不端正的现象。首先,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充分,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而较为忽略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长期以往,这样的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势必会减弱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关注,而逐渐失去物理实验学习的真正意义。

其次,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实验本身就不够重视,造成这种客观原因一部分在于有些学校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实验器材的采购不够完善,因此使得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无器材可用,长期以往使得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开展变得不太热衷;另外一个主观原因在于部分物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实验部分占据考试的分值较少,所以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不重视态度。

最后,我国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学习”的思想,有的物理教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没有关系,只要会用笔写实验的过程就可以了。而当这部分教师把实验的时间节省下来用来进行其他知识的讲授时,大大制约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部分教师缺少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

现如今,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得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变得比较得被动。其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比较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实验的时候,往往都较少得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都比较少得去考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这样的实验设计大都不太考虑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太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中,不太注重培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使得很多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草草了事的现象,进而出现很多学生实验做完了,连实验目的都不清楚的现象。

最后,部分教师在实验设计的环节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很多教师都认为课后的书面练习比实验操作更加具有时效性。因此,在实验操作中,大多都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实验结果上,而较为缺乏一些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现如今,要想提升我国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物理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首先,需要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有效的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摩擦力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自行车来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设计,这种学生身边最常见的实验器材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亲近感。

其次,还应该加强教师对于物理实验过程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对于实验教学而言,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为学生灌输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本质所在。例如,教师在进行太阳光和色光的实验设计中,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实验器材,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器材亲身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并利用凸透镜对光进行会聚作用,凹凸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光线折射、反射的效果,进而使得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加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最后,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并让学生养成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后都爱好动手的好习惯,并通过这些动手习惯的培养理解蕴含在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二)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策略水平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即为准备步骤、实施步骤和评价步骤。首先,教师在准备步骤的策略设计中,应该对要进行的实验做一个全方位的设计,以充分保障通过这个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提出自己心中关于实验的疑问。由于一个物理实验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在准备阶段对于实验进行的设计和准备,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良好的实验准备策略是决定一个实验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之一。

其次,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观察方法,因为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物理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将学习到新知识通过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将知识点应用于生活中。

最后,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评价阶段中,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定一些作业等形式将实验操作适当的延伸到教学的课堂之外。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既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使得学生之间将自己的实验心得进行相互的交流沟通,促进教学实验的效果。而且在实验进行的评价环节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与反馈。这是因为,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否往往都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来进行支撑,故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过程足够的关注与评价,不要仅仅将评价运用于最后的结果。

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锻炼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浩.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思考 下一篇:提升小学思品教学质量有效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