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8 03:15:30

摘 要 目的:探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只眼)行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新生血管青光眼的病例资料。结果: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7例,>21mmHg 2例,所有病例眼痛症状全部消失,无眼球萎缩发生,1例失诊。结论: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前部视网膜冷凝 睫状体冷凝 小梁切除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048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单纯药物不能控制高眼压和疼痛,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08~2010年采用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0例(30眼),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1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0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视力:光感(-)4例,光感(+)10例,手动/眼前12例,指数/眼前~0.1 4例。眼压30~70mmHg,平均51.60±1.02mmHg。30例均伴有虹膜新生血管及瞳孔缘外翻,房角不同程度的黏连关闭。

手术方法:①2%利多卡因3ml球后及结膜下麻醉,沿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分离至赤道部,做四条直肌牵引线。②睫状体冷凝:于下方角膜缘后2.5mm,9~3点范围内冷凝1排,冷凝头直径2.5mm,温度-80℃,持续60秒。③前部视网膜冷凝:在距角膜缘后约10mm处向后至赤道部每个象限冷凝3排,每排5个点,冷冻头直径2.5mm,温度-80℃,时间15秒。④复合式小梁切除:在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5mm×4mm大小,1/2~1/3巩膜厚度,浸有0.2mg/ml丝裂霉素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3分钟后,立即100ml生理盐水冲洗,前房穿刺缓慢降眼压,切除1mm×2mm小梁组织,烧灼对应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剪除周边虹膜,巩膜瓣两角对位缝合可拆除缝线,球结膜对位缝合,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10mg,氟美松2.5mg,涂抗生素眼膏包扎。

术后处理:全身静脉给予抗生素联合地塞米松10mg,1次/日,共3天。术后常规1%阿托品眼水散瞳。术后第2天根据眼压情况,按摩眼球。如眼压仍>21mmHg可拆除缝线,如眼压低于21mmHg,缝线2周拆除;术后2~4周后如自觉症状未改善,眼压>40mmHg以上者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

结 果

眼压及眼痛症状:术后2~4周观察,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0例,眼痛症状消失;21~40mmHg 6例,滴噻吗心安,哌立明眼水控制眼压,3例眼压痛消失,3例眼痛症状明显,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40mmHg 4例,眼痛明显,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7例,30~40mmHg 2例,眼痛症状全部消失,无眼球萎缩发生,1例失诊。术后早期平均眼压25.24±1.53mmHg,随访24个月平均眼压19.01±1.32mmHg,与术前眼压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视力:术前术后视力比较,12例视 力无变化,17例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失诊1例。见表1。

虹膜面及房角新生血管:26例新生血管全部消失,3例均不同程度减少,1例失诊。

讨 论

NVG是一种最终以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为特征表现的青光眼,主要与引起眼部缺氧的血管性疾病相关。导致NVG的病因,主要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他疾病。

由于NVG中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房角的新生血管伴有的纤维组织膜可阻塞小梁网引起开角型青光眼,最终纤维血管膜收缩,形成周边前黏连,房角关闭。一方面房角关闭阻断了房水外流的途径,导致眼压升高,另一方面眼部视网膜的缺血状况没有改善,不断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的生长,加速房角的的关闭,进而使眼压不断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NVG的治疗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减少房水生成,二增加房水排出,三去除新生血管生成诱因。

睫状体冷冻术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制冷产生的低温效应直接破坏睫状体上皮及血管系统,促使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并使睫状体房水分泌减少,降低眼压。睫状体冷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眼球萎缩,为防止眼球萎缩的产生,根据术前眼压情况,选择合适的睫状体冷冻范围,原则上宁小勿大,经2~4周观察,眼压控制不好时可重复手术。

小梁切除术是经典的外引流手术,它增加了房水的排出,能有效的降低眼压。目前改良式小梁切除最常应用,术中应用丝裂霉素,以减少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应用了巩膜瓣外置可拆除缝线,在术后早期可以用于调节眼压。虹膜和小梁切除尽量大些,以减少滤过口阻塞的几率,术后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加强局部抗炎等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之,前部视网膜睫状体冷冻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疗效肯定,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凤呜.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50.

2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8-269.

3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5-417.

上一篇:口腔颌面部重症外伤160例临床体会 下一篇: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