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2-09-18 02:46:00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5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32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实施系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8~89岁,均因外伤致股骨颈骨折,其中股骨颈头下型21例、中间型9例、基底型2例。股骨头置换 29 例,全髋置换 3 例,均为单侧。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 5 例,冠心病6 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术前症状控制稳定。全麻 22例,硬膜外麻醉10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心理依赖性强,怕痛,对手术恐惧,因此,应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巡回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历,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承受能力。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和麻醉的必要性及手术室的环境,告知患者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讲解有关手术、疾病的相关知识。在与患者及家属谈话时尽可能耐心、语速缓慢,对其不正确的认知行为,以商量、讨论和提醒的方式纠正,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1]。

2.1.2 患者准备:高龄患者骨质钙化,身体协调能力差,加上骨折疼痛、伤肢牵引,不能变换,为了使患者能够适应手术和麻醉时的侧卧位,护士应指导家属按摩患者的肢体和关节,做健侧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及颈部的前屈、后仰、旋转运动。按摩时动作轻柔,活动时动作缓慢,幅度由大到小,逐步进行[2]。同时,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前应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训练床上排便,使用便盆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

2.1.3 饮食护理:由于手术创面大,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故应劝告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2.2 术中护理

2.2.1 建立静脉通道:高龄患者静脉弹性差,巡回护士宜选用静脉套管针在未受压的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输入库血时,应将血复温后输入,以免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下降;在填充骨水泥前,要保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量,在心电监护下严格控制液体的出入量,以免导致心衰的发生。本组无心衰发生。

2.2.2 安置舒适的麻醉及手术:在安置硬膜外麻醉时,取健侧。翻身时,需与医生配合进行,一人牵引患者的患肢,另一人轻轻托起患者的身体慢慢侧转。患者不能有效地突出腰椎时,用双手抱着患者的头及屈曲的腿部,稍用力向内弯,使背部突出。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容易形成压疮,故对其皮肤易受压部位进行特别的护理,安置手术侧卧位时,在患者的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软枕垫好,再用固定器固定,使骨盆在手术中不发生任何摇动。骨隆突处、着力点的部位均用软枕垫起,高度合适,固定不能太紧,以免发生骨折或韧带损伤。安置考虑手术的方便,利于穿刺取标本和术中输液输血等操作。在医生植入髋臼假体时认真核对手术床的位置是否放正,以保证假体正确无误植入到位。

2.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患者对手术和麻醉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血压及心率易于波动,手术中应与麻醉师一起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分离、取出断骨和植入假体时,出血较多,应注意血压的变化,在磨削髋臼和扩大骨髓腔时及注入骨水泥后,有可能发生脂肪栓塞及骨水泥中毒,应备齐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2.2.4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应安排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术前30分钟开启空气层流净化系统,控制手术间的参观人数,术中器械护士要督促手术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2.5 术中心理护理:术中巡回护士应多关心患者,注意保暖,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患者口渴时,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给患者润湿嘴唇。术中注意使用保守性语言,不要随便地谈论患者的病情,或是大声谈笑,以免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波动。

3 术后护理

3.1 :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后,护士应先了解其术中的麻醉方式。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4~6小时;若为全麻,患者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肢下垫一软枕并保持15度外展中立位,以防止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关节脱位。

3.2 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pO2实行严密的监视。特别是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或肺部及呼吸道感染、脱位等。人工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47.1%[3],高龄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早期应进行患肢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使用抗凝药物。术后将患者安置于单人或双人间,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负压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鼓励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为患者拍背,有效地清理呼吸道,以预防坠积性肺炎。高龄患者由于运动协调性较差,易造成脱位,术后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触摸手术部位有无异物脱出。

3.3 术后康复锻炼:术后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活动量、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宜,防止关节肿胀。如术后6小时可协助患者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上肢运动,深呼吸运动等。术后1~2天开始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屈髋避免大于90度。翻身、取物应避免内收屈髋等动作。

参考文献:

[1] 肖雪芬,李云,李慧敏,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6):16.

[2] 涂春兰.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43.

[3] 吕原山,徐 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J]. 中华骨科杂志,1999,49(3):155.

收稿日期:2007-01-21

上一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输液泵持续输注安定治疗破伤风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