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算汇率教学探析

时间:2022-09-18 02:45:28

套算汇率教学探析

摘要:针对现行教材仅从纯数学的角度给出套算汇率计算规则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图解套算汇率计算的简便方法。该方法从被报价货币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概念入手,将套算汇率计算过程拆分为两个相关的子过程,并给出相应图示求解方法。实践教学证明该方法简单易懂,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套算汇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71-03

一、引言

国际金融是一门研究关于货币与借贷资本跨国流动问题的学科。资本的跨国流动往往会引起不同币种货币的相互兑换,货币的兑换即汇率问题亦成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套算汇率作为汇率问题中的一个知识点,涉及到以关键货币为媒介非关键货币之间买入价和卖出价的计算,因其理论的抽象性及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常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现行教材在论述套算汇率知识点时,往往从纯数学的角度给出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换算规则,缺乏其背后的理论解释支撑,因而难以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本文将在分析套算汇率的传统教学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后,结合相应的理论解释给出一种图示求解套算汇率的简便方法,以期丰富现行的套算汇率教学方法。

二、套算汇率计算的传统教学方法

汇率即指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是以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外币为商品,用本币对外币进行标价,即每单位外币价值多少数量本币;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1美元=6.5130人民币。间接标价法是以本币为商品,用外币对本币进行标价,即每单位本币价值多少数量外币;如在纽约外汇市场上,1美元=110.12日元。无论在哪种标价法中,等式左边的货币均可称为“单位货币”或“被报价货币”,等式右边的货币均可称为“标价货币”或“报价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一国货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称之为基础汇率。所谓关键货币是指一国在对外结算及外汇储备构成中使用量最多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如美元。一国货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常通过以关键货币为中介套算而得出,即所谓的套算汇率。如1美元=110.12日元,1英镑=1.1201美元,则以美元为中介可换算英镑与日元之间的汇率,即1英镑=1.1201110.12日元=123.35日元。

在实际外汇业务中,银行在对外报价时往往会同时报出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如1被报价货币=x/y报价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中,x是外汇买入价,y是外汇卖出价;而在间接标价法中,x是外汇卖出价,y是外汇买入价。在已知非关键货币与关键货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后,若要套算非关键货币之间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计算过程则较为复杂,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现行教材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往往从纯数学的角度给出计算规则,大致如下:(1)在套算两种非关键货币之间买入价与卖出价时,若两种非关键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标价方法均相同,则套算时将竖号左右的相应数字交叉相除。如1美元=110.12/110.22日元,1美元=1.1232/1.1242瑞士法郎,试求瑞士法郎与日元之间的汇率?根据计算规则,1瑞士法郎=(110.121.1242)/(110.221.1232)日元=97.95/98.13日元。(2)在套算两种非关键货币之间买入价与卖出价时,若两种非关键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标价方法不相同,则套算时将竖号左右的相应数字同边相乘。如1美元=110.12/110.22日元,1英镑=1.1121/1.1132美元,试求英镑与日元之间的汇率?根据计算规则,1英镑=(1.1121110.12)/(1.1131110.22)日元=122.46/122.69日元。

三、对传统套算汇率教学方法的评价

根据传统套算汇率教学方法,在计算非关键货币间的套算汇率时,其优势是只需依据相应的计算规则,便能快速获得计算结果。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计算规则的掌握重在记忆而忽视了对规则自身的理解,导致了在应用规则时生搬硬套而经常出现错误。例如在标价方法相同时,为什么要采取交叉相除而不是同边相乘,且在采取交叉相除时谁为被除数谁为除数,这些都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令学生们觉得费解的地方。另外,标价方法是相对的,同一种汇率的表示形式,在不同的外汇市场上却又成了另一种标价方法。如在纽约外汇市场上1英镑=1.1201美元是直接标价法,而在伦敦外汇市场上这种表示形式却是间接标价法。因此依据非关键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应用计算规则去套算非关键货币间的汇率,上述汇率表示方法的环境依赖性也是学生们难以掌握套算汇率计算的一个基本因素。

四、一种图解套算汇率计算的简便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掌握套算汇率的求解过程,有必要重新审视银行的报价方法。对于1被报价货币=x/y报价货币而言,无论在直接标价法下还是间接标价法下,x都是银行买进1单位被报价货币的报价货币价格,y都银行卖出1单位被报价货币的报价货币价格。如对于1英镑=1.1121/1.1132美元,无论是在何种外汇市场条件下亦或何种标价方法下,1.1121均是指银行买进1单位英镑所需向客户支付的美元价格,1.1132均是指银行卖出1单位英镑所需向客户收取的美元价格。

假设被报价货币和报价货币均为非关键货币,若要针对关键货币套算被报价货币相对于报价货币的银行买入价x和卖出价y,则被报价货币买入价x和卖出价y可分别计算如下:

被报价货币买入价x:指银行买入被报价货币卖出报价货币。该过程可图解拆分为两个子过程(图1)。

被报价货币卖出价y:指银行卖出被报价货币买入报价货币。该过程可图解拆分为两个子过程(图2)。

例1:1美元=110.12/110.22日元,1美元=1.1232/1.1242瑞士法郎,试求瑞士法郎相对日元的买入价和卖出价?

分析:在计算瑞士法郎相对于日元的买入价时,根据图3对该过程的拆分,在子过程1中1瑞士法郎=(11.1242)美元,在子过程2中1美元=110.12日元,因此瑞士法郎相对于日元的买入价为:1瑞士法郎=(11.1242)美元=(11.1242)110.12日元=97.95日元。

在计算瑞士法郎相对于日元的卖出价时,根据图4对该过程的拆分,在子过程1中1瑞士法郎=(11.1232)美元,在子过程2中1美元=110.22日元,因此瑞士法郎相对于日元的卖出价为:1瑞士法郎=(11.1232)美元=(11.1232)110.22日元=98.13日元。

在上例中,计算套算汇率时,只需清楚双向报价中竖号左边数是对银行而言被报价货币买入价报价货币卖出价,竖号右边数是被报价货币卖出价报价货币买入价,而无需区分该报价时采用的何种标价法;计算过程采用作图的方式拆分成两个子过程进行演算,便能快速获得所需套算汇率结果,该教学方法简单、易理解且不易出错。

五、总结

套算汇率是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较难被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本文在分析传统套算汇率教学优缺点的基础上,对银行在双向报价过程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一种图解套算汇率计算的简便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了演算。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学生们能迅速掌握该方法且不易遗忘,是一种在教学过程值得借鉴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长江,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新宁,刘娜.关于简化交叉汇率计算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158-16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12YJC630278)、广东商学院校级一般项目(No.11YB63001)、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1)315号)

作者简介:袁际军(1975-),男,湖北监利人,广东商学院金融学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定制与产品配置、供应链金融;杨宏林(1971-),男,湖南娄底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投融资风险管理。

上一篇: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