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立场,回归童真童心

时间:2022-09-18 01:42:34

立足儿童立场,回归童真童心

摘 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起他们内心的道德体验,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由此,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笔者根据执教的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帮你,你帮我》一课,尝试探讨立足儿童立场,确立教学目标后开展有效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儿童;活动;生活;策略

一、基于儿童生活,踏实制定目标

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展开和进行的,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确定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情感类题材的品德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儿童角,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把目标制定得更小一点、更实一点。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一学期,在家里备受宠爱,使他们养成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事物从自我角度出发的习惯,因此与他人相处时,出现不懂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现象。

因此,基于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笔者将《我帮你,你帮我》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活动中感受他人的困难,同情别人,愿意帮助别人,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能够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帮助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帮助别人的方法和技巧;明白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理。

二、基于儿童生活,夯实多种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因此,基于儿童的视角、年龄特点和真实生活经验,我通过“游戏感悟”“移情体验”“寻找榜样”“歌声赞美”四个教学环节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情绪感染,把自己融入课堂中,并了解一些帮助人的方式,从而乐于助人,在帮助人中感到快乐。

1.革新传统游戏,开启童心之门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一个缩影。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的心理特征,以游戏来入课能很快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材中“游戏场”是“蒙眼越过障碍取物”,最初试教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将游戏改为“蒙眼画鼻子”,试教过程中发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游戏的趣味性还不够。经再三思考,笔者将游戏变化为“蒙眼给老爷爷贴胡子”的活动,不但降低了游戏难度,而且卡通形象的加入,使贴胡子活动趣味盎然。

课堂中其他学生以玩游戏的学生为镜,直观地感受“我帮你,你帮我”之后产生的互相帮助的快乐,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萌发道德学习的意识,产生了道德学习的需要。

2.取材儿童生活,开启童真之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品德新课堂中的活动强调“回归生活”和“体验感悟”,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生活感受和体验。

笔者在“移情体验”这一环节试教之初,直接出示了教材配套资源包中的视频,请学生帮忙解决困难,结果学生讲解决办法时大多一副事不关己、泛泛而谈的态度。因此第一次试教后,笔者在学生中做了“学校生活困难”课前小调查,调查的过程中就发现学生对“困难”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困难。经过细致调查,笔者选取了学生实际学校生活中最为平常的小事,以此为切入点,再次播放源自学生的三个求助小视频。随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了解不同的助人办法,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一次学生全情投入,为了能帮助自己班的小伙伴解决困难,纷纷认真并热烈地动脑筋、想办法。

3.寻找助人榜样,升华童心之魂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品德教育是育心的艺术,儿童通过活动这一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寻找榜样”环节,笔者以班级中一个典型的“助人小榜样”为范例,让一个个体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之后带动其他学生寻找帮助过自己的人,对他说声“谢谢”并送上“爱心小苹果”的鼓励,以点带面,让儿童切实体会到助人的快乐。课堂中,学生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脸上尽是真诚欢快的笑靥。笔者悄悄地拍下了这些动人的画面,随后展示当堂拍摄下学生的笑脸,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助人和互助时获得的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感。

4.立足儿童视角,拓展童心之美

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说明伴随着实践而产生的体验和感悟,能使道德认知逐步转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都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品德教学要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让学生有机会践行道德行为,通过反馈评价,强化行为。

本课结课时,笔者先出示了“社会上互相帮助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关心和帮助的方法,尝试实践。然后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快乐收藏夹”,快乐收藏夹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爱心存单、爱心活动感言。同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持久地坚持这样做,笔者还结合本校特有的弘毅卡奖励制度,如果学生集满三张爱心存单,还可到老师处换得弘毅卡一张,以此作为爱的激励。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园也能萌生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想法。

总之,我们要引领学生回归生命的原生状态、本真状态,去追寻超越物质的更高尚、更纯美的东西,去珍藏一份纯善的心。立足儿童立场的品德课堂犹如让儿童快乐成长的阳光,儿童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努力使儿童“学会生活”,享受更多生命成长的欢愉,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2011.

2.杨广祥.立足儿童立场,走进“活着的历史”.中小学德育,2013.

3.许宏等著.童心课堂.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弘毅小学)

上一篇:刍议高中语文教学提问的艺术 下一篇:有关“光的反射”实验的改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