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

时间:2022-09-18 12:47:32

论如何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

【摘要】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障变电系统运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变电运行设备在停电后的检修维护,明确了设备跳闸故障的维护技术,并从常见设备问题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检查维护来就变电运行设备的常见维护技术进行分析,以为变电运行设备的实际维护提供借鉴于支持。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跳闸故障;维护技术;分析

变电运行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对电力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管理维护,其运行状况是否良好对于整个变电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就是通过对先进维护技术和设备检测的应用,来保障变电运行设备的可靠、稳定,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最大程度上保障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对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进行探讨,对其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对于我国电网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变电运行设备跳闸故障的维护技术

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跳闸故障的检查与维护,鉴于跳闸故障的较大影响和普遍存在的现实,本文将其方面的维护技术进行独立性的论述。归结起来,变电运行设备故障的维护技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1.1 线路跳闸故障的维护

在变电运行设备发生线路跳闸的情况下,应对其保护动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其范围从故障线路CT向线路出口依次进行。如检查中未发现异常则可将检点转移到对开关位置指示器、三钢拐臂指示器、弧线圈消弧情况上来。当碰到电磁结构开关的情况下,还应对开关动力保险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查,明确其是否接触良好。相应的,弹簧结构开关,应对弹簧储能正常情况进行检查,液压结构开关,应对压力正常情况进行检查。在对上述所有项目的检查中均不存在异常,且在保证保护掉牌复归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强送。

1.2 开关跳闸故障的维护

变电运行设备的开关跳闸故障包括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主变三侧开关跳闸两个方面。就前者来看,通常包括三种情况:开关误动、越级跳闸、母线故障。但究竟是何种情况还需通过检查一次设备和二次侧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在主变低压侧作出过流保护动作时,可通过对站内设备和保护动作情况的检查来作出初步判断。而当碰到只有主变低侧作出保护动作的情况下,就应首先将开关据动、开关误动的故障形式进行排除。在判断究竟是线路故障还是母线故障时,就可参照设备检查情况来加以确定;后者故障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包括主变差动区故障,主变内部故障,因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故障侧主开关拒动而产生的越级故障,二级越级故障,母线连接线路故障等。此时,通过则通过对一次设备和保护掉牌的检查,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来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

2 变电运行设备常见问题的技术措施

2.1 变电运行设备常见问题的技术维护

除跳闸故障外,变电运行设备还表现出许多常见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技术措施的维护,对于保障变电运行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应有性能的发挥十分重要。变电运行设备常见问题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针对过电压影响的技术措施。因变压器高压侧进线大多为架空线路,故存在雷击隐患。且系统的参数变化、系统设备故障、断路器非正常操作等,均会造成变电系统电磁能量的内部转化,导致电压升高异常情况的出现,影响变压器内部的绝缘性,甚至造成变压器烧毁。因此,装设避雷器于变压器的高低压测十分必要,且应在雷雨季节前检测其避雷性能。第二,针对不规范接地影响的技术措施。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接地通常在中性点完成,当存在不平衡负载时,就会有较大电流流过中性点,且不规范的接地,会造成过大的接触电阻,这样就会导致中性点电位位移情况的发生,对变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性构成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对接触点、线的牢固、完成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的测试。当发生接地电阻超出标准的情况时,可通过使用降阻剂或增加接地体的放来来使接地电阻有效降低;第三,针对负载接地或短路的技术措施。当变压器所承受的短路电流相当大时,其内部电动力就会造成油质劣化或绕组变形。这就要求进行短路保护的安装。通常跌落式熔断器应用于高压侧,空气断路器应用于低压侧。且熔断器应选择合理熔丝,保证低压侧发生过载或短路时能即时跳开,或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时能即时熔断。

变电运行部门应及时安排缺陷处理。原则上紧急缺陷应立即安排处理,重大缺陷一周之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半年内安排处理。因客观原因暂不具备条件处理的缺陷,应进行跟踪。

部分重要设备的缺陷(如500KV主变压器),属于重大缺陷。但暂不影响设备运行的,要及时报上级部门备案,进行跟踪,积极创造条件处理。

变电设备应严格按照南方电网公司Q/CSGl0007-2004和Q/CSGl0008-2004规定的项目、周期进行试验或检验。对于已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应按照南方电网公司Q/CSGl0010-2004执行

变电运行部门应掌握所辖设备的试验、检验周期和年度、月度设备试验、检验计划。定期检查的设备一般包括:变压器冷却器、备用电源切换装置、高频通道、重合闸、中央信号系统、直流系统、事故照明、设备室通风装置、自动化设备等。定期轮换的设备一般包括:备用的变压器、站用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直流电源、备用电源等。对运行设备影响较大的轮换试验,应安排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并做好事故预想、安全措施。轮换试验结果应及时记入有关记录薄中。变电运行部门应保存完整、齐全的设备试验、检验记录,并分类归档。

3 GIS设备的技术维护

GIS是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的组合电器的简称,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故也称SF6全封闭组合电器。与常规变电站(AIS)相比,GIS具有结构紧凑,不受污染及雨、盐雾等大气环境因素的影响,安装方便实等优点。

实践证明,GIS运行安全可靠、配置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检修周期长、安装方便,但是,GIS的全部元件都密封在一个金属壳中,为防止内部故障的发生,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工况,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有效的检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主要有:

3.1 X射线照相:采用X射线可以从外部探测GIS状态,如触头烧损、螺丝松动等

3.2 红外定位技术:红外热敏成像装置可用于GIS内部电弧故障定位和故障点定位。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热敏镜头、磁带录象机和触发电子元件等。

3.3 化学检测法:GIS内部闪络会导致SF6气体分解。在现场常用化学测试管来检测SF6气体生成物的成分,用以判断GIS内部是否存在放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力系统逐步开展了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在线检测技术和自我诊断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高压电器大小修计划模式,可以根据诊断结果安排更合理、更科学的检修计划,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缩短GIS的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基于GIS设备的特点,必须加强GIS设备的验收和运行管理。

第一,严格按照GIS现场验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表单控制好安装、施工的节奏,杜绝为追赶工期而进行野蛮作业情况的发生;对于GIS电压互感器、主母线对接、避雷针安装、断路器开盖等安装中的关键环节,应由施工监理人员及专业班组人员赶赴现场实施见证与监督,并做拍照存档处理;第二,做好GIS变电设备的验收,在实际验收工作中,如若发生漏气、偏心度较大、插入深度不够等情况时,应当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要求厂家进行检修维护,情况严重者做更换处理,直至确保GIS变电设备能够正常投运。第三,按期开展GIS变电设备的带电测试工作,如通过局部放电监测、红外测温等测试、SF6气体分解物检测等带电测试工作,来检测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如存在异常,则需做好相应的分析和跟踪处理工作。

4 结语

设备是变电运行的基础,只有在切实做好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才能更好保障变电系统的安全、合理运行。参考上述内容,结合变电系统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应用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同时在设备维护工作当中,勇于创造,来进一步促进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从而为我国电网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复合地基优化的主要技术措施 下一篇: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