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时间:2022-09-18 09:59:08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根本的人权保障书。人权要在社会现实中得到普遍实现,就需要用法律加以确认和保障。而在法律的保障中宪法的保障显得更加重要。“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成为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我国人权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大大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宪法;社会主义人权;国家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97-02

当今社会,人权问题不仅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所谓人权,就是人在社会中的各种权利的总和,这种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人们对人权的认识和要求也必然不同。在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人民都享有充分的人权。然而,任何人权的实现和发展都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我国的人权也一样需要法律的保障,在法律保障中宪法的保障显得更加重要。

宪法是根本的人权保障书。正如列宁所说的,“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作为特定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统一的法律体系中,不同层次的法律具有不同的效力。由于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因而宪法在国家法律中居于最根本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不仅直接约束国家法律和其他法律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而且对于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活动也具有最高的约束力。

宪法是调整国家最基本社会关系的国家根本法,与其他法律往往只调整国家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同,宪法调整的范围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这是宪法实施的广泛性,宪法实施的这种广泛性,是其他法律所不能比拟的。与实施范围的广泛性相联系,宪法实施的主体也是非常广泛。由于社会关系是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之间形成的关系,因而宪法实施的范围涉及我国各种社会关系中一切主体的行为,而且宪法的实施也需要通过社会关系中一切主体的行为才能

实施。

社会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可以说,无法律也就无人权可谈。人权的实现和发展,需要靠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没有法律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人权要么只能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要么经常面临受侵害的危险而无法救济。人权的法律保障以宪法的保障最具国家强制性、权威性和普遍有效性。宪法是一部内容严谨的规范体系,也蕴含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其中核心就是规范权力运行、保障人权,宪法本质就是保障人权。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民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都已经内化为法治建设的灵魂,它对我们的法治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因此,在审查普通法律的合宪性问题上,除了要看普通法律的立法精神是否有违宪于人权保障之原理外,还要审查其基本内容是否有违于宪法的基本原则。

在保障我国人权方面,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民族独立和捍卫国家,坚持第一原则的重要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统治权力。具有不可分割、不从属于外来意志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不是国际法赋予国家的,而是国家固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中国强调保障和促进人权,但必须坚决维护国家,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正如指出的,“事实上,人权要靠来保护,不是人权高于,而是没有就没有人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这两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人权问题说到底是属于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事,我们坚决反对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国家是人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所以在发展我国人权事业中必须坚决维护国家。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宪法中人民原则的体现。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来,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由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托,因而只能属于人民。现在宪法上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质上也就是强调在民。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实践证明,这种民主制度既是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形式,也是充分体现人民和有效保障人权的最好

形式。

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具有相当广泛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平等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宪法原则。保障公民的平等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保护公民的宪法地位与合法权益;有助于公民平等地行使权利与平等地履行义务,反对特权与,现象;有助于协调国家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以强化国家权力的合宪性。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作为国家政治而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活动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法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为了保证我国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效行使,除宪法作了原则性规定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制定了选举法,对公民行使选举权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作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规定,对选举权的行使作出了法律和物质上的

保障。

政治自由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当然,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时,既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又要注意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自由是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的自由。然而,由于公民是国家中的一员,因而在从事宗教活动中,必须遵循国家法律,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人身自由则是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还包括公民生命权、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

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根据宪法规定享有的具有物质经济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同时,为了防止国家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侵犯,宪法规定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以补偿。”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得以生存、维系和发展的条件,因此,宪法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公民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权;公民的获得赔偿权等许多权利。

总之,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宗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是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宪法规定了中国人民在人权方面应享有的许多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应尽的义务。每个人的人权都应受到宪法的保障,人人也有义务尊重和保护人权。当然,中国的人权事业是一个发展着的事业,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方面还比较落后,中国的人权事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需要中国在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中得到逐步

解决。

参考文献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

[2]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人民出版社,199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S].1982.

上一篇:视觉识别系统在高校行政管理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大事辑录(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