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的三种讲法

时间:2022-09-18 09:05:22

美食故事的三种讲法

我国历史悠久,随便什么美食,动辄就可追溯到几百年上千年前,起源多半还和某位历史名人有关联:屈原与粽子、坡与东坡肉、杜甫与五柳鱼,诸如此类。

我在旅行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爱好,就是搜集当地的美食传说。这些传说多半荒诞不经,但别有一番民间的想象力,粗犷飞扬,读之亦别有生趣。

我搜集了许多故事,做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所有的民间故事里,出镜率最高的一共有三个人:朱元璋、乾隆和慈禧。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故事模板,只消把里面的食物做个替换,连情节都不用改。

朱元璋式的美食故事,开头总是先揭个短儿: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家里非常的穷。有一天他饿得不行了,到处找吃的,肯定会碰见一个叫花子。这个叫花子手艺很多,有的故事里他偷了一只鸡,用荷叶包糊上泥巴烤,后来就成了叫花鸡;有的故事里,这个叫花子用烂菜叶煮了一锅珍珠翡翠白玉汤;有的故事里,这个叫花子从仓库里扫出一堆杂粮,煮了一碗腊八粥。无论做什么,朱元璋都吃得特别香甜,印象极深。后来朱元璋登基,派人寻访到这个叫花子,于是这道叫花鸡\珍珠翡翠白玉汤\腊八粥就成为了御制皇家美食,流传天下。他的故事,占得一个“穷”字。

乾隆皇帝比朱元璋强点,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以“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开头,路经某地,微服私访迷了路,不得已敲开当地一户老百姓的门。老百姓――多半会是一位美女――给这位皇帝做了一道菜。这道菜一般有两个类型,要么是食材前所未见,比如在苏州淞江岸边他吃过一道龙舟活鱼;要么是做法无比新奇,比如他在扬州吃过一道松鼠鳜鱼。总之一定让这位皇帝吃得龙颜大悦,然后亮出天子身份,题诗留念。从此,这道菜名声大噪。姑苏的鲫鱼汤、微山湖的四鼻鲤鱼、吴山的鱼头豆腐、三江口的石锅鱼、砀山县的汤,甚至是远在四川的剑阁豆腐,都不忘把这位乾隆爷编排进去,使他成为了美食传说中当之无愧的头号明星。乾隆的故事,占得一个“闲”字。

至于慈禧太后的美食故事模板,就没那么幸福了。故事永远发生在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她带着光绪皇帝西逃,一路上在各地落难窘迫,每次都会有人适时地奉上一道名菜,让慈禧吃得十分畅怀。等回到北京,慈禧立刻将此厨此菜召进京城,从此发扬光大云云。张家口的柴肉、辇止坡的腊牛羊肉、天津杨村的火锅饺子、东北的贴饼子炖小鱼、怀来的绿豆粥,甚至连晋南有一道菜叫烧大葱,故事全都如出一辙。至于河北、山西、河南的各地小吃,用这个模板的更是不胜枚举。慈禧不愧是吃货,这一路西逃,腿没闲着,嘴也没闲着,若用一字概括的话,不是“惨”,而应该是“馋”啊。

(选自《看天下》 2014年第7期,有改动)

上一篇:假如李白遇见苏轼 下一篇:浅析塑性铰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设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