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解读《让子弹飞》的幽默对白

时间:2022-09-18 08:55:16

从关联理论解读《让子弹飞》的幽默对白

[摘 要] 《让子弹飞》公映以来,票房与称赞声齐飞。影片除了独特的姜式幽默外,其中风趣、幽默、犀利的对白更是令人忍俊不禁,很多对白随即成为时下最给力的流行语。幽默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产生是通过幽默接收者和幽默话语之间的互动实现的,背后有着特殊的心理认知机制。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主张从认知角度解释心理认知因素对话语理解的作用,为言语幽默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解释方法。本文拟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影片中的对白是如何传递出言外之意,达到幽默效果的。

[关键词] 《让子弹飞》;对白;幽默;关联理论

电影是一门语言艺术,台词作为电影的组成部分,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变化以及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精彩的电影对白可以帮助观众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同时有利于展现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增强影片的幽默效果。《让子弹飞》一上映,票房就冲破四亿大关,网友认为《让子弹飞》是2010年最“给力”的国产电影,这一方面归功于演员的高超演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些妙趣横生的经典台词。片中的人物对白雅与俗、具象与抽象、逻辑与非逻辑、简省与复沓以及互不相干的比喻等并置在一起,蕴褒贬生活、针砭时弊于幽默中,让人过耳不忘,捧腹不止,《让子弹飞》飞起来的不仅是子弹,还有它的语言。本文试透过片中幽默言语的表层结构,运用关联理论,从关联期待错位、逻辑偏离、关联性三个方面来探究其言语之所以博得笑声的内在理论根据。

一、幽默的关联认知解释

所谓幽默,《现代汉语词典》(2002)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就言语本身而言,无所谓幽默或者不幽默,从根本上讲,幽默的理解是一个语用问题。①关于话语语用推理的诸多理论中,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解释。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明示即说话人要以明白无误的方式表达信息,推理指听话人利用推理机制将言语的字面意义与相关的语境假设结合,并按照关联原则推导出说者的交际意图。由此,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了两个关联原则:关联的认知原则即人类认知趋向于最大关联;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每个明示交流行为都设想它本身为最佳关联。②

言语交际过程中,理想情况下说话者应该尽量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证据给听话者,让他能够建立起最大关联假设。但在幽默言语中,说话者往往先有意选择不同的言语方式来引导听话人根据当前最关联的信息建立前提、得出结论,接着却突然峰回路转,让听话者发现先前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不合适的,迫使听者已经得出的结论重新推理,最终获得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幽默言语隐晦、含蓄充满了模糊性和间接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淡化了信息表面的关联性,使听话人在思辨、推理时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进一步拓宽语境,才能获取话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真正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但额外的努力意味着额外的效果,正是这种前提与结论的冲突使听话人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智趣和,因此获得全面的认知愉悦效果。

二、关联理论对《让子弹飞》的幽默对白的解读

(一)关联期待错位与幽默

胡范铸先生在他的《幽默语言学》中提到幽默内核有一种表现为:“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③根据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言语交际过程中,听话者总是带着关联的期待进行对话,并希望说话者接下去的信息能够符合最大关联的假设。但幽默言语中,听话人根据已有信息建立的认知假设即期待会被说话人进一步明示的新信息、新假设或交际意图打破,听话人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形成的关联期待和结果之间出现了错位,如果这种错位信息虽不是顺理成章,但从某个角度理解却也是言之有理时,幽默的效果就产生了。如:

例1:张麻子:说好了,咱们是同床,但不入身。我若有不轨,手枪在此,你随时可以干掉我!

为了做戏,乔装新县长的张麻子假装和县长夫人同房。镜头中两个人坐在床上,姜文扮演的张麻子一本正经地声称这次只劫财不劫色。“若我有不轨夫人你随时开枪”,意思是我虽然劫持了你,做了县长,但不代表我会把你怎么样,更不会强迫你。张麻子是土匪,他的这番冠冕堂皇的话语了观众头脑中关于土匪的已成定势的关联,正当观众调整思维定式对后续信息预测时,镜头一拉远,观众突然发现那位狂放的麻匪说话的时候,一只手竟然一直按在县长夫人的胸上。影片的画面、情节、声音、布景、演员的表情、肢体语言等都是构成观众认知语境的要素,这个镜头的出现,使认知语境发生了变化,观众发现自己“受骗”了,原来麻匪始终都是麻匪。于是,观众不得不原有的假设,最初的判断一下子翻转、踏空,关联期待和结果出现了错位,这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结果让观众忍俊不禁,产生了极强的幽默效果。

(二)逻辑偏离与幽默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有意图的认知过程,言语交际过程中,听话者凭借说话人提供的显映方式解码,结合一定的认知语境对话语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达到对话语信息的理解。在一定语境条件下,采用“反逻辑”的语言形式形成阻碍,使得人们花费更多努力进行解码,引导人们寻找最佳关联,可以获得幽默的愉悦感。

例2:假装师爷的马邦德不敢暴露自己就是县长,但又找不到理由阻止张麻子和自己的夫人共居一室,于是就编了一个蹩脚的理由来劝说张麻子:

师爷:寡妇,寡妇不能睡啊!必有大灾!

张麻子:她真的是寡妇吗?我看着不像。

师爷:我亲眼看见她丈夫淹死的。

张麻子:她已经成了寡妇了,我不能让她再守活寡!

关联理论的框架中,认知语境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包括逻辑信息、 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交际中产生的新信息和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守寡”“和“守活寡”是两个概念,“守寡”意味着丈夫去世了;“守活寡”其丈夫还健在,但不能或不愿意履行丈夫的义务。汤师爷本是买官的县长,遇劫时谎称自己是师爷,县长已死。张麻子虽对师爷身份有所怀疑,但也不能确认他究竟是不是假冒师爷,对师爷话语的意图,张麻子很清楚。“我不能让她再守活寡!”这句违反常规的话语让师爷怔住了,也使观众一时失语。在一刹那的停顿和思维错愕后,观众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并使它与新信息进行复合,对张麻子的话语做出了新的、合理的解释:县长已经淹死了,张麻子是现任县长,是县长夫人的“丈夫”,是“丈夫”,当然不能不尽义务。张麻子的话表面似乎违反常规,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观众经过重新推理很快就能对张麻子的土匪理论心领神会。这种违反逻辑的言语形式,使得听话者付出更多努力,同时也获得了更多认知效果,幽默趣味由此产生。我们再来看另外一段对话:

黄四郎的团练教头武举人被张麻子狠揍一顿后,急急忙忙跑到主子跟前告状:

例3:武举人:这哪儿是打我的屁股啊,这明明是打您的脸!老爷,等我把屁股养好了,我亲手给你报仇!

根据头脑中的百科信息,观众都知道屁股和脸是扯不到一起的,脸被人视为至尊,而作为臭物臭气“出口”的屁股则是低贱的、肮脏的。武举人这句 “打我的屁股就是打您的脸” 违反常规,把两个完全不关联甚至可以说是两极对立的事物连接在一起,让观众倍感意外。于是,观众把自己认知环境中的假设和影片中的角色在话语交际时所传递的新假设相结合并进行推理后,了解到武举人的意图是:作为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黄四郎的脸是不能让人随便打的;打狗要看主人,打在狗身上,就相当于打在了主人的脸上;武举人是黄四郎的走狗,张麻子打了他武举人的屁股也就相当于打了主子黄四郎的脸。了解了武举人的话语意图后,观众对他的这番奴才逻辑不免哭笑不得,话语产生了极强的喜剧效果。

(三)最佳相关效果与幽默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总原则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以最大关联为去向,交际的目的是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相关的假设,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推理出对话语的最佳相关解释。一般说来,人们在理解话语的时候,头脑中一系列的语境假设会被激活和唤起,而最易唤起的是那些付出努力小、常规性的习惯性的假设。广为流传的诗文名句、歌曲名句、成语俗语,精辟定型,发话者比照人们熟悉的这些语言形式,引用或进行改造,能够轻松唤起听话者记忆中的旧信息,带来既熟悉又陌生的意外效果。如:

例4:黄四郎:明不明白我为什么叫你去?

胡万:因为我死了。

黄四郎:对喽。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言语交际过程中,听到熟悉的言语形式时,人们大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就会被激活。当黄四郎阴阴地对胡万说出这句话时,观众马上就会联想到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诗:“有的人活着/ 可是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 给人民作牛马的 / 人民永远记住他”。对于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观众来说,对原诗的语义信息具有深刻印象,因此,观众利用已有的认知语境,结合当下的语境信息,很快就能推理出黄话语的真实意图:忽悠手下胡万替他卖命,同时,观众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了黄四郎的虚伪和冷酷。“旧存表象复活过来,和当下的审美意象相联结、相综合,循着特定的情感逻辑或生话逻辑,将它们改造成为新的审美意象。”④这种通过对一些经典言语形式的模仿、改造的表达方法,打破了听话人长期形成的习惯性期待,故意扰乱了听者接受信息的正常过程,使他们带着对原有语境的理解和预期,再结合新语境来推测说者的意图,风趣别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结 语

“哭也算时间!”“谁是穷人?谁穷,谁就是穷人!”“我以为,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让子弹飞》中这些不经意间就让人发笑的对白比比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关联理论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为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解释。

注释:

① 徐宜良:《幽默话语的关联理论阐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卷第2期。

② 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现代外语》,1998年第3期。

③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④ 彭水香、徐顺光:《幽默的语效机制及认知机制》,《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 卷第4 期。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 金胜昔,王彬.言语幽默的关联视角――以电影《人在逋尽分械奶ù饰例[J].电影文学,2010(23).

[3] 熊学亮.语用学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6(03).

[4] 涂靖.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5).

[作者简介] 陈梅(1969― ),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柳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解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下一篇:栖息在《蜗居》里的追求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