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县砂石地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8 08:19:12

肃北县砂石地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近年来为丰富农牧民菜篮子,甘肃省肃北县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栽培,在荒漠戈壁上建设无土栽培日光温室,有效解决了温室占用耕地的矛盾。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供西北荒漠地区发展反季节蔬菜参考。

一、栽培设施

1. 栽培槽

地上式砖槽:选用24厘米×10厘米×5厘米的标准红砖建槽,槽内径为60厘米,槽深30厘米,槽长7.5米,槽间距70厘米。槽底及四壁铺一层棚膜,膜边压在第四层砖下。在槽间走道铺一层细碎砂石。

下挖式栽培槽:在盐碱地或砂石地温室地平面下挖30厘米,地面上码一层砖,或用就地挖出的块石砌槽边,保持槽深30厘米,槽长7.5米,槽间距70~80厘米,槽间走道及底部处理与地上式相同。

2. 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一般分为有机原料和无机原料两大类。有机原料包括食用菌生产的废料、玉米秆、麦衣、葵花秆等,无机原料选用炉渣。有机原料必须经充分发酵后方可使用,要求是发酵好的有机原料与炉渣的配制比例为6︰4。一座50米长的温室,准备玉米秆40立方米,菇渣5立方米,鸡粪、牛粪各2 立方米,炉渣12 立方米。将发酵好的菇渣、玉米秆混合在一起放置7天后,再将经过过筛的炉渣混合在一起。根据混合料总量,每方再加入硫酸钾复合肥0.5公斤。同时,每方基质中加入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进行初步消毒处理,掺合均匀后堆闷3天,将基质料装入栽培槽,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3. 供水系统

具备自来水设施或建水位差1.5米高的蓄水池。采用微喷滴灌带,每槽内铺2根,滴灌带距槽边10厘米。

二、品种与茬口

1. 品种

茄子选用紫阳长茄、双龙长茄、黑龙长茄等品种;番茄选用保冠、中杂9号、秦皇908等品种;葫芦选用早青一代、玉丽、翡玉等品种;黄瓜选用玉皇鼎、三冠王、日本崎玉等品种;辣椒选用特大羊角椒、陇椒2号等品种。

2. 茬口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适宜的茬口主要有越冬一大茬、秋延茬、早春茬三种。

越冬一大茬:黄瓜及茄果类蔬菜多采用这一茬口。一般7月中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移栽定植,11月中旬开始上市,到第二年7月中旬拉秧。

秋延茬:6月上旬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旬上市,12月底拉秧。

早春茬:11月中旬育苗,次年1月上、中旬定植,3月中下旬上市,7月底拉秧。

三、穴盘无土育苗

1. 种子处理

经晒种处理后,把相当于种子体积5倍的55℃温水倒入盛种子的容器内,边倒边搅拌,待水温降止30℃时停止搅拌,茄果类种子浸泡8~12小时,瓜类种子浸泡6~8小时,淘洗干净,沥去水,用纱布包好,盛于塑料容器内,上盖一层湿毛巾,置于28~3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早晚淘洗一次种子,约有6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 基质选择

选用育苗专用基质。

3. 基质消毒

先用清水浸湿基质,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洒在基质上,堆闷12小时后即可使用。

4. 装盘

选用72孔的穴盘,将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内,用刮板从穴盘一方刮向另一方,装盘后每个格室清晰可见。然后用另一穴盘底部压播种穴,两手平放在盘上均匀下压0.5厘米左右。

5. 播种

采用两种方式育苗。

直播育苗:将种子点播于穴盘中,茄果类种子每穴点播1~2粒,瓜类种子每穴1粒,播后上盖一层基质或干净面沙,浇透水,覆报纸遮光保湿,穴盘摆放于平整的苗床,下铺编织袋与土壤隔开。夏季育苗,设40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等昆虫进入,并覆盖遮阳网适量遮光降温,以利出苗;冬季育苗需在温室中搭建小拱棚,并增加保温措施。

二级育苗:主要用于茄果类蔬菜育苗。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撒入平底穴盘或基质中,待种子出苗,两片子叶展开时,再分入72孔穴盘中。

6. 育苗管理

播种后保持温度20~32℃,当60%种子出苗后,撤去报纸,白天温度以20~28℃为宜,夜间不低于15℃,子叶展开后,及时查苗、补满空穴。天气炎热时,每天早晨10点钟浇一次透水。半月后视苗情适当补充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或绿风95等叶面肥。

四、栽培管理

1. 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一周浇透基质,用1%的高锰酸钾喷施架材、墙壁、栽培料。风口设置40目防虫网,然后密闭温室,使温度达到60℃以上,闷棚3~5天。

2. 定植

选择无病虫、整齐一致的壮苗,双行错位定植,同行株距茄果类蔬菜40~45厘米,黄瓜35~40厘米,葫芦50~60厘米。保持植株基部距同部位栽培槽内径10厘米,定植深浅程度与原栽培面持平。边定植边浇定植水,定植一周后在槽面铺70厘米宽超薄膜或旧棚膜。

3. 定植后管理

温度、光照管理:合理调控温室内小气候环境,根据不同蔬菜需温特性,保持冬季极端低温8℃以上。开花结果期白天20~30℃,夜间15~20℃,避免35℃以上持续高温。冬季夜晚注意增加温室设施保温性能,遇极端低温天气时,在草帘上加盖旧棚膜提高温度,同时要勤擦洗棚膜,并在后墙张挂反光幕来增强光照。

水分管理:浇水量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长势灵活掌握。定植后栽培料保持70%的湿度,一般晴天隔一天浇一次水,每次约5~15分钟。深冬季节每3天浇一次水,每次半小时左右。2月份气温回升后每天浇一次水,并适当延长浇水时间。

施肥:定植后20天开始追肥,以后每隔15天追肥一次。肥料施于距植株根部5厘米以外的范围,结果前每株用追施用肥10克,结果前期增至15克,结果盛期20克,此期也可根据植株长势适量加入磷钾肥、硼镁锌肥、磷酸二氢钾等微肥或喷施叶面肥。

植株调整:苗高30厘米左右时吊蔓,生育期及时调整株型。茄果类蔬菜采用单秆或双秆整枝,并适期摘心换头,保持植株正常长势。瓜类蔬菜采取单蔓整枝,坐果后及时摘除基部老叶、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保花保果: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或用浓度适宜的2,4-D溶液涂抹花柄,以提高坐果率,防止低温和高温引起的落花落果,减少畸形果发生率。

4. 病虫害防治

(1)生理性病害

生理缺水:表现为植株生长细弱,叶片干涩,没有活力。幼苗期主要因定植后缓苗水灌溉不及时或水量不够,使根系不能正常生长所致。成株期主要因两次灌水间隔期过长或水量不够,极度干旱缺水所致。要根据栽培茬口、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灵活掌握灌水次数及灌水量,合理调整株型,保持旺盛生长。

沤根:主要表现为根量少、发黄、生长点萎焉,严重时整株萎焉,系灌水过勤、水量过多或阴雨雪天过量灌水引发,根系活力减弱,不能正常输送水分所致,要通过合理灌水进行调节。

(2)浸染性病害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一般较少发生浸染性病害,但若消毒不彻底,管理不严格,仍会引发一些气传性病害,要以农业及生态措施为重点,合理利用化学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猝倒病:属苗期病害,系阴雨雪天低温、光照不足湿度过大引发,幼苗从茎基部细溢猝倒。加强通风排湿,发病初期亩用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白粉病:每亩用农抗120或武夷霉素水剂100~150倍液喷雾,或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主要虫害

蚜虫:亩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或用蚜虱净熏棚防治。

斑潜蝇:亩用40%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绿菜宝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结合烟剂熏棚防治。

白粉虱:蔬菜定植前,在放风口设置防虫网,定植后张挂黄虫板诱杀。虫口密度过大时,亩用 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上一篇:开始农业创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 下一篇:肉牛全混合日粮调制饲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