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时间:2022-09-18 06:42:43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识记别人的结论,模仿别人的思维模式,基本处于收敛性思维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和科学素质十分不利。本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化学教学中占重要比重的实验教学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贯彻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型。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认识体会 实验教学

在封闭的教育体制影响下,学生是应试这一架机器中加工出来的零件,科学素养不高,综合素质不佳,更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优化课堂结构,促使学生发展观察能力、推导能力、认识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以及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作出解释等科学素质,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适应型、应试型转向探究型和创新型。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一、学生的自主开放性学习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中说:“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创造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而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例如:在高中化学――物质的量这一节,共分两个部分,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若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介绍完物质的量以后,师先介绍1摩尔物质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接着,就可以介绍摩尔质量了。但是,学生和教师都觉得非常的枯燥,一节课下来,知识上的收获有限,更不用提能力培养了。

针对这一问题,在介绍完物质的量(一课时)以后,辅以一定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了解了1摩尔物质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鉴于学生已初步掌握以上知识,学生再去理解摩尔质量的知识难度不大。据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以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理解来讲这节课。教师通过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并通过这种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在学生回家准备后,下一次课上让两位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述摩尔质量的概念及练习。此时,其他学生因为都已做过准备,所以他们除了听上面的同学讲解之外,也可以随时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此时的任务就是在下面认真地听这两位学生的讲述,对他们讲得好的和错的地方加以记录,并在两位学生讲完了以后加以评讲。在这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整个活动予以评价,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

通过以上做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了科学的观念。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实验教学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但是现行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从实验涉及形式上看大多是帮助学生针对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的内容、原理、方法和步骤教材中均有明确的规定,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受到限制,使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地位,易导致实验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难以发挥实验的多重教育功能。

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富有探究性的实验,它们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教学时可以通过优化设计过程从而达到增强实验的探究性的目的。例如:在讲“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中笔者补充一个实验:在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提出问题: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该怎么检验?

通过共同讨论,设计实验如下:

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到:①中可能有:SO、Ag、SO、CO、PO;②中可能有:SO、Ag。

有的学生就提出Ag干扰了SO的检验,并提出用Ba(NO)代替BaCl、用HNO代替HCl,再做实验。

学生讨论后得到:①中可能有:SO、SO、CO、PO;②中有:SO。

笔者让学生分析,此未知溶液是否具有还原性,学生都说:“没有。”如何验证没有还原性?有的学生提出加入一些氧化剂来验证。事实上此未知溶液是亚硫酸钠,通过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此溶液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前面的推论有错误,此未知溶液中可能未含SO,有可能是SO,它在HNO的作用下被氧化了。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讨论,学生得到结论:在溶液情况不明时不能加Ba(NO)或是HNO。

上述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类似科学发明、发现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形成发展。

三、体会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性学习或活动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且应当以师生完全平等的心态积极地参与。在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取向,并依此实行因材施教,应当做到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重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虽然同样适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但是不同的学段,不同的预期目标,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内容和实施水平应当是不同的。所以在实行探究性学习时,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段和心理特征,在内容和要求上加以考虑和引导。因为学生的智力和个人经验的不同,在按学段进行设计时,教师还必须在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同时,为少数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留有适当的余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下一篇:课堂教学应在“管”字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