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实践初探

时间:2022-09-18 06:32:13

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实践初探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本文从教师――学生――评估三方面讨论了多模态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总之,教师应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多模态来设计教学内容,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 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看世界的途径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资源也大大拓展了。过去依赖纸媒,如教材,等文字资料为主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新兴的教学模式取代。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所传递的大量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多模态的话语分析理论认为,多模态的情境和非言语交际在信息传递方面与语言一样,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设计合理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一、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是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它最早的研究者是R.Barthes,他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Rhetoric of the Image》中探讨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代表性人物有Gunther Kress & Theo van Leeuwen,他们在合著的两本书《Reading Images》(1996)和《Multimodal Discourse》中,详细地论述了除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模态在话语中的作用。以前人们对话语分析的研究只关注文本符号,而忽略了其他的符号表现形式,诸如声音、图形、色彩、视频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诞生弥补了单模态在表达交际者意义上的不足。它可以通过模态间相互补充、说明、加强、协调,使意义表达更加顺畅、充分,也让听者更加简单明了地领会说话者的意图。这一点正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所需要的。

二、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1.教师的多模态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时代,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模态资源来促进教学。首要的一点,老师要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其次,选择合适的模态来设计教学环节。然后在课程结束时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好坏的原因。

在网络资源尤为丰富的今天,各种模态资源,如表格、图片、音频、视频、教学PPT等都可以搜集获取。但是,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氛围、学生情绪等选择适当的模态,却是教学设计的重难点。以笔者所在的贵州大学为例,课堂上学生大都认为自己语音不够标准、口语不够流利而羞于发言。笔者搜索到了一段近期受到众多观众热捧的《来自星星的你》男主角金秀贤的一段简短采访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结束之后给学生点评总结:他们的偶像金秀贤的英语口语也不尽完美,可是他在表达时的自信度和流利度却是值得大家学习和效仿的。这样给学生一些鼓励,他们就不再像往常那样羞怯。

而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也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的模态,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Section A课文《The Battle Against Aids》,教师可以在PPT上展示大量的数据图表、表格来反映艾滋病数量的增长趋势,用病人接受采访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等模态资源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艾滋病的危险性。这种语言和非语言以外的多模态搭配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

2.学生的多模态学习。作为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的学生甚至拥有比老师更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善用多模态的资源来学习,也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的多模态学习主要在课堂和课后两个阶段进行。在课堂上学习首先要理解老师多模态的表达方式,领会各种图表、音频、视频等所传递的意义。通过这些非语言的信息,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其次,通过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积极地参与多模态课堂教学。例如,课堂上的课前演讲、情境表演、戏剧表演、电影配音等,通过深情并茂地演练,锻炼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即是接收和处理多模态话语信息能力。而像戏剧表演、电影配音这样的场景表演比单模态式的阅读讲解文本内容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课后的多模态学习需要老师在初期进行正确地引导,学生目的明确地利用多种模态资源来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除了加强自律性,还可以培养自己学会学习的能力,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Section A《Five Famous American Symbols》授课结束后,老师可布置学生总结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文化特征。学生可以自制手抄报或PPT等形式展示自己总结的他国文化特征。老师起引导作用,学生从中可以锻炼自己搜集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轻松、有趣学习知识的同时,利用多模态的技术手段辅助自己多元能力的提高。

3.多模态的评估考察形式。多模态的评估考察也是多模态教学后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单靠一纸试卷决定成绩。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老师评估时可将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与卷面成绩多方面结合起来给予成绩判定。一个好的评估标准对教与学都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

三、 结语

多模态教学理论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理论,它对教师的要求是较高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如何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等来选择适当的模态来设计教学内容,也是对教师的一项考验。我们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多媒体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挑战。在实践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样一来,多模态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Alison Gibbons,T.Multimodality,Congnition,and Experimental Literature[C].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11.

[2]Kress,G.& 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C].London:Routledge,1996.

[3]Kress,G.& van Leeuwen,T.Multimodality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C].London:Routledge,1996.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 2009(27).

[5]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35).

[6]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本文为贵州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3005,项目负责人:沈麟。

上一篇:浅谈大学商务英语之情境模拟教学模式 下一篇: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之步骤,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