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堂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23 01:39:37

生成性课堂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研究

【摘要】生成性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之一。本文研究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通过研究,了解到课堂依然是“知识课堂”,问题以预设为主,缺乏生成,课堂缺乏互动,教师回应策略欠缺。提出今后课堂要从“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从“预设问题”转向“生成问题”,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师问题回应策略意识。

【关键词】生成性课堂 回应策略 生命课堂

一、引言

生成性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成性教学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它对于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学界及教育理论界对此探索刚刚起步,探究的视域大多局限于基础教育中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写作、数学计算、地理化学、音乐美术等教学,而关于生成性教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却少人问津。所以,本文根据语言教学,特别是英语语言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契合性以及我国旧式英语教学 “空心课程”“聋哑英语”的弊端,对英语生成性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其焦点在于探讨生成性课堂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希望本研究对英语教学有一定帮助。

二、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问题是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通过本研究,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课堂中学生问题的生成形式以及教师的应变能力。本研究围绕两个假设展开,1.假设问题是教师预先设置的,学生反应如何?2.假设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主动去问教师,教师该如何作答?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共48人,是积石山县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平行班的学生,其中女20人,男28人,年龄为16-18岁,平均年龄17岁。少数民族学生20人,汉族学生28人。

2.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研究者对受试的48名学生进行了三次深度访谈。

第一次是在课堂观察阶段开始前进行,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方法,平均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第二次访谈是在实验进行的中间阶段,目的是对照第一次访谈结果,了解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学习方法是否有改进,对于老师新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通过了解,大多数学生有进步,或多或少改变了以前的死记硬背,也改变了课堂老师满堂灌的现状。对老师采用的新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刚开始不能适应,过了几周就基本适应了。

第三次访谈是在课堂观察阶段结束后进行,目的在于了解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最终有哪些收获。学生普遍反应受益匪浅,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堂只依赖老师讲的现状有所改变,能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回答。

(2)课堂观察。为了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课堂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情况,研究者深入英语课堂进行观察。本文采用的是非参与观察,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了解授课老师上课情况,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问题的回应,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

(3)教学案例研究。研究者深入课堂观察,就某一堂课进行记录,了解授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对课堂的控制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3.研究材料。本研究选用人教版国家指定教材高二英语必修五作为实验材料,周五课时,一节课四十分钟,一学期教学周共计十八周,不包括其中和期末考试两周。

4.研究过程。本研究历时十八周(期中和期末考试周除外),任课教师按照正常进度授课,研究者深入课堂旁听,授课教师告诉学生有老师要听课,只是听课,学生的课堂表现不要受到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案例研究,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获得了以下发现:

1.存在的问题。

(1)课堂依然是“知识课堂”。从教师角色来看,教师在“知识课堂”中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课堂上普遍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授课方式。这种方法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原本丰富多彩,富有深厚哲理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更没有了深入情感的参与,学习变得单调,缺乏意义。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在“知识课堂”中的学习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消极被动形式为主。从教学方法来看,“知识课堂”中的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其实质是低效的教学。在讲授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一单元Great Scientists这一课时,笔者深入课堂研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讲的时间占百分之八十五,即四十分钟的一堂课教师有三十四五分钟都在滔滔不绝的说,而学生在匆匆忙忙的记笔记,学生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更不用说进行课堂讨论。

(2)问题以预设为主,缺乏生成。在课堂上,问题大多数是教师预先设置的,例如在讲授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二单元课文“The United Kingdom”时,连续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

1)How many countries dose the UK consist of?

2)What happened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3)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

学生对这几个回答不是很积极,可能是没有提前预习准备的原因,而老师在学生没有完全回答上的情况下就自问自答了,这并没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课堂教学的作用。其实,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问题意识应该是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效。不仅如此,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堂绝不会像死水一潭,被激活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封闭型走向开放性、创造性。

(3)课堂缺乏互动,教师回应策略欠缺。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学生配合不足。大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等着老师提问,不会自己提出问题,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又不积极回答。少数学生也有问题意识,会主动提问,但老师对学生问题的回复也不尽如人意。还是以高二英语必修五第二单元课文“The United Kingdom”为例。在讲授“consist”这个单词时,授课老师组词“consist of”,意为“由……组成,由……构成”,有一位学生立刻提出还有哪些意思相同的词时,该老师打断了学生的提问,说是等她讲完了这个词的用法再说。这位老师的做法也许是对的,她有她的授课方式,但学生好不容易有提问的意识,被扼杀在萌芽中,这违背了课堂互动的要求,也无疑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说明教师缺乏回应策略。

2.努力的方向。

(1)从“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生成性教学因为提倡在教学中创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生成的机会。所以,生成性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突破了以往传统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的视角来看,教师要将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教师在课堂上有讲授的权利同样要给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的权利。从而让学生敢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生命课堂”还是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智慧的事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统一起来。

(2)从“预设问题”转向“生成问题”。从教学方法来看,生命课堂中的教学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教师教会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进取心,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独立思考、表达独立的创见。多给学生创造性思考的机会,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创造性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如何来表达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可借此培养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体验到平等和民主。创新教学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二是创新。它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关心、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客观的科学态度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一改操作性教学的陈曲老调,旨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突破口,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3)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师问题回应策略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体会学习中的丰富内涵,认知学习材料。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是通过精心设计,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进行动态信息交流,把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英语课堂就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英语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师展示演讲能力的舞台,而是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释放生命能量的风水宝地。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回应,采取正确的回应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五、结语

对于一堂英语课堂而言,具有真正交际意义的互动和情境对英语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推动生成性教学互动模式。课堂教学把传授知识与人的生命活动结合起来,教学的主题不再是背着手静坐于课堂,而是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再是对重点与难点的强化与训练,而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的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董玉霞,懂舒,靳代平.立足预设着力生成―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策略[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8.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3]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蒋美娟.促进英语课堂中的“生成”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甘肃民族地区英语课堂生成性教学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884)研究成果;甘肃政法学院教改项目研究成果。

上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下一篇:A Study on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