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子弟成长的摇篮

时间:2022-09-18 06:25:44

烈士子弟成长的摇篮

江西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省份,全省许多地区都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许多优秀的江西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成了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许多烈士的子弟在白色恐怖下,饱受,颠沛流离,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培养好烈士们的遗孤,在1951年上半年开始创办了江西省工农中学。的女儿方梅、古柏的儿子古忆民、黄道(与一起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的女儿黄知慧、儿子黄知深等一批革命先烈的子弟均在该校就读过。这所只有七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如今还在一些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培养烈士后代的重大举措

解放初,党中央为了纪念革命烈士的伟大功绩,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追念,安抚好他们的遗孤,曾指示各省(市)要陆续建起一批烈士子弟学校,专门培养烈士后代。根据这一指示,195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优抚事业费中拨出大批经费,分别在上饶、宁都、赣州、吉安、浮梁等地建立了五所烈士子弟学校,给烈士子弟们提供了相对比较好的读书条件,免除了他们在校读书期间的一切费用。由于这五所烈士子弟学校的教育属于小学教育,为了使烈士子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文化科学技能,1951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南昌市创办江西省工农中学,以接纳上述五所烈士子弟学校的高小毕业生。1951年暑期,江西省工农中学筹备处在南昌市叠山路正式成立了,并相继开展选择校址,筹建新校舍,购置教学用品,调集五所烈士子弟学校的高小毕业生等工作。同年9月10日学校正式开学上课,师生共300余人。1952年6月学校正式迁入南昌市抚州门外的新校园(抚州门又名进贤门、望仙门。位于今永叔路、于都街、绳金塔街交错之处)。新校园共有13万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室、图书馆、医疗室、运动场一应俱全。学校规模之大,设备之全,环境之美,在当时的全省中等学校中堪称一流。

工农中学创办时,五所烈士子弟学校仍然存在。为了集中人力和物力,提高办学效益,省委省政府决定,1955年上学期各烈士子弟学校并入工农中学,学生全部进入工农中学就读。合并后,学校学生人数达到近1300名,是该校办学历史上的高峰。1956年上半年,为了发展的需要,上级决定将工农中学、工农速成中学、工农干部文化学校合并,统一领导,分片管理。1958年夏,上级又决定将工农干部学校从中分离出去,工农速成中学停办,工农中学附属江西工学院。但随后又决定江西省工农中学提前结束,当时选送了144名学生去江西政法学院学习,选送了46名学生去长沙地质学校学习,转入其它学校就读的105名,参加工作的158名,学技术的37名。工农中学停办后全部校产由江西工学院接管,大部分教职工也相应地转入了江西工学院工作,所有学生都得到了较妥善的安排,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烈士子弟负责到底的要求。

不能忘本的传统教育

江西省工农中学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不断发展壮大,主要得到了当时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据资料记载,省民政厅在学校的校建和物质生活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保证,省教育厅在教育、教学业务上给予了直接领导和帮助。学校开办之初,时任江西省民政厅厅长的黄先同志兼任校长。自1952年起,由时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的方志纯同志兼任学校校长,具体指导学校的校建和办学,帮助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各项困难。方志纯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兼教学校的政治课。他每次来学校指导工作,总是先和同学们聊聊情况,从中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再给学校领导提出工作意见和指示。方志纯的上课时间是在每个星期三的早晨,他一般是在东方刚刚泛出一片鱼肚色的时分,就披着一件蓝布大衣来到学校。这时离上课还早,他就利用这机会检查学生的寝室,摸摸学生的被褥,问问学生冷不冷。他的政治课教育针对性特别强,如针对少数学生来到南昌后,受了城市生活的影响,对生活比较讲究这一现象,他就对学生说:“我们的老前辈,生活是俭朴的,一床棉被,要用三代;一件棉衣,老大穿了,给老二穿,老三还要穿。我们是工农子弟,不能忘本哇!”省委书记杨尚奎、省长邵式平也多次深入学校检查和指导工作,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寝室里和学生谈论学习、生活、国内外大事。江西省工农中学结束时,杨尚奎同志欣然为学校的纪念册题词,肯定了工农中学七年来“培养了大批干部和烈士子女……完成了党给的光荣历史任务……”邵式平同志的题词则是要求学生“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

办学七年硕果累累

江西省工农中学办学七年,共招收学生1684名,其中烈士子弟占了86%。另外还招收了14%的军属和干部子弟,这些学生的学习费用则由自己负担。学校的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教学质量提高很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坚持和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中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加强学生的品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劳动观教育及时事政治教育。七年之中,共培养了五届高中毕业生288名,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就有215名,升学率达到7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许多高校都有该校的学生。1954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中有24人考入国内的许多著名高校,邹国昌还被保送到匈牙利留学;1955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生中有3人考入北京大学,后任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阙贵善就是其中之一。宁夏枸杞专家钟H元也是该校第二届高中毕业生,毕业时考入西北农学院,后分配在宁夏工作(钟H元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授予他“宁夏科技创新奖”,并颁发奖金30万元)。同时该校还为国家各条战线输送了一大批生力军。先后有1330名学生参加了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项建设。江西机械厂、江西电机厂、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洪都机械厂都有该校的学生。仅1955年下半年,该校就一次性调了265人到省农业厅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分配到全省各地农口部门工作。这些参加工农业生产的学生,大都表现得很好,有许多人入了党,有许多人成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责编/文波

上一篇:声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下一篇:民间传统医术――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