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8 04:41:38

高校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现状分析

摘 要: 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是我校针对新生入校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开设的一门体育课。本文作者根据宁夏大学公共体育课体适能的构成要素,通过调查发现其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推进宁夏大学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的改革,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 现状 建议

1.引言

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教育的外来术语,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融入了我国体育健康教育领域。体适能概念源自于美国AAHPERD组织的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体适能主要是指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享受休闲,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具备这种能力,但我校大部分学生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对宁夏大学开展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我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旨在为我校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宁夏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30余篇。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宁夏大学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问卷设计咨询了四位专家意见,并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对调查所得数据分别进行了常规性统计,并加以分析。

2.2.3数理统计法

主要运用Excel数理统计软件,对所得的调查资料与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宁夏大学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与学校教学现状的关系。

3.1.1宁夏大学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从表1看,目前我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构成呈现的特点是男女比例不协调,学历偏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教师工作不稳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近几年的大力扩招,学生人数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其次是对学校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进入我校的教师必须有硕士学位,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体育专业硕士生的数量不多,而且大部分硕士毕业生都往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走,因此在内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引进硕士生比较困难。有些学校近几年进的青年教师还没有退休的老教师多,导致教师工作任务重,部分学校体育教师每周平均工作量严重超过规定的课时(平均工作量一般规定为10课时)。

3.1.2目前我校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的授课形式。

各高校普遍采用1年级基础课,2年级选项课,教学形式虽然有一些变化,出现了诸多素质提高班、保健课、加强班、专项课和俱乐部形式课等,但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以分组上课为教学主体,但合班上课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教师在进行这种课的教学中,一般要进行多个项目的教学,教学形式和教师任课状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教学形式相同。由此不难看出,大学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考核以技评、达标为主;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过程。

3.1.3场地不足,设备较差,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规定:学校规模在10000名学生的,应有2个400米标准田径场,2个250平方米的室外游泳池;1500名学生应设一个网球场;规模大于5000人的,应建体育馆。

从调查得知,我校的运动场地与设施距离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55.2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不能满足需求。

3.2我校体适能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提出,明确了教学工作的重心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发展与提高为目标。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方面,进而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3.2.1课程目标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终身体育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整个生活历程中都要持续不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成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活动而满足身心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生命在于运动。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加强学生对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运动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体育与竞技的理解,深入钻研体育教学理论,体现因材施教、全面育才的内涵,真正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每堂体育课的教与学,让学生明白体育课的学习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而不是竞技运动中的发掘人体机能的最大潜能,与别人在某一个运动项目中一较高下,使体育课成为人人都是参与者而没有旁观者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渴望参与其中。

3.2.2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运动能力。

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要适应于广大学生,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教学目标指向“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因此,教材内容要尽可能多地贴近学生实际,可选编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教法上还需淡化竞技方面的技术教学和要求,让学生明白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于身体将会产生的效用。

课程的内容设置一定要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运动锻炼缺乏科学性,活动也处于盲目状态。而35.21%的学生则认为从体育课中获得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对指导运动锻炼没什么影响,遇到问题也不知如何正确解决。因此,加强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能科学地掌握运动规律,运动方法及手段,解决运动锻炼中出现的问题。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对于增强自信心,有效地提高其运动锻炼水平、培养兴趣,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论

4.1我校体育教师队伍。

首先是男女比例不协调,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其次是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进入我校的体育教师必须有硕士学位。

4.2教学形式。

分组上课依然是我校的教学主体,但合班上课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考核以技评、达标为主。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过程。

4.3体育运动场地器材。

与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规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55.20%的学生认为学校运动场地设施不能满足需求。

4.4终身体育。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体适能教学对他们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存在直接影响。

5.建议

5.1要加强教师培训,建好学术梯队。

各高校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同时多提供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体育教师自身也要改变思想观念,坚持自学自研,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体育教师可以借鉴其它学科领域的理论来进行体育方面的研究,拓展思维,扩大视野。

5.2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教师专业固定,学生自由选择”的专项课教学形式。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项目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应该面向学生未来健身的需要,尽可能与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项目结构保持一致,使体育教学更能适应学生健身活动的需要,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健身知识,更广泛的健身方法和技能。改革考试制度,对于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拿到学分,充分挖掘早操与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的早操、课外活动内容直接与学生所学专项挂钩,以加快教学进程。

5.3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属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学校评估指标。大学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重视体育是顺理成章的事,学校主要领导应认真学习《体育法》,依法执教,依法办学,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而大学有了体育,就有了体育文化。

6.结语

总之,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需要吸取国内外高校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及时借鉴,改正弊端,使我校的公共体育课体适能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郭献中,邓淑君.新《指导纲要》下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6.7.

[2]候补成.山西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现状分析及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7.9,VOL8,(3).

[3]朱建军.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4]华建定,胡俊英.辽宁省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9).

[5]黄伟明.对终身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衡水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