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果实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时间:2022-09-18 04:23:30

山楂果实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摘要:对山楂果实的采收时期,采收后的果实处理,鲜果保鲜贮藏等进行了研究试验。探讨了山楂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和果实采后的处理及果实保鲜贮藏等技术方法。

关键词:山楂果实;适时采收;贮藏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04-01

1 引言

山楂(Hawthom)蔷薇科山楂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又名山里红、红果。山楂果实鲜艳,风味独特,可生食,具有药用价值,是舞钢市南部山区主要果树之一。目前舞钢市已发展山楂果树面积120hm2,发展势态良好,但在果实采摘管理方面仍有缺陷。果农在采收果实时,存在着乱采、早采等现象,早采会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晚采则果实自落散失,导致果园产量降低,无论早采和晚采果实,均影响果实的贮藏与保鲜。因此笔者在2006~2009年进行山楂果实采收及贮藏技术研究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山楂果实的采收与采后处理

2.1 适时采收

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当果实、果皮变红,果点明显,果面出现果粉和蜡质光泽,果实的涩味消失并具有一定风味和独特的香味时,表明山楂果树已到成熟期,进入最佳采收时期即可进行采收。采收过早,贮藏期果实易皱皮和缩果,果实品质下降,商品价值低,效益差。采收过晚,则果实肉质松软发绵,极不耐贮藏和调运。若作为贮藏鲜食用的红果,必须人工采摘,采收时要2~4人撑拉用床单在树下接收果实或在树下铺设草苫子、麻袋等物接收果实,不能碰压损伤。若采摘加工用的果实,可在采收前一周左右喷洒40%乙稀利1000~1500倍液,催落果实。采收时,预先在树下铺设软草或麻袋,以减轻果实损伤。

2.2 采后处理

采摘后的果实,应集中堆放在树下、屋后或房边的阴凉通风处,使其自然散热预冷。堆放果实时应摊薄,使其分散均匀,堆放果实的厚度应在8~12cm为宜,果堆过厚则预冷效果差。在预冷中要防止日晒雨淋,白天遮以席帘,傍晚揭帘放露,2~3d后可以进行分选贮藏或包装外运。

3 贮藏技术

3.1 沙藏方法

选择干燥、背阴、凉爽的地点,挖直径80cm、深100cm的坑,坑底铺20cm厚的湿润河沙,放入果实约50cm厚度,要轻摆轻放,切忌踩烂碰伤,尽量避免果实受伤,然后再铺盖10~20cm厚的细河沙。11月~12月随气温下降,逐渐增加盖沙厚度,最后盖土要高出地面10~15cm。同时,注意冬季打扫积雪,防止积水,保鲜期可从当年10月到翌年4月。

3.2 袋藏方法

将果实放入厚度0.7~1.0mm的塑料薄膜袋内。每袋装10~15kg,在袋内底层放置熟层草纸,以便吸收袋内过多的水分。然后扎紧袋口,置于室内高30cm的阴凉棚架上,利于通风透气,每隔30d检查一次。用这种方法,贮藏到第二年3月仍可保持果实新鲜口味。

3.3 冷藏方法

将预冷后的山楂用塑料袋,每袋10~15kg,扎紧扎实袋口,放入冷库贮藏,库内温度控制在0~2℃,湿度94%~96%左右,此法贮藏鲜果至第二年3~4月依然鲜亮。

参考文献:

[1]刘洪宝.落叶果树农事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2] 徐继忠.果树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3] 江 尧,耿玉韬,李凤云.家庭果树300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上一篇:介壳虫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幸福树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