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9-18 02:48:07

手术室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摘要】 外来器械是指器械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这类器械流动性大,清洗灭菌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完善对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为了规避外来器械使用中的风险因素,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制定了外来器械的准入、接收、清洗、灭菌、术中使用、术后处理等流程,建立手术室护士、供应室专科护士、厂家技术员的培训制度,使外来器械的合格率明显提高,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手术室; 外来医疗器械;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5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由器械商临时提供器械给医院的供货形式就应运而生[1],由厂家或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使用的手术器械,称为外来器械,这些器械往往在多家医院间来回传递,存在清洗不彻底、有陈旧血迹残留、器械损坏等问题,为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从2009年初开始,将外来器械交由中心供应室清洗、灭菌,完善对外来器械的管理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外来器械使用中的风险因素

1.1 外来器械流动性强,存在跨医院、跨地区轮流使用的现象[2],器械商常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送达器械,接收流程不规范,在医院内交接环节多,清点不严格,造成器械丢失。

1.2 器械在各医院间来回传递,其清洗、消毒存在院内感染问题[3],器械公司自行清洗过的器械直接进行放大镜目测检查,不合格率占72.67%[4]。

1.3 手术室和供应室护士对外来器械的性能不熟悉,影响器械的清洗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1.4 厂家或商技术员对院内感染制度和工作流程不了解,且频繁更换,造成院内感染危险。

2 管理措施

2.1 准入制度 笔者所在医院的外来器械采取公开招标的方法,对投标方严格审核资质和医疗器械的三证,比较后确定相对固定的厂家和商合作,禁止使用未注册、过期、失效的器械。

2.2 告知程序 术前1~2 d,由主管医生根据手术方案,告知患者或家属可供选择的植入物种类及收费标准,让患者或家属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自主选择,并在使用植入物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3 接收程序 术前1 d由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通知器械商送器械,主管医生确认后,商将所需植入物器械送器械科验货,登记备案,包括产品厂家、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数量等,器械科通知供应室接收器械。中心供应室设专科护师,并建立外来器械登记本。商于术前1 d 15:00前将需灭菌的植入物和器械送供应室,专科护士与商对照供货单认真清点并检查器械质量,无误后双方签字。填写器械交接卡,内容包括器械数目、植入物型号和数目,一式两份,一份商保留,做取货依据,另一份放入器械包内,供器械护士术中清点和术后与供应室交接用。

2.4 器械的清洗、灭菌制度 所有外来器械均视为污染物。器械清洗是保证灭菌合格的关键,供应室护士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对外来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将清洗合格的器械放入器械盒内打包,包装体积不得超过30 cm×30 cm×50 cm,重量不得超过7 kg,器械过多或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器械,应分盒包装。器械盒外放填好的器械交接卡,每包内均需放爬行卡,包外粘贴3 m胶带,并有标签注明器械包名称、消毒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有效期、包装者和灭菌者姓名、术者姓名、患者姓名,最后将包装好的器械包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合格的器械包由手术室卫生员用清洁运输车送入手术室,器械间专职护师检查后放入无菌间备用。

2.5 术中使用制度 手术当日患者入手术室前,由器械间护师将外来器械包交给本台手术的器械护士,双方共同检查包的完整性,仔细核对包外标签。器械护士提前30 min上台,与巡回护士认真判读包内爬行卡,对照器械交接卡清点数目,由巡回护士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便于术后查对,避免器械遗留体内,包外3 m胶带粘贴于护理记录单上。手术室建立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登记本,内容包括手术日期、患者姓名、外来器械名称、植入物名称、术前和术后数目、术后处理方法、术者姓名、巡回护士姓名、爬行卡等。巡回护士要认真填写,并将爬行卡粘贴在登记本上,便于追溯。

2.6 术后处理制度 手术室不负责保存外来器械。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初步清洗,去除血污,再交供应室严格按消毒规范彻底清洗、消毒,供应室专科护士与供应商对照器械交接卡共同清点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取走,避免了外来器械在运输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2.7 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 邀请手术医生和厂家业务员给手术室护士和供应室专科护士讲课,介绍各类手术器械的功能、结构及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手术配合能力,保证器械清洗灭菌合格和术中配合顺利。

2.8 加强对厂家技术员的培训 由于厂家技术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参差不齐,本院尽量不请技术员陪台,复杂手术陪台时必须向其介绍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和消毒感染知识,使其操作规范,避免感染隐患,并尽量固定技术员,减少频繁更换带来的不便。

3 结果

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后,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共使用外来器械300多例,外来器械包的合格率明显提高,除因器械商未能及时送器械造成1次手术推迟外,未发生器械丢失现象,未出现由器械引起的手术感染,手术医生满意率由83.5%提高到98.2%。

4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外来器械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医疗器械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安全[5],为了杜绝医院感染隐患,保障患者健康,医院必须重视对外来器械的科学管理,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手术医生、手术患者之间有效沟通,严格器械的告知、接收、清洁、灭菌、术中使用和术后处理程序,才能确保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 曾玉英.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方法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6,6(8):118-120.

[2] 赵均,易江陵,伍红炉.租赁手术器械灭菌湿包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0):1233.

[3] 卢红彦,王莹.医院手术室外来放弃些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社区医生,2008,10(12):151.

[4] 陈莎莉,钟白丽.不同方法对骨科植入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65-966.

[5] 曾玉英.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方法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6,6(8):118-120.

(收稿日期:2012-03-20) (本文编辑:连胜利)

上一篇: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及应用价值 下一篇:血液储存的消毒灭菌检测情况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