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悲凉”

时间:2022-09-18 01:43:28

摘 要:《故都的秋》作为郁达夫散文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基础之上的“冷抒情”特色。该文从分析具体文本入手,抓住郁达夫以“自我表现”为中心和出发点,肯定“自我”和重造“自我”,看重“神会”“直觉”,强调感情抒发等惯用手法,分析其“冷抒情”的内在动因与文本意义。

关键词:个性 主观世界 冷抒情 图画 理性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94-02

作者简介:朱芹(1976―),女,新疆石河子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读郁达夫的散文,总有一种游走在他独特而真实的主观世界之感,几许浪漫,几许彷徨,几许孤寂,几许落寞,几许苦闷,几许悲凉,甚至还有几许颓废,那“露骨的真率, 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郭沫若) 。其作品风格总是带着人生经历的影子,郁达夫的一生就是一首风云变幻而又荡气回肠的长诗,既彷徨,也呐喊;既孤独,也战斗;既失望, 又希望。这样的生命状态决定了郁达夫深沉、孤高、落寞、顿挫的个性,这种个性又使他在创作中喜欢用“不露声色、意在言外”的“抑情”手法,也就是“冷抒情”技巧。该技巧主要表现为情感抒写过程中刻意节制的内敛含蓄,它是与狂热相反的冷静,体现了心态的成熟及语言的智慧。这种技巧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清静恬淡的图画,使感情内敛而忧郁

在作家的心中,故都的秋天是如诗如画、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 他对故都清秋怀有虔诚的向往与景仰,那是一种超常的深情和宗教般的情感。他说:“北平近郊的秋色, 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 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而这“百读不厌”的美就在它的清、静、悲凉, 在它的“色彩浓, 回味永”,在随处可见的“深沉的地方”。而这“深沉”需要作家潜心细致地去“翻阅”,不能太热烈,那样会破坏故都独特的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情致,也不符合作家的“落寞”心境和他传统的文化素养。《随园诗话》说:“做人贵直,而做诗文贵曲”,于是作家把心底的浓情寄托在几幅恬淡清静悠闲的图画上,用诗意的语言缓缓道来。

我们可以试着把第一幅图画作一下改写:

皇城人海中 租一椽破屋

泡一壶浓茶升起晨雾 高远碧绿的天空

驯鸽飞过 日光从槐树叶底漏下

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 这秋啊,浓浓

毋需多言,十分的秋意自然出现,而这份清静、安闲,不正是诗人深沉情感的寄托吗?这里面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找寻,有“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落寞,而这些感情都隐藏在这有着“一椽破屋”的小院里。

而第二幅图画“槐花的落蕊”,更是描画得那么轻柔,那么细腻,“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和苏轼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的意境真是异曲同工。作家那份回到故都的“清闲”,那份文人骨子里的“落寞”,那种“一叶知秋”的“悲凉”,都让读者窥览无余。而那“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几乎是立刻就把我们带回了柳永的《雨霖铃》的境界。至于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忽而来一阵凉风, 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的秋雨, 以及老北京们用“ 平平仄仄” 的“ 歧韵” 念出来的“ 一层秋雨一层凉” 的感慨, 似乎也会令我们联想起“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的断肠吟唱。

所有这些描写,绝非作家信手拈来。一椽破屋,一片槐花的落蕊,一声秋蝉的残唱,一滴秋雨,都是一个心灵境界,作家把情感藏起不露,专写眼前实景或虚拟之景,因为这种景物已为人物的情感所包,已被人物的情绪所染,透过这种“情化”的景物,我们完全可以窥视到郁达夫内心滚动的激情。这含蓄蕴藉的“冷抒情”,着实收到了感人至深的绝妙效果。

二、理性冷静的说理,使感情含蓄而深沉

化情为理,以理节情,也是一种“冷抒情”的手法,当感情激荡心胸时,用理智的闸门节制它,不让它一泻无余,“此时无声胜有声”,达到情之所隐,理之所至的境界。

《故都的秋》娴熟地运用了映衬烘托的手法,来凸显故都之秋的品格,寄寓作家情感,使感情表达含蓄而又深沉。作品的首尾部分告诉我们:南国之秋“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然而比起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在抑“南”扬“北”的对照中,借助于一连串博喻的比较,突出了故都秋天的甘洌淳厚与非凡大度。

可是,如果深入探究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心境,就会发现,这篇《故都的秋》实质上更像是一首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秋声赋》, 是对金色的、成熟的、蕴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礼赞和追寻,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内忧外患夹击之下的祖国的挚爱。

1933 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迫害,郁达夫举家从上海移居杭州,离群索居。他游山玩水,企图在山水自然中寻找排遣和解脱。然而, 他生活得并不轻松,一个有责任心的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长期从事进步的、革命的文艺活动的经历, 使得他无法忘情于世,所以“杭州”就成了他内外夹击、庸碌烦闷的日常生活的思想情绪。《故都的秋》的“抑南扬北”的抒情基调,自然就包含了对于人在南国之秋中只能“ 混混沌沌” 度日的鄙夷,似乎还保留着“ 决计离开杭州”的余愤。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何对故都深广的秋色、深厚的秋味是那样喜爱、眷恋,甚至愿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留住北国的秋天;明白了他为何对北国之秋情移神往,而把它写得如诗如画。从一定的意义上也许可以说,作者所挚爱、所追寻的“ 故都的秋”,其实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深沉的,清静悲凉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象征。同时,作者的挚爱与追寻, 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彼时彼地, “故都的秋” 已在异族侵略者的凯觑与威胁之中, 作者希冀通过自己“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描述, 让维系着中国文化精神的“故都的秋”长存于世间。而这些感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又不能明白地表达出来,于是,借用这种“冷抒情”的笔法,来吐胸中之块垒,自然就成了他恰当的选择。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创造意境,从容映衬,冷静抒情,令人感到丝丝缕缕的愁思苦绪在袅然飘忽。他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生之况味,也都包蕴于字里行间,独有的生命体悟全在字外。那种诗意的悲凉尽在不言之中,真可谓是一篇力透纸背、出神入化的传世名篇。

参考文献:

[1]伍贤运,郁达夫研究五十年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1999,(7).

[2]廖鸿灵,王东.魏晋文学视角下的郁达夫散文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3]高冰峰.《故都的秋》与郁达夫的性格情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9).

[4]邓玉久.郁达夫的性格、命运及其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

上一篇:借美术之翼 让作文腾飞 下一篇:我们老得太快,聪明却来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