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食堂管理

时间:2022-09-18 01:42:01

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食堂管理

伴随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的不断强化,社会改革也有了显著成绩。高等学校的食堂问题一直是后勤工作的重点,食堂是为教学工作和师生服务的。当下的物价不断的攀升,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食堂的管理工作,从食堂的管理制度到安全意识以及大学生参与食堂管理中,加强开发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高校食堂价格管理安全意识一、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一)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现状

高校原来的后勤管理制度,是一种集权和行政模式的结合,主要的特点是包、统、管,学校与后勤,后勤和社会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关系局面。1999年11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后勤工作的工作会议,同样也开始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时代。2000年,国务院又发表了关于进一步进行高校后勤改革的意见书,有力的推进了高等院校的后勤改革。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实践,高校后勤改革有了一定的成绩,渐渐的达到了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的管理,但是由于存在的很多原因,一直到现在,高校后勤改革还没有成功,除了一些基础实力较好的学校之外,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二)新形势下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1.模拟法人型。模拟法人型就是高等院校把食堂转包给企业或者是个人,但是仍然没有改变学校自己管理食堂和改善后勤的局面,食堂的规模不是很大,实力也较小。这种管理模式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校内的市场,那些不依托于高等学校的食堂,很多都没有资格注册法人。

2.自己管理为自己服务。很多的高等院校的食堂虽然开始向社会化经营迈步,但是因为很多的原因导致了改革失败或者是食物中毒等事情之后,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用餐的安全性,把承包出去的食堂都收了回来,自己自主经营管理。

3.对食堂进行招标,进行个体经营。进行社会招标是食堂改革的一种模式,使用这种改革的方法,学校不但可以减少财力物力的消费,而且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收入。一般情况下是出的金额高的中标,很多学校也会关注中标者的信誉,经营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食堂经营的产权制度改革步履艰难

现在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来管理高校的后勤工作,也没用任何规定来明细后勤与学校的产权关系。由于后勤部门有法人的资质也可以进行自己融资,这几年高等院校的后勤部门开始大力斥资来建设学校食堂,这在市场和法律上的所有风险都是和学校共同承担的。因为后勤部门的权利并不是很大,所以在进行食堂建设时出现的所以问题都会由学校来承担,这对学校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食堂采取自主经营,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自主经营的有利之处在于食堂进行无偿的福利化服务,师生的饮食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学生也可以得到不少的优惠。但是食堂的服务质量停留在一个水准难以提高,食堂的饭菜质量没有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因此学校的后勤改革发展之后,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很多食堂的中标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减弱了食堂的公益性和服务质量,很多食堂的工作人员素质低,聘请的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食品安全意识,没有服务意识,也没有法律意识,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漏洞,很多的食堂不但服务质量差、卫生安全工作没有做好而且收费高。

(三)经营管理模式混乱,学校的监管困难

很多的个体经营者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很少或者甚至不会增加新的设备来改善卫生环境,食堂的管理工作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很多承包食堂的人也只是看到了利益,违背道德和法律购买不健康的肉类,很多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经过培训和卫生许可就来工作,这为师生的就餐安全带来了威胁。为了保障学校的稳定发展,食堂可以及时地供应三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相关部门是不会让食堂关门整顿的。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食堂管理的建议策略

(一)加强食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高等院校的食堂不是商业模式的,盈利不是食堂的主要目的,高等院校的食堂不用进行国家纳税义务。高等院校的食堂建设,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食堂的经营管理要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相结合,而且要考虑到食堂发展的公益性。为了食堂可以安全稳定的发展下去,高等院校要参照自己的实际状况,修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推进食堂的发展。所以不断的完善食堂的管理制度就成了现在食堂管理的重点工作。统一员工的思想,加强管理,通过实质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让食堂内部自觉进行管理,端正员工的服务态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二)严格食堂经营准入制度,选好承包人

伴随后勤改革的不断强化,很多高等院校的食堂都在采用对外承包的经营模式。高等院校的食堂是公益性的,和师生的健康安全也是紧密相联的。所以食堂的对外承包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学校在进行食堂招标的时候必须要公开透明化。招标的经营者要懂行情,会一定的技术,还要有信誉,诚信盈利,学校要对竞标方的管理、技术、信誉等方面,还包括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身体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把食堂承包给那些信誉好的有实力的个体经营者。中标的经营这要和校方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

(三)加强宣传学习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现在的发展局面,人们更加关心食品的安全问题,为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也非常的重要。

1.学校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2.学校要不定期的邀请卫生监督部门不定期的到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对食堂的员工进行培训,食堂的工作人员不但要身体健康,还要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经过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

(四)大学生参与食堂管理,加强高校食堂管理

现在很多的高校让大学生也参与到食堂管理中去,他们所参与的也就是食堂秩序的维护和参加一些相关的座谈会。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质的管理。我们要让大学生真正的实质性的参与到高校食堂的管理中去,一方面,允许他们随时对食堂的工作进行检查,包括饭菜的质量和卫生状况,对不好的地方给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们以后更加改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到食堂内部管理中,自身投入到食堂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和学校食堂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和学校食堂互相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四、总结

根据以上的描述,高等院校的食堂管理不管进行怎样的创新,关键还是要以有安全优质,物美价廉的餐饮服务为目的。完善兼顾学生承受能力,确保学生食堂饭菜价格明显低于社会餐饮价格。建立完善学生食堂原料供需机制,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促进高校食堂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卢中昌,杨炳君.高校饮食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8,(05).

\[2\]柯志松.加强高校食堂管理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08.

\[3\]齐小萍.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上一篇:如何提升艺体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下一篇:《爸爸去哪儿》的创新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