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09 09:57:33

MI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革命性理论――多元智能理论(MI理论)有助于推动大学英语的教学研究。本文在介绍MI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同时提出如何利用MI理论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走进具体实施阶段,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在各大高校纷纷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外语教学仍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滞后。尤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发展不平衡,大学英语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局面。

一、各大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在应用

在教师方面,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很多高校,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在广泛采用。教师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无差别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得不到重视。学生处于一种比较消极接受知识的状况,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实践的空间,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很难真正养成。

(二)大学生入学英语基础相差较大,学习策略被动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同高校以及同一高校的学生英语入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期望差异也较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能照顾到学生英语能力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陈旧,尽管大多学生都懂得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他们大多不能自如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感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学习过程没有愉悦感,面对的仅仅是枯燥的单词和语法,感觉到的只是压力和负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客观上妨碍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大班英语的教学效果差

近年来,高校扩招给学校教学设备和资源带来严重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局面,大学英语从传统的小班教学转变为大班教学模式。而大学英语的大班教学容易出现教学形式单一、难以顾及学生个性差异、课堂实践机会少、教学环境差、教学空间较大、课堂互动难等一系列新问题,大班教学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应面向学生个体和自主性学习,这一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相吻合的。作为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一反陈旧的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研究切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自身拥有的智能,开发其尚未发现的智能,将学生的知识性、实践性和兴趣相结合,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教学目的。

二、MI理论基本观点的分析与研究

MI理论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后,便在全球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广泛的应用实践浪潮,也深刻影响到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这一概念指出人或多或少都拥有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并非均衡发展,而是有强有弱。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多种智能之间相互作用;智能不是一成不变,是可以发展和培养的;各种智能相对独立,不同的智能水平要用不同的智力测试方式来测试。这八种智能独特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多样化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果等方面教育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途径。

个性化、自主化、整体化和多元化是的教育内涵,MI理论既扩充了智能的类型,又加强了智能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大英语教师提供可行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MI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可以表现在:

(一)MI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潜能,但是没有两个人的智能强项与弱项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特点,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智能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各人都有其优秀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模式和手段,针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要设计出切合其智能类型的教学内容、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MI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MI理论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学校里的所谓“差生”只是单一智能教育和评价模式的结果。运动细胞发达的学生用演讲的形式是测验不出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才不能用听写单词的教学形式来发现。教师自身要有乐观的教学观,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乐观学习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劣势,要充分给予学生施展各自智能强项的机会,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MI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标准与模式不同,评价的效果就不尽相同。英语语法、读写、阅读理解成绩是传统大学英语评价的侧重点,学生的优秀与否通常采用终结性评价来进行评判。多元智能要求我们重视形成性教学评价,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批判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课外参与活动情况、课上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考评等都应该纳入综合评价体系,这样让人人都是参与者,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优势智能。

三、MI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下面以《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1册第3单元课文“Wealth,Success or Love”(财富、成功还是爱?)为例,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通常要求学生掌握本课中的新单词、词组或重点句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不但包含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英文故事类型,分析寓言故事的几大构成要素,探讨感情、物质和名利之间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二)设计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会要求完成课后的词汇、阅读和写作任务,而MI理论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本中的

学习任务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分别扮演丈夫、妻子、儿媳以及财富、成功、爱三位智者)、对故事扩展想象、对寓言故事的内涵分小组讨论采访等,学生课堂上可以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互相评论对方的角色扮演效果。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MI理论要求,应尽量丰富教学活动,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智能的发展要求。

就言语语言智能类型的学生而言,教学活动中应该课前让学生做2~3分钟的有关各种英文故事类型的热烈讨论,采用抢答方式鼓励学生列举各种所知故事的英语名称;小组讨论寓言故事大致的构成要素(What does a fable usually consist of?)由一名代表发言;学生三五人一组集体快速阅读文章,回答课后的阅读理解问题;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听配套的课文录音、模仿为课文配音;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和讨论。就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而言,大家可以一起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与写作方法,同时分析例证型的写作技巧。对于语音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分段地朗诵课文,让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和成功感;对于喜欢表演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两人或三人一组,借助体态、手势等身体语言将寓言故事表演出来;对于喜欢人际交往的学生,成对或小组问答阅读理解问题、采访其他同学对于物质和情感哪个更重要的看法(Which is more important,money or love?);对于那些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而喜欢反思的同学,教师可以安排听写单词、跟同桌互相诵读课文、做课本书面作业、将对寓言故事内涵(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lso wealth and success.)的思考以英语作文的形式写出来供大家欣赏等活动。单词听写、课文写作活动可以让那些不喜欢表现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教学目标,设计出多元化评价标准。针对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强项和弱项的特点,可以采用课文配音、配背景音乐、扮演角色、听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复述演讲故事、绘制寓言故事要素结构图等分别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关注。尽量使每个学生有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英语教学大纲,在MI理论的指导下,转变原有的语言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模式,使人人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能够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课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个性化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N\].英语辅导报,2004-02-09(1).

\[2\]\[美\]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著.沈致隆 译.多元智能理论\[H\].新华出版社,2004.

\[3\]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4\]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何清顺.构建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强化措施探析 下一篇:大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