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17 11:54:46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给传统心理教育带来更大的发展平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但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是很理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改革创新。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科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85-02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形势给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了巨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只有认识到网络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心理教育平台,才能使网络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出作用,然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问题

1.高校没有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随着近年来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普及,网络科技逐渐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当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网络科技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网络科技环境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指导,而仅是片面地考虑到网络对于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而继续沿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而导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很大的进展。然而网路科技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网络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一些不良信息也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播,这些不良信息确实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网络发展还有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优势的,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而充分地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规避其劣势。

2.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防治工作。在高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多内容是关于心理疾病预防的,比如说: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大都是关于心理压力以及心理障碍等调适与指导的内容,很少有关于心理发展性的内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较为片面的理解,把心理咨询与治疗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心理障碍性问题,另一种类型是心理发展性问题。在所有学生当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性问题的是非常少的,而学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发展性问题上,因此,高校更应该侧重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指导,从而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进而发挥网络心理教育的功能,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3.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心理指导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专业的技能,尤其是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之时,还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但是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并非专业的人员,而是思想政治教师、医务人员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所兼任,这些教师既不具备较高专业心理学知识,而且心理指导的技能也不是很丰富,导致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高。

4.没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监督。随着网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很多信息是由个人所提供,而且没有专业的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导致很多信息都出现失真的情况,特别是网上的心理测验内容,有些内容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最终的测试结果可信度不是很高,但是却很容易对测试者造成心理影响,并不利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大学生,受网站心理测试影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资源建设,而并没有为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不利于网络心理健康指导的顺利进行。

二、改进策略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目前大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时期,并且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但是他们社会经验不丰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某些有心人可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想内容,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要不断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实施正确的引导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辨别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对不良的信息的免疫力,主动避开网络垃圾。同时高校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并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扰,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高校需要加大网络平台建设的资源投入,给予必要的硬件支持,这也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同台构建的基础条件。另外,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丰富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专题部分,设置的内容主要是当前学生比较关注的心理问题,高校可以聘请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授,并制作成视频到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够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些技巧,从而能够在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时及时自主解决。第二,是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是一些实用的论文或者是一些案例故事,还可以是一些相关的课件以及网络上的资源,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有针对性获得知识。第三,网络心理测试系统,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心理状况,并要汇总学生测试的数据进行归档整理,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人格特点、情绪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指导。第四,交流讨论区,学生可以根据关注的认定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看法,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能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能力,才能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网络心理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网络心理教育中能够采取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教学资源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而使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其次,心理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心理教育知识以及技能。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心理教育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才能根据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新的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精神。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接受心理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不仅能利用网络课堂,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在线讨论方式,更积极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促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顺利地进行。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可以从预防性的心理教育改革为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推动传统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力度。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的力度,并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另外,高校还可以完善各项激励措施,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

4.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并要加强管理,加大网络信息的筛选力度,并要以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建设的高地,避免学生接触到错误以及消极的思想在网络传播,从而充分地发挥网络优势。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指引,促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辨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减少不良思想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利用网络辅助工具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不能被忽视,要促使网络心理教育与传统心理教育相互结合,这就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树立先进教育理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并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充分发挥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远,高娜娜.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

[2]刘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

[3]侯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0).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