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的论述

时间:2022-09-17 10:59:06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的论述

摘要: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一)施工质量存在隐蔽性 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承包给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完成施工成本和工期的目标。而工程的施工过程的质量通常具有隐蔽性而无法进行其内在质量的检查,不能够像工业加工产品可以用拆卸或解体等方式进行质量检查。如若能够发现质量问题,也不能通过像工业产品那样更换零构件加以"包换",只有返工整治,在经济和效益上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得不偿失。

(二)施工质量的评定办法具有一定特殊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办法一般是按照分项分部工程依次进行的。通常,工程的隐蔽部位要在其隐蔽作业之前完成检查验收,其中有涉及到建筑结构使用安全的关键部位要严格做好抽样检测工作。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控制办法 我国城市建设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居民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已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一些在建工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下为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相应的控制办法。

(一)基础工程 根据以往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房屋建筑基础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包括桩基偏位和离析等。在实际的基础工程施工当中,必需要保证基础定位不能超出规定的偏差范围,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场地平整过程中测量定位要按各级施工图纸进行放样,并经过严格的复测校核无误之后方可进入到基础的其他施工工序。另外,基础施工还需在施工拟建场地周围或场地内不易发生桩位偏移的地方根据施工条件制作一定数量的控制桩,以确保质量。基础施工离析现象主要发生在桩孔的底部或桩身的腰部,离析问题极容易导致桩基础整体承载能力的下降,关系到上部建筑结构的整体使用安全。通常,我们在遇到这种桩基础施工问题时,普遍采取的防治措施有:注浆导管端部与桩孔底部的距离控制在0.3~0.5米的范围之内,不宜过大或过小,注浆导管孔径应以实际桩孔大小作为选择导管的依据;注浆成桩过程实施之前要认真检查注浆导管的密封性,不合格者不予使用;在正式施工过程中两端注浆导管的连接端口要涂抹黄油,注浆过程也要即时检查导管的密封情况同时检查混合料的质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注浆,分析并解决问题,方可继续进行。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拆除模板发现混凝土构件常常会出现一些如鼓凸、翘曲或蜂窝麻面等问题,不仅仅影响构件的美观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使用性能。鉴于此,在进行工程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建筑结构自重又要考虑模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注浆过程对结构产生的侧向压力,然后通过优化对比进行最为合理、最为安全的荷载组合设计。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若现场条件为泥土地基,则要严谨认真地做好地基夯实工作,并根据需要铺设足够数量的垫木或型钢加强支撑系统的地基强度。另外,在模板拆除之后,钢筋混凝土构件还常出现露筋的问题,如构造筋和箍筋在构件表面极容易在外部环境各种侵蚀介质的作用下产生锈蚀破坏,给钢筋混凝土构件乃至建筑整体结构造成极大的强度损失,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做好预防处理措施。应检查钢筋混凝土构件,绑扎钢筋骨架是否与施工图纸上的钢筋布置内容相符,补齐遗漏的钢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漏浆的问题则容易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呈现蜂窝麻面或孔洞,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构件及模板的类型选用合理的模板及支撑系统,木支撑系统的柱规格不宜设计太小,加以拔楔装置调整模板支撑系统的标高并固定。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问题处理办法则相对简单,可在出现麻面的表面充分浇水润湿,然后采用原配合比砂浆抹平压光,确保抹层颜色与构件混凝土颜色一致,修补完之后应及时用草帘或草席进行覆盖保湿养护。而蜂窝情况则需要将问题部位进行重新返工处理,后续工作与麻面处理相似。

(三)砌体工程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是针对出现裂缝的情况。经验总结,砌体结构的强度不足、建筑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结构内不同构件的变形不协调以及干缩变形等因素是造成砌体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关于砌体工程施工裂缝的防治,我们应首先考虑在设计方面减少屋面温度的影响和变形,从结构设计上增强砌体结构的抗裂能力,并规定在施工中必须设置适宜的伸缩缝。其次在施工方面则需要强调保证施工砂浆的饱满度和强度,对于梁板柱之间的接缝要求做好预留及二次装修的基础性工作。砌体结构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裂缝则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做好保温防冻措施,以控制昼夜温差变化在一定可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设置适宜的伸缩缝并预留施工后浇带以降低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另外,混凝土浇筑施工也要采用分段施工的办法。 砌体结构在设计承载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砌体结构在大荷载的作用下出现如压碎、断裂和崩塌等质量事故,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是致命的损害。因此,在出现这样问题时应对裂缝的长度及宽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根据裂缝的数量状况采取急救措施。通常,裂缝宽度不大,数量不多可采取灌浆加固的办法,而宽度较大但数量较少时则应在裂缝相接的灰缝中采用等强度的砂浆和细钢筋进行填缝处理,亦可通过块体嵌补法在缝隙的两端及中部利用钢筋混凝土楔子加固。裂缝出现比较多的情况则通过局部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的办法予以加固处理。

(四)脚手架及模板工程 脚手架及模板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极高,一方面是人为的管理疏忽所致,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设计结构不合理的原因。脚手架及模板工程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作用极其重要,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成本问题,并且对企业的声誉和发展能够产生重大影响。鉴于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需要保证现场施工的管理力度,施工准备阶段就应做好脚手架及模板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并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选用合理的结构材料,同时在完成脚手架及模板工程的搭设工作后应严格遵循脚手架及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万无一失。

(五)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属于房屋建筑的顶部工程,施工过程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同时还与结构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的变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寿命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设计时,必须要充分掌握工程的结构与使用特点,尤其是要认识到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等一系列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结构设计的不同之处。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现有防水材料的品种和性能指标做到深入了解和掌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图纸合理辨别和选用防水材料。由于屋面防水层结构要经受外部环境如高温、冻结、雨雪和侵蚀介质等考验,对施工工序质量和后期管理维护要加强管理,通过对屋面防水层及其节点部位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切实保障工程质量。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是一项事无巨细的活动。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优质的房屋建筑工程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最好保障,而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过程则是通过以规范、规程作为基本标准,通过严格操作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工程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计划成本的"三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宝俊.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1(12).

[2]谷建华.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上一篇:浅谈石油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下一篇:城镇改造建设拆迁问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