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

时间:2022-09-17 10:35:58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即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阐明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二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从阅读中可以学到作文的方法;反之,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一、以读促写,厚积薄发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都感到头疼,总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更有甚者,绞尽脑汁,抓耳挠腮,咬破笔杆仍挤不出一个字。这是一个突出的困惑和现象,而“肚中无货,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没有东西可写,自然没有兴趣可言;搜肠刮肚,当然写不出精彩文章。帮助学生突破作文中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也就是说写作所吸纳的材料要多而广,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这一重大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多读书、多积累来开阔眼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词名句、精思妙想等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广积写作的“粮草”,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能“有米可炊”,不为作文而愁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以读悟写,读中练写

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写作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更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写作指导和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

1.在阅读教学中适时进行写作方法指导。例如,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

2.在阅读过程中把握好契机进行写作训练。如在课文学习中掌握了精彩的语言可以及时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进行想象和新的创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接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摹写,来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让学生来仿写《我的父亲》等,学生一般都能够摹写出较好的作文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写作手法、精彩语句作评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通过寻找和把握这些契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

3.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作文立意的角度。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不同的角度就是不同的思维。学生作文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使学生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的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操千曲,观千剑”,在读中悟写,读中练写,学生才能写出精彩的作文。

三、以写促读,畅流开源

以写促读,即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欲和求知欲,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的锤炼,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进而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以写促读,反复阅读,能让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

总之,阅读与写作休戚相关,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舞好两柄利剑,双剑合璧,才能让学生读起来情趣盎然,写起来妙笔生花。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南坝中学】

上一篇:常见短语的不寻常起源 下一篇: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