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莹:行者无疆 眼界大开

时间:2022-09-17 10:01:11

1985年出生的谭晓莹,是位沈阳女孩。2008年,谭晓莹去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读环境与发展学硕士。现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做项目协调员,工作地点在北京。眼下,基金会正跟瑞典有关方面合作,进行一个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的项目,谭晓莹是项目负责人之一。在基金会宽敞、明亮、舒适、典雅的办公室里,谭晓莹告诉笔者,她5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组织了。记得当时,是妈妈带她去北京玩,无意中参加了动物园的一次活动,而那正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组织的。

留学中的实习、采风

在北京大学,谭晓莹学的是中国古代史,那是她最喜欢的专业。而在曼彻斯特大学,她给自己选的却是环境与发展。用谭晓莹的话说,“自然和历史一样,都让我特别喜欢”。

谭晓莹所在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个野外考察的项目,地点有三个可供选择: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乌干达。谭晓莹选择了斯里兰卡。那次,学校安排了两星期的必修课程,行程安排非常紧张,主要是研究当地的环境发展、污染情况、可持续替代项目等。斯里兰卡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当地有许多供海龟产卵的地方。谭晓莹和同学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去那里研究海龟产卵期间的保护。还有利用当地的椰子壳和芭蕉叶做一些替代能源;把椰子壳的纤维抽出来做成一种特殊的缆绳,强度非常好,可供出口。

在斯里兰卡当地,有一个土著民族———吠陀人。他们个子矮小,头发卷曲,长头方脸,鼻子扁平。吠陀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乎还完全是原始部落生态的民族,一共有数千人,一直过着洞穴生活。他们的穿戴也十分简单,男子只围一块仅能遮羞的腰布,女子则穿一筒裙,上边穿一件极短的小胸衣。吠陀人不会说斯里兰卡语,谭晓莹和同学们来到他们的部落考察,需要两个翻译,一个人要先把他们的语言翻译成斯里兰卡语,另一个人再把斯里兰卡语翻译成英语。

斯里兰卡是一个农业国家,茶叶非常有名。谭晓莹和同学们参观了茶叶生产的过程,从种植、收集到加工以及通过何种渠道出口到哪些地区。由于时间紧迫只有两天时间考察,而谭晓莹想了解得更多,于是后来又申请多留下两天。因为她此行的目的是实习加采风。其中有一天半的时间,谭晓莹来到一个当地产茶很有名的山区,考察茶农是如何工作、生活的。

谭晓莹留下的那5天里,正好赶上当地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节日里当地人都要登上斯里兰卡的“圣山”———亚当之峰。据传说,当初亚当从伊甸园下来,就是踩着这座山来到人间。那天,谭晓莹和当地人一起,在日出之前徒步登上山顶,因为山顶有一个神庙,人们要一边念经一边等待日出,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谭晓莹有幸参与。

在斯里兰卡的那几天,谭晓莹看到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从机场到斯里兰卡市中心一路看过去,四周的景物就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内县城,当时她刚从伦敦飞过去,感觉落差很大。斯里兰卡一直接受西方国家的支援,为什么改观微乎其微呢?这使谭晓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别样的欧洲游

在英国一年的时间,谭晓莹四次游览欧洲国家,每次侧重点都不同。第一站到法国的时候特别兴奋,给谭晓莹的感觉是,巴黎这个城市非常美,但是因为不会讲法语,所以遭遇尴尬。记得当时她和朋友来到一家面包铺,等排到谭晓莹的时候,她用英语指着一个面包要买,售货员就因为她说的不是法语,冲她摆了摆手,让后面的人买。

同一天谭晓莹和同学们来到一个咖啡馆。四个人中有两个人想喝咖啡,他们就坐在一个四人位上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这时,突然走过来一个服务生用法语说了一通就走了。谭晓莹扭头问西班牙朋友服务生说的是什么意思,朋友说因为他们四个人只要了两杯咖啡,所以另外两个人就不能坐在这里,要在外面等。过了几秒钟,那个服务生走过来,直接把谭晓莹他们面前的桌子搬走了。谭晓莹和同学们用英语和他沟通,他连听都不听。类似的事情他们在法国经历了很多次,弄得大家很不高兴。

后来谭晓莹来到意大利,这里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天夜里,一个意大利朋友带着谭晓莹在罗马游览,突然间谭晓莹看到前面树林的后面有一亮点。等绕过树林,展现在谭晓莹眼前的是一座被灯光照得无比辉煌的古罗马斗兽场。当曾经在电视、书籍中看到过无数次的建筑瞬间以一种完美、壮丽的姿态出现在眼前时,谭晓莹感到意外的激动。

在世界上,谭晓莹最向往的三个城市就是西安、罗马和开罗。在游览罗马之前,谭晓莹问朋友要带她去哪个博物馆,对方奇怪地看着她说,罗马城就是一座大的博物馆,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因为古罗马的建筑依旧屹立在市中心,整个城区全是古迹,元老院就在马路边。随便走到一个公寓前,上面是人们居住的房屋,下层却是空的,谭晓莹好奇地走过去,发现地面是一层加厚的透明玻璃,原来地下是一套完整的古罗马排水系统!

在困惑中坚持

谭晓莹在国外上课时和同学们讨论,语言不是问题,但思维方式是很大的问题。他们说的每句话谭晓莹都能听懂,但为什么他们要以这样的逻辑说出来,她却有些搞不明白。谭晓莹把他们说的话一句句翻译到本子上,读一遍后会发现句与句之间根本没有逻辑关系。看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他们有很大区别,理解起来就会觉得很累。

另外,在心理上会有落差。在国内,谭晓莹算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从来没有快速翻书的习惯。可是在曼大的图书馆,谭晓莹看到周围的同学快速读书,而自己却要一点点地抠。当地的学生一晚上拿四五本书,可以把里面重要的知识点都看完,而她只能看一本书的几章。同学读书的高效,使谭晓莹感到心理特别不平衡。

谭晓莹在语言方面,属于应用得比较好的,但最初来曼大的时候她仍觉得有些吃力。其实在上课的时候,谭晓莹也没有别的办法,她学的是一个冷门专业,而且是班上唯一一个中国人,即便她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进去,否则课后没有人可以帮助她。

谭晓莹就这样一直孤军奋战着,因为她确实热爱这个专业。

做自己的主人

毕业回国后,父母觉得谭晓莹好像变了一个人。在去英国之前,不夸张地说,谭晓莹连厨房都没有进过。大学期间谭晓莹从不洗衣服,校园里有洗衣房。她连水壶都没有,从来没有去水房打过开水。直接去超市买桶装水,天天捧着喝。谭晓莹更不清楚自己一个月要花掉多少钱,没有钱就向家里要。临走的时候,她没有去银行开户,而是将4万美金带在身上,裤子的左右兜各揣两万,厚厚的一沓。别人问她害不害怕?她说,又不是偷的抢的,有什么可怕的!

到了英国的第一个星期,谭晓莹一共买了ll张匹萨。因为她不会做饭,只会用微波炉。早饭的时候切一块匹萨放进去,接一杯凉水吃;中午把凉水热一下,再切一块匹萨就着吃下去;到了晚上热一杯牛奶和一块匹萨。整整一个星期,她除了匹萨再没有吃过其它任何食物。结果有一天下课后,谭晓莹发现自己的钱包没了。朋友正式对谭晓莹说:“谭,今天你要是不学怎么做饭,这辈子我都不把钱包还给你!”下课后,一帮同学带着谭晓莹去超市,教她怎样挑选厨具、调料,回到家后又手把手地教她做饭。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谭晓莹已经会做意大利面,炒一些简单的菜了。时至今日,谭晓莹依然非常感谢这些朋友。

渐渐地,谭晓莹开始学着自己调酒,买了许多菜谱,按照书上写的,连东坡肉都做得很好。等到她准备离开英国的时候,已经成为大家的厨师了。虽然做饭的时候很辛苦,基本都被油烟熏饱了,可是看到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吃着她做的饭菜就会很满足。依靠自己的能力改变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带给谭晓莹长大和独立的感觉———自己不再是孩子了!在谭晓莹看来,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些。对于别人可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自己来说却是突如其来的,原来自已已经做了自己的主人!

谭晓莹说,留学回国后她感觉自己判若两人,一个是在国内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另外一个是用全球眼光看待事物,认为世界大同,每个人都平等,所有人都有无限的可能,这个世界给每个人都创造了一样的机会。如果她没有见过世面,一个人永远都不会苏醒。

谭晓莹打算工作几年后再出国读书,到时候她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的专业。她不会盲目选择,也不会认为赚很多钱就是生活的目的,她的理想是爬更多的山、去看南北极、和动物在一起。对于有些人来说,住大房子会带来快乐,而对于她来讲,抱一只熊猫会带来快乐。她去英国之前,爸爸曾经说过一句话:“送你去欧洲玩,要是有时间,顺便拿个学历回来。”虽然只是玩笑话,可她去英国并不只是去镀金拿学位,更多的是开阔眼界,看更多的东西。

(责编 菁 儿)

上一篇:“扬州第九怪”季之光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怎么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