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选用事实论据扮靓议论文

时间:2022-09-17 08:21:05

恰当选用事实论据扮靓议论文

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这三点缺一不可。论据又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但我们用得较多的还是事实论据,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下面就如何选用事实材料作为论据谈谈个人在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多角度选择材料

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择事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上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

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

例一:“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面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去。”(《庄子》)

这个故事的中心是东施胡乱模仿,变得越来越丑,使人望而生畏。

①从西施的角度去分析:

西施的美在于天生丽质而不是颦,颦是因为她心口痛,但东施不明其理,误将表面的东西当作实质的东西。这样分析可以论证: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就会出错。

②从东施的角度分析:

东施变丑的原因是盲目模仿,这样可以论证:_盲目模仿要不得;东施模仿西施后,乡里之人都躲避她,但她仍在模仿,这样可以论证:人要有自知之明。

③从东施乡邻的行为角度去分析:

东施乡邻像对待瘟神一样躲避她,而不是去帮助她,向她指出。如果乡邻们能及时向东施指出并热情地指导她,悲剧就可以避免。这样就可论证:我们不能像东施的乡邻,应热情帮助关心他人。

相反,如果我们对东施效颦的故事不作分析,引用这个故事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论证也就苍白无力了。

例二:尹翁归,通晓法律条文、喜爱击剑,公正廉洁,人们都畏服他,后来离职回家,刚好碰到田延年任太守,田延年亲自接见旧吏五、六十人,叫有文才的站东边,有武略的站西边,只有尹翁归伏地不起,说自己文武兼备,而后尹翁归得到重用。

这则材料可以为不同的观点服务:

(1)抢抓机遇为成功助跑――田延年的接见对五、六十旧吏来说,机会均等,其中也未必没有像尹翁归这样的能吏,但只有尹翁归能勇敢地站出,自我推荐,因而受到太守的器重。如果他面对上司,谦虚自敛,畏首畏尾,不但不会被人看重,重用就更谈不到了。

(2)成功不但靠运气更靠实力――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机遇,田延年能有如此的傲气,不怕别人讥笑,勇敢抓住机遇呢?这促使他脱颖而出的勇气离不开实力。正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当机会来临时,我已准备好了。”运气固然重要,但成功更离不开实力。

三、区分类似材料的细微差别

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主旨的细微差异。例如下面三个材料:

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仔细分析所引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可以看出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

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例③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

爱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提出的论点的侧重点不同,那么所选用的材料也要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②;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③。

写作议论文,在确立了中心论点后,最重要的就是恰当地选择论据使自己的论点站起来,让读者颔首称是。那么,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的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好比战斗中的甲乙双方,谁的弹药库充足谁就能掌握战斗的主动权一样。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如果能吸收借鉴上述几种方法,就能够充分地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也就不难写出一篇构思缜密、说理严密、深入浅出的议论文了。

上一篇:试探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下一篇:谈谈文言文翻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