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时间:2022-09-17 07:15:56

高校预算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摘 要:高校预算是高校发展一个必备手段,它是学校发展目标的体现,合理的预算是高校资金运转的前提和依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预算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学校的重视,因此如何图稿高校预算管理水平,成为众多学校共同的问题,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简单看法,希望和同行共同交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如何编制预算

(1)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就是编制预算,高校的发展涉及到许多的部门,资金的收入和之处也就涉及的众多的领域,这都是需要预算部门进行统一进行筹划,做到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做到有计划的进行资金的支出,坚持将每一笔钱都用到有用的地方,使每一笔资金发挥其作用,制定好预算计划,严格按照要求,分清主次,紧抓主要矛盾;

(2)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以收入作为支出的标准,做到量力而为,保持收支平衡,保障高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合理安排支出。同时在预算时要注意权钱分离,避免一些、贪污受贿现象的出现,加强分权制衡,提高预算的透明程度,保障预算的民主性。

(3)改变传统的做法,采用新的会计统计办法进行财务预算,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程序,不断的核实成本,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为相关部门制定预算收集材料,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时要注意发扬民主,在教师大会上,要公示预算方案。同时要缩减高校预算部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和步骤,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这样可以全面的了解学校财务开支情况,并且可以有效的加强监督,避免出现扯皮现象,使学校的工作走向正常的轨道,实现学校的规划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管理预算执行

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状况,因此对于财务预算的执行必须要加强管理,提高约束力,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收入和支出的监督,保证学校的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是合法的、合理的,并且要把情况及时反映,保证其透明度;这样也可以避免出现一些贪污受贿问题,保证学校廉政建设。具体的有以下一些措施:

(1)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控制功能,进行系统的预算,对于预算支出要加强控制,设立专门的、固定账本,方便有关部门管理收支账目,这样不仅可以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可以有一份详细的资料以供日后参考,从而积累详细的历史资料,可以在以后翻阅;

(2)加强对预算收入的管理,建立系统的资金控制机制,确保学校的每一份收入资金都可以按照计划落实到位,并且要慎重的处理学校的每一份收入和支出,尤其对于支出,要做充分的调查,保证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闲置的资金,要进行慎重的操作,采用最优的方案,提高其价值,同时一定要避免出现类似于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

(3)积极加强预算支出的过程管理,财务人员要走出办公室,参与学校基建项目,设备采购,大型维修的市场调查及招、投标的过程,及时地向政府采购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增强财务人员综合管理能力。

(4)要进行财务分析,在高校预算中,这个环节是比较薄弱的,要尽快进行改革,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此项工作,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每年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防止出现浪费情况,力求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防止不切实际的高投入行为发生;

(5)学校预算也会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现象,这时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进行预算和决算调整,对学校的规划进行变动,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的调整,将其对学校的发展影响降到最低,对于一些计划可以将其进行延时处理,在这一环节中,要使全校人员参与其中,使所有人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才能加强透明度,加强监督,稳定人心,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认真全面分析财务决算

对于财务决算要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对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事前的预算,才能对财务的收支做到心中有数,对决算进行分析,才会看到高校工作的业绩,看到学校的发展情况,才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认真分析决算是学校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在决算时,要做好对账工作,全面的核算预算收入和支出,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基础材料,这样既可以总结经验,也可以在出现问题时,找到问题所在,从中吸取教训,为日后提供经验。决算报告是预算完成情况的直观表现,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而且要注意及时性,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并提出修改建议,以供日后参考。

小结:我认为高线间预算的管理模式可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结合自己的切实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2]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上一篇:刍议社保档案管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下一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宏观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