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请抚平孩子心中的伤痛

时间:2022-09-17 06:24:12

离婚了,请抚平孩子心中的伤痛

案例:

俊俊4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变故――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爸爸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俊俊便随爸爸一起生活。由于爸爸忙于工作,对俊俊的生活、成长很少过问,爷爷奶奶十分疼爱俊俊,几乎什么都依着、护着他。俊俊上幼儿园后,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和别的小伙伴一有矛盾,便争吵不休,甚至拳打脚踢。上课时,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完不成……

分析:

俊俊的言行是很容易理解的:作为单亲孩子,他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成长没有正确的引导,时间一长,便导致了畸形的性格。如果不设法挽救,一味放任自流,很可能贻害终身。

如今,离婚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最大的不幸。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都要遭受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压力和痛苦。许多单亲孩子、重组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格局的重大变化,导致自卑、自私、孤僻、散漫、多疑、霸道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或处理,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以至于有人说,父母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

那么,怎样把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伤害降到最低,让这类孩子走出心灵的阴影,迎来成长的阳光呢?孩子的监护人及家长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

晓之以理,引导孩子接受变故

对孩子来说,家庭应是充满和谐、洋溢幸福的港湾。然而,残缺的家庭、重组的家庭,让孩子有本能的反感,甚至敌对心理。作为这类孩子的养护者,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加强引导:父母离婚只是父母双方夫妻关系的终止,而不是父子、母子关系的结束;父母离异并不意味着孩子无人关爱,没人管教;只要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生活照样会温馨幸福……等孩子情绪稳定,逐渐适应后,大多能对自己的家庭有全新的认识,进而消除反感、敌对心理,重塑健康、良好的心态。

有的放矢,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因为没有妈妈(爸爸)而自卑自贱;可能因为遭遇别人轻视而固步自封;可能因为家长精力不济而我行我素;可能因为从小受宠而骄横霸道……总之,由于家庭破裂的缘故,孩子身上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作为家长要深入研究,有的放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只要家长研究相应的教育模式,探索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深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一定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创造环境,教会孩子正常交往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注意发挥团队作用,让孩子学会交往。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走出去,接进来。“走出去”就是带孩子到外面与同龄人交往,“接进来”就是让别的孩子来家里做客。这样,孩子通过不断地参加集体活动、游戏,大胆地与同伴、朋友玩耍、交心,从而懂得友爱,感受温暖,改变性格,健康成长。

沟通交流,营造良好教育合力

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后,家庭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与新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是一道难题。要破解这道难题,其重要切入点就是协调好重组家庭的孩子与大人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教育这类孩子的过程中,家庭要大力借助学校及社会力量。比如,多和幼儿园或学校的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孩子更多地体会班级集体的温暖;还可以请老师特别关照,改善孩子与同伴的关系,等等。而社区、司法部等社会力量也应该给予这类家庭必要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这样,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联手”,同样能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寄托。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家长更是有责任去抚养他们,教育他们,加倍地爱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只要方法得当,真心付出,这些孩子都会走出心灵的阴影,和所有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

上一篇:一位父亲的家教经 下一篇:多说"是",少说“不”,不愁脾气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