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

时间:2022-09-17 05:29:58

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困境,阐述了高校社会工作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的途径:济困——以协调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能生活;增能——以发展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会生活;励志——以补救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快乐生活。

[关键词]社会工作 高校 贫困生 资助模式

[作者简介]夏辛萍(1982— ),女,湖北武汉人,广西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工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专项课题“机会与能力:社会工作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救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2011087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90—01

一、问题与需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困境

1.忽视主体参与的单向性扶助。在现有贫困生救助系统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校特殊困难补助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性。在各种资助措施中,受资助贫困生作为受益者,基本不需承担什么义务,这种单向性的救助措施与西方国家社会救助体系所主张的“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相去甚远,容易促使贫困生形成“等靠要”的“救助依赖”思想。此外,一些资助主体作为施助者,贫困生作为受助者,两者之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的不平等关系,在资助对象的选择和资助等级的确定过程中往往缺乏贫困生的主体参与,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实际需求,这样不仅不能给贫困生以充分的自尊和自信,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资助主体的感恩之心和回馈之情。

2.忽视能力发展的临时性资助。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种以应对问题为目的的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基本生存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生的弱势地位,忽视了健全人格、康复心理、增强能力等学生的发展问题。对于一些来自于农村地区的贫困生,因教育资源有限,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展受到很大制约,组织、管理、策划、社交等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在集体活动中容易处于劣势。能力的贫困导致机会的贫困,很多贫困生在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中处于从属或被支配地位,能力价值没有机会得到充分展现,能力提升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除了学习成绩上可能获得奖励之外,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很难有明显优势。

3.忽视心理支持的浅表性救助。以经济资助方式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虽然重要,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弱势问题,这种“被动输血式”“保姆式”的救助模式使经济资助成为“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性救助行为,还有加重贫困生的心理弱势的可能性。贫困生面临学习、生活双重压力,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流行率表明了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与经济困难相比,心理弱势给贫困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因此满足贫困生对心理支持的需要比满足其对物质支持的需要更重要。

二、面对与回应:高校社会工作的优势

1.助人自助:提升受助者的主体性。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个体自己解决问题。自助能力是贫困生改善个人经济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只有自助能力得到锻炼与增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因此必须寻求有效途径促进贫困生的自助能力的提高,否则经济资助只能解燃眉之急,却无助于贫困生的长期发展。

2.优势发展:激发受助者的潜能。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自身的潜能,其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挖掘自身潜能,最大限度释放出个人能力。优势发展就是把个人的特长发挥出来,通过个人专长的优化升级达到带动全面发展的效果。如人格平等理念能够促使贫困生增加主动交流的意愿,主体自决理念能够提高贫困生的参与意识。此外,社会工作还可以通过小组工作方法针对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扰的贫困生提供针对性训练,通过团体内的互动,为他们提供平等展现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性。

3.社会支持:回应受助者的需要。社会支持是社会工作者给予弱势群体的专业服务,也是影响高校贫困生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生救助工作,可以依托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情感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等方式提高社会支持效果,拓宽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贫困生社会救助体系。还可以通过开发学生的社会资源,将其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纳入工作范围,并利用大学所在社区、实习单位、生源地、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互为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服务的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

三、变迁与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工作创新

1.济困——以协调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能生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经济资助构成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生救助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贫困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协调、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为贫困生构建包括经济、信息、情感、工具支持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缓解贫困生压力。如与贫困生建立专业关系,在了解每一位贫困生需求的同时,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帮助贫困生谋求勤工助学、社会资助机会;整合学校的内部资源,帮助贫困生获取相关部门的援助,如将陷入心理困境的贫困生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平等关系、团结互助的氛围,体现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连接,增进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四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优化贫困生成长环境,共同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

2.增能——以发展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会生活。经济资助的功能体现在能帮贫困生渡过暂时的经济困难期,同时也存在忽略贫困生自我发展的内因功能的缺陷,没有立足于贫困生的长期发展,提高贫困生抵御生活困难,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发展性工作模式本质上是以“授人以渔”的方式让贫困生学会自己帮助自己,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发挥自身潜能,通过自我救助、自我提升,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强贫困生的自助能力,主要是自我经济状况改善的能力、自我素质提升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针对一些特定的贫困生群体,从预防问题发生和开发个人潜能的角度,可以制订具体的辅导或训练计划,促使贫困生在能力建设、情绪管理、团队合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发展。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不应局限于经济方面的救助,也不应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救助,学校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等方式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组织贫困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推动成立类似“自强社”的贫困生社会团体,进行创业政策的辅导或勤工助学经验的交流培训等,以此帮助贫困生丰富社会经验、锻炼工作能力、扩大交往层面、增强竞争意识。

3.励志——以补救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快乐生活。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急剧变迁,贫困生比其他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性的特点。经济资助的效能范围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难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只有帮助贫困生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社会与自我,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和生活态度,才能避免个体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的偏差。社会工作属于一种补救性的心理治疗,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贫困生心理及行为偏差进行治疗。通过个案工作方法与学生建立面对面、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为学生个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增强个体与团体的互动,矫正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让贫困生学会自尊、自信、自我接纳,消除焦虑,并对贫困产生的原因,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困难,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峰.社会工作在贫困大学生支持系统中的运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赵明吉,朱新筱,赵敏.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帮困育人体系的构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原伟霞.实践视角下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5).

上一篇:探析有效途径 培养数学创新人才 下一篇:案例教学模式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