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本 第8期

时间:2022-09-17 05:00:57

摘要:童年是自然生命的基础时期,更是精神生命的开端。而教育是对生命本源的滋养,是对生命的点化,是对生命的成全。文章从日常文化规训道德行为、班级文化促进道德自主、主题实践文化凝聚道德力量、地域文化承接道德传统、爱心文化提升道德自觉等方面阐述了全面引导和伸展着儿童自我道德生命力量,为儿童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奠基。

关键词:滋本;道德生命;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172-01

我一直在思考小学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班溪小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什么,儿童道德文化建设的基点在哪里?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实效的秘诀是什么?偶尔中获悉学校所在地班溪村东北有一座董氏宗祠,名为“滋本堂”,这引起了我的兴趣。随后去实地察看了宗祠,并通过关系在董氏家谱中找到了有关记载,其中《咸丰三年滋本堂记》有这样一句话点题:尽植其本而滋生不已。“滋本”一词由此进入我思想视界。我在想,滋本、报本一类原先用在家族生命传承意义上的词,对于学校教育有什么启发呢?作为文化地标的滋本堂又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呢?

而一位刚毕业学生在给老师的来信中说,六年级是我小学最灿烂、最快乐、最幸福的一年。她回忆了这一年里所发生的事,久违了的校运会、有趣的春秋游、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每人种植一棵树、挖土豆等等,说这些事深深地烙印在心中。如果在小学六年里,每年都能给学生留下些这样的难忘记忆,那么童年不就更美好了吗?这更坚定了我探寻适合乡村孩子道德成长之路的信念。

我觉得具有地域特征的“滋本”一词可以引申到教育中来,因为童年是自然生命的基础时期,更是精神生命的开端。而教育是对生命本源的滋养,是对生命的点化,是对生命的成全。在滋本理念的观照下,我校德育工作以以学生健康活泼、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注重全面提升各种资质学生的能力水平,着力培养“人人成长,各有所长”的学生。我校的德育贯通了校本课程、学生社团、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平台,丰富了传统活动的内涵,整合了学生发展工作,在主题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上迎合学生兴趣,开展过程中强调自主性,切实增强了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一、日常文化规训道德行为

道德的养成始于日常生活。我们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认真开展“六项竞赛”活动,抓小事,抓细节,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管理,养成在不同场合应具备的行为习惯,培养“与社会分享责任”的人。本学期开展的“八好”教育,即:写好字、上好课、升好旗、做好操、走好路、扫好地、说好话、吃好饭,以每月两个主题分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点不高,但从实施的效果看,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班级文化促进道德自主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细胞,它以缩影的形式折射出整个学校教育的文化底蕴。我校的班级名片的设计让班主任懂得了班级文化经营的重要性,班风、班级宣言、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等不仅提示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向,也给出了班级建设的特色内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有意识的将班级口号、班级宣言内容深入班级活动和学生心灵,成为班级文化的主导语。各班在黑板报里开辟班级文化展示专栏,展示出学生的优秀习作、书画、作业等,给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阵地,也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提供了展示成果的舞台。不少班级也参与到了“书香班级”的创建中来,引导学生借阅书籍,写读后感,刊出主题黑板报等,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所有这些,都在培育班级的社群意识,促进班级每个成员的道德自主建构。

三、主题实践文化凝聚道德力量

主题实践文化情境充分利用并统合道德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周、节文化活动,使有限的教育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凝聚力量。

本学期以来的每周重要活动:第2周:开学式和寒假实践作业展示;第3周:“笋芽儿义工团”启动仪式及“生命绿卡”捐助活动;第4周:开展了种植土豆活动;第5周:风筝文化节活动;第6周:跳绳比赛;第7周:春游活动;第8周:校第二届读书节开幕式;第9周:兔子舞比赛、奉化电视台校园风云榜栏目组来我们学校拍摄;第10周:读书节之绘本导读活动。从这一罗列中,我们看到,学生在校生活中每周都有一个兴奋点。目前已健全的种植节、风筝节、读书节、才艺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使得“快乐周三”已成为孩子们最期待、最快乐的时光。

四、地域文化承接道德传统

自然具有天然的道德启迪作用。学校以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两翼展开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学生发展注入了活力。占地二十余亩的农事综合实践基地分割为竹园、果园、茶园、花木园、种植园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农事知识,体验种植乐趣的平台。学校还利用剡源九曲地域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对当地的文化进行学习,如祭扫元代文章大家戴表元墓,游岩头瞻仰书法大家毛玉佩的“石泉”等,更深的了解家乡的文化名人。也通过“调查和保护母亲河”、踏勘剡源九曲、吟诵九曲诗文等让学生有一种内心的体验,从而产生道德的智慧。

五、爱心文化提升道德自觉

社会有大爱。一年多来,各级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纷纷来到我校,或爱心捐款,或看望班小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们,或是带来了节日的礼物,让我校学子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享受别人的爱,也回报别人的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养。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在校内外讲文明礼仪了,参加集体活动秩序井然,表现出了活泼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在实践活动中也锻炼了各种能力,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

可以说,我校为儿童营造优化的教育文化情境,正在对儿童的道德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合力,全面引导和伸展着儿童自我道德生命力量,为儿童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奠基,这正是我校儿童道德文化建设的基石。

上一篇:激活一潭死水 下一篇: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