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

时间:2022-09-17 04:18:20

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α-干扰素进行对比,为以后临床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以α-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以静脉滴注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 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均有显著疗效,但与α-干扰素相比炎琥宁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与使用α-干扰素的疗效一致,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炎琥宁;α-干扰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27-02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临床上一般称为上感,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可累及鼻腔,咽及喉部,且易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

临床上α-干扰素对于治疗病毒感染,疗效肯定,被广泛的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注射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提取自天然植物,其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和镇痛作用以及明显的抗病毒效用,此外,还具有不良反应小、给药直接等优点。目前,其成功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的例子,多有报道。

本文对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对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确诊病例,分别施以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100例)和使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组100例)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治疗前病程及症状、体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通过治疗,观察并评价炎琥宁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鼻塞流涕及咳嗽等病症的治疗效果,统计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收集到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确诊病患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儿均有,根据患儿家属自愿的原则,将患儿分为α-干扰素对照组和炎琥宁治疗组,每组各100例。

1.2 方法 对上述病例分别按患者中出现的男女比例,年龄分布情况以及采用α-干扰素和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性别比例 对收集到的200份病例分别按患者中出现的男女比例进行的统计,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详细结果,见表2。

2.3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症状分类 详细结果,见表3。

2.4 对照组和治疗组病症消失时间 详细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性别比例 在收治的全部200例上呼吸道感染确诊病例中,男性患儿的比例比女性患儿稍高,占总人数的58%。

3.2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这200个病例中,7个月-12岁的患者均有,且主要集中于1-10岁与上呼吸道感染易感人群相符。

3.3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症状 在收治的这200个病例中,我们观察到的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鼻塞流涕以及咽痛等。

3.4 对照组和治疗组病症消失时间 通过退热和咳嗽等消失时间,鼻塞流涕的缓解状况等来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疗效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采用α-干扰素和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都对患者各病症的消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炎琥宁的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选择。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因此,临床上选择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必要。

大量临床和实验数据显示,炎琥宁能有效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解热、抗炎和镇静作用,并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病毒具有显著的灭活作用。炎琥宁对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林丽,愈稼.穿心莲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3,12(10):72.

[2] 盛金峰,姜庞华.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4):319-321.

[3] 吴明东,邓丽清,劳海忠,等.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J].现代医院,2009,9(4):44-45.

[4] 李引会.炎琥宁、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肺炎4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7(6):36-37.

上一篇:辛伐他汀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 下一篇: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9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