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独特的色彩运用观

时间:2022-09-17 04:09:25

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独特的色彩运用观

摘要:本文从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色彩的历史源流、色彩与脸谱性格、色彩的运用特征三大要素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的各要素分析得出其独特的色彩运用特征:尚红、黑白配合以及中性色彩调和整体色彩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独特的色彩文化。

关键词: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色彩运用

中国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03-1

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乡土民间节日庆典中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仪式性表演艺术。自社火出现以来,社火在丰富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振奋民众的团结精神、传承传统文脉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的作用。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这门艺术形式源于民间社火艺术中的脸谱艺术,源于古代进行傩舞祭祀活动时所涂画或者佩戴的面具中的“假面”、“涂脸”发展衍生而来的。

一、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的起源

凤翔社火马勺脸谱是三秦民间工艺美术原地中的一朵奇葩,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经民间艺术家创作加工演变而来。马勺作为一种劳动工具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以实木材质为原料,结合社火艺术中的脸谱造型以及色彩艺术催生了社火马勺脸谱这门独特的西府民间工艺美术,这些艺术品承载着古雍州历经周秦汉唐而保存至今的文化遗存。用马勺作绘画的“纸”,以社火脸谱为内容将其勾画绘制于马勺、米斗、梭子等日常生活木制品之上。陕西是周朝的发祥地,凤翔社火脸谱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并且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带有商代的青铜艺术遗风。

二、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的色彩与脸谱性格

陕西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由民间社火脸谱经民间艺术家创作加工演变而来。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寓意以及内涵。它以绚丽的色彩、古朴浑厚的风格、简约奇特的艺术造型,成为陕西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夸张手法大胆运用色彩,用颜色的意义和搭配来表现人物特征:“黑为正,红为忠,白为奸,黄为暴,蓝为莽,绿为义等”。由于传承下来的社火脸谱配彩多变搭配也比较多样,所以凤翔社火马勺脸谱也是千奇百怪,以神话人物为主。图案中勾画、涂色、注重眉、眼、嘴的装饰,从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和肤色,进而突出表现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如今最受欢迎的社火马勺脸谱多是以红色为主的色彩配搭,体现出中国人尚红爱红的传统施色观念。人们将其悬挂于厅堂居室用做祈福纳新、扶正祛邪、镇妖降怪,家庭和睦、招财进宝等美好愿望的期盼。

三、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的色彩运用特征

在分析凤翔社火马勺脸谱的相关作品后我们可以得到其色彩运用最主要特征是:尚红,凤翔社火马勺脸谱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崇尚以及喜爱。以红色为主的凤翔社火马勺脸谱是其作品中最畅销最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这一点充分的反映出了陕西西府地区“尚红”的民间色彩审美取向。色彩的产生以及运用离不开这一地区特定民俗。深厚的周地色彩文化也印证了这一点,不同朝代对色彩的崇尚是不尽相同的,如夏代推崇黑色,殷代推崇白色,周代则尚赤即红色。而宝鸡凤翔地区也就是周朝建都之地所在古雍州,所以在色彩喜好方面自然会有周朝的遗存。红色也是我国民间接受度最广的色彩之一,在我国逢年过节时,城镇乡村、大街小巷,挂红灯、贴红对子、着红衣,处处有红,寓意吉祥、驱邪避凶。尚红之俗在国人的节庆生活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红色的广泛使用之外,中性色的色彩调和也是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色彩中不可缺的,在凤翔社火马勺脸谱中也经常有绿色、黄色、蓝色等色彩进行调和配比。在配搭使用的过程中,不同的色彩和红色也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和调和不但丰富了画面层次,与此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五行色彩观的重要表象。

四、结语

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结合今人对于社火脸谱与马勺的形质之间的大胆创新与跨界结合,今日的凤翔社火马勺脸谱已经日臻完美。从设色、章法、绘法、布局都有着其固定的程式和各种讲究与深层次文化内涵,自成体系,极具地方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借鉴古今,大胆创作,想象奇特,利用鲜艳色彩、神秘的图案、线条穿插,产生了瑰丽而神奇的艺术效果。凤翔社火马勺脸谱使用颜色多种多样红、黄、蓝、绿、黑各司其职,纹样稚拙、造型夸张豪放、色彩鲜艳浓烈。凤翔社火马勺脸谱造型与设色既简练单纯,与此同时其实色的工艺却复杂细腻;色彩与图形的设计对比强烈浓郁,但其整体的设色以及比例搭配却又和谐统一;色彩整体给人一种原始、清新、拙朴、浪漫、神秘、自由之感。以红色为代表的凤翔社火马勺脸谱设色体系也有着其独特的色彩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要素与其艺术方面所体现的美感是有机结合共生的,共同造就了这门民间艺术园地中的奇葩。

参考文献:

[1]王瑶安,刘宗.陕西社火脸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5.

[2]李继友中国陕西社火脸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8.

[3]刘庆庆.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特征及文化功能[J].许昌学院学报,2007,(06).

作者简介:

郑仁思,咸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浅析民乐舞美服饰创新设计 下一篇:演奏员在台上演奏中的心理压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