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传奇缔造者叶培建

时间:2022-09-17 04:00:56

深空探测是当今世界极具挑战性、创新性与科学技术带动}生的航天活动之一。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东方。一次次的成功,把默默奉献的中国航天人从幕后推到公众的面前。作为中国空间飞行器及信息处理专家,被称之为“嫦娥之父”的叶培建备受关注。

他曾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他还是我国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

近来,在嫦娥三号怀抱“玉兔”飞向月球之际,有传闻称中国将取消载人登月计划,并停止研发嫦娥五号。对此,叶培建回应:“人类要征服太空首先要去月球,美国人去过了,中国人一定要去,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去。”

心系祖国

1945年1月,叶培建出生在长江之滨的著名银杏之乡——江苏省泰兴县(现为泰兴市)。高中毕业时,叶培建的各项成绩都很优秀。在填写大学志愿的时候,父亲对他说:“我们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正需要大量优秀的理工科人才,你应该立志报效祖国。”当时他自己也向往飞机研制这样的专业,因此他接受了军人出身的父亲的建议,分别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然而,到最后,他却意外地接到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968年,叶培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的航天部529厂(卫星总装厂)任技术员。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考试。因为早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叶培建一年三考,全部中榜。一考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但由于当时航天部不主张本系统人员出系统学习而放弃。二考航天部502所鲍百容先生的研究生,也顺利过关。

天资聪颖的叶培建同时考中的还有出国留学研究生。他当时考的是英语,我国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先生等老前辈考虑到当时中美之间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差距较大,建议他去欧洲学习。1980年7月,叶培建便远赴瑞士纳沙太尔(Neuchatel)大学理学院微技术研究所留学深造,师从彼兰德尼(F.Pellandfni)教授。

叶培建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他的认真与执着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瑞士一家报纸曾做过叶培建的专访,报道中说:他从不去酒吧,偶尔打打乒乓球。他说他不喜欢酒吧的气氛,也不太看电影,他把周末的时间都用于看书和工作。当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下工夫努力地学习呢?”叶培建说:“中国从那么多人中选派我出来学习,我们的祖国已经为我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应该努力,以后要为国家做些事情。”

领军探月

叶培建与“嫦娥”的缘分起始于2001年。当时国防科工委找到已经“功成名就”的叶培建,要求他担任嫦娥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可他并没有一口答应。“当时手上有两个大的项目正在进行,工作压力很大,再加上夫人刚刚去世,心情也不是很好。”叶培建回忆说。

不过,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出马:“有一个机会作为深空探测的领军人物,很难得。”

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过去卫星在地球附近飞,只有一个轨道,现在要让卫星从地球飞到月球,完全是两个概念。”叶培建说,三年内要设计出一个全新的航天器,步步都是困难。

拿轨道来说,三个轨道如何拼接?“光验证就进行了三轮。”叶培建介绍说,只有当最后一轮国防科技大学等三家单位分头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致时,他们才放心。对叶培建来说,挑战越大,动力也就越大,毕竟他已不是第一次领略过这样的艰难。

1996年,叶培建担任资源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就带着不服输的精神攻克了几道难关:最高分辨率、最大存储量、最大传输速率、最长久寿命等等。

“捕风捉影”

从方案阶段的论证到研发与技术攻关,从初样星到正样星,向来重视质量问题的叶培建重视基础质量,严抓工作规范;狠抓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确保系统可靠;狠抓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叶培建带领年轻的航空研制队伍先后攻克了月食问题、轨道设计、两自由度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他要求“嫦娥一号”卫星研制队伍对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拉网式的、从最小单元开始的复查复审,反思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

当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型号任务很多,各个型号在研制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叶培建提倡,“嫦娥一号”卫星项目办在研制队伍中一定要“捕风捉影”,绝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疑点。叶培建说,搞航空就是要“捕风捉影”,不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为了确保测控的安全和可靠,2006年,叶培建带领设计师们四处奔波,万里跋涉,对所有要求测控的地方都进行了对接试验。哪怕是细微的偏差,都要从源头逐一排查。为了解决太阳翼出现的问题,叶培建带领技术人员连夜加班,从第一天早晨8点干到第二天下午。他说:“‘嫦娥一号’卫星任务重、时间紧,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我们有时候晚上10点下班,同志们还说:‘今天下班怎么这么早啊!’”

后继有人

就是这样一个爱捕风捉影的老专家,时至今日他仍然在为我国如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但是,叶培建更明白,这个梦想需要更多年轻人来继承。2013年,67岁的叶培建将接力棒交给了年轻人,但是20多年的工作经历培养的航天情感让他时刻关注着“嫦娥三号”。

“嫦娥一号打完以后,我们就把队伍分成了两支,一支队伍专心搞嫦娥三号,一支队伍搞嫦娥二号。”当时让叶培建担心的就是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却肩负着嫦娥三号工程的年轻团队。他说:“我比在完成嫦娥一号的时候紧张,这些年轻人都是我推介的,他们干得好不好,这说明了我的眼光准不准。万一失败了他们经不经得起?他们到底年纪轻。”

于是从2008年“嫦娥三号”立项开始,已经不再担任总负责人的叶培建,还是全程参与了研制,并对嫦娥三号的悬停避障等关键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把关。

如今,“嫦娥三号”顺利地在月面实现软着陆,这是全世界第三个国家,叶培建说:“这缩短了我们与美苏(俄罗斯)的距离,说具体的,中国人十几亿人口,要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国家的实力。而我们做到了!”

上一篇:坚定不移地推动达州发展转型升级 下一篇:盘点文化产业“并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