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藏羚羊的故事

时间:2022-09-17 02:33:30

我与藏羚羊的故事

藏羚羊(英文名:Tibetan Antelope/Chiru, 拉丁名Pantholops hodgsonii)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治区一级。羌塘是藏羚羊的主要分布地。成年的藏羚羊体长为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高75-91厘米,体重25-45千克。只有雄性有角。藏羚羊是羌塘高原上跑得最快的食草动物。特别是雄性的体态优美健硕。产羔期在春夏之交,多数区域雌性会集大群迁徙,场面蔚为壮观。 主要分布于海拔3250-55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栖息地。

20多年以前,在一个时尚人士午餐会上,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和野生动物的演讲,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筹集资金,进一步推动在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在演讲中,我向大家展示了一系列迷人的藏羚羊的照片。然后,我又展示了另一些拍摄到的偷猎者的照片,他们的帐篷周围放置着一堆堆藏羚羊的尸骨,皮毛已经被剥去。藏羚羊拥有地球上最精细的羊绒。它们的绒被走私到克什米尔,再被编制成披肩,这些披肩被称为“沙图什”,意为波斯羊绒之王。当我提及“沙图什”这个词的时候,有一些在座的妇人悄悄地取下他们肩上的披肩。在听我的演讲之前,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披着的是3-5头死亡的藏羚羊的尸体。他们只知道这种披肩无比柔软,是时尚的标志,而且非常昂贵。一条披肩价格可以高达15000美金。

我第一次看到藏羚羊是在1985年青海的野外调查的时候。那时,我只知道它们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绝大部分生活在4300-5000米海拔的地方,除了中国,仅在印度拉达克有极少量的分布。18世纪90年代早期,有些旅行家曾在他们的行程中,目睹过“15000-20000”头成群的藏羚羊。当时,我猜想可能有超过上百万头的藏羚羊生活在这片地区。没有人知道藏羚羊确切的历史数据,以及现在有多少。1990年的时候,我猜测还有少于10万头的个体。而我们最近的调查显示,它们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

在穿越羌塘的多次考察中,我记录了藏羚羊的分布地点,他们活动的方向,活动群的大小和构成,以及其他信息。我们不久就认识到,有些藏羚羊是定居型的,而另一些则是迁徙型的。迁徙种群冬季在羌塘南部活动,那里草场较好,它们和牧民以及家畜分享这样的空间,到了夏天,雌性聚集起来向北迁徙,但是那些地方的草场十分贫瘠。目前,就我们所知,至少有5个这样的迁徙种群。其中有一个从迁徙到新疆,另外一个从迁徙到青海的可可西里。在这些迁徙型的有蹄类动物中,藏羚羊十分特别,只有雌性迁徙如此长的距离。雄性不会和雌性聚集在一起进行迁徙,通常他们只会在小范围内活动。为何雌性要迁徙250多公里,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到遥远的北方生仔,然后立刻返回呢?他们要消耗相当多的能量,特别是在怀孕和哺乳期内。

我们试图搜寻藏羚羊迁徙的秘密,了解他们为何要从好的草场迁徙到相对荒芜的地方产仔?我们追随着他们迁徙的痕迹,跟随他们那些已经明确的迁徙路线。然而,我们屡次跟踪失败,无法到达他们迁徙的目的地。有一次在羌塘的西部,阿鲁盆地以北,我们前面的藏羚羊向新疆行进;另一次,在青海可可西里。当时,由于积雪很大,而且正值融雪期,所以我们的车子数次陷在淤泥中无法前进。

2005年,我们从北边进入了昆仑山脉中的藏羚羊产仔地。WCS的康蔼黎,北京大学的刘炎林,还有其他新疆地区的研究人员一同,我们进入了昆仑的腹地,那里山峦起伏,湖盆散布,没有人烟,十分荒芜。地面上长着贴地的灌木和一丛丛草,比如针一样的莎草。6月18日,我们第一次目击了一个藏羚羊新生幼子,它卷缩着躺在开阔地上。在如此开阔的地方,它看上去是那么的孤单。康蔼黎慢慢地靠近它,慢慢地将它捧了起来。称重围3.5公斤,雄性。然后,我们又轻轻地把它放回到原处,转身撤退。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了许多的新生个体。他们通常在出生后15分钟内就可以站起来,紧紧跟着他的母亲,后者一直在移动。事实上,在7月的第一周内,在整个繁殖季节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有些雌性个体已经开始他们南返的征途。并不是所有的雌性都会有新生幼子跟随。有些小藏羚羊被赤狐、狼和金雕捕杀,有些在大雪和寒风呼啸中死去(夏季)。所以,我们仍然无法解答为何他们要选择这样一片产子地。也许,他们需要一个地方躲避捕食者和人类,也许他们就需要一片宁静。

无论怎样,我们在这次调查中获得了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新疆和田地区已经将这个地方列为一个保护区——西昆仑藏羚羊保护区。它和羌塘保护区相连。这一片藏羚羊的产仔地得到了保护。另外,我们还帮助当地建立了一个巡护站,对产仔地进行季节性反偷猎巡护。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采取的反偷猎行动已经在很大层面上阻止了藏羚羊的猎杀。国际上的努力也在不断进行——伦敦曾一次性收缴了200条沙图什。公众舆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藏羚羊已被列为2008年吉祥物五福娃之一。然而,藏羚羊的偷猎仍旧时有发生。据说现在,有些人改用摩托车追逐藏羚羊,直到它们气竭而亡,然后拾取它们的皮张。

藏羚羊分布区绝大部分都属于保护区范围,这是中国政府的巨大成就之一。2006年11月,我们在青藏公路旁观察藏羚羊的活动。那里的动物并不在意公路上繁忙的交通,它们在两旁觅食,显然他们觉得那个区域是安全的。青藏铁路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野生动物的情况,留下了多个通道。藏羚羊能够容易地在这些通道中走动。这样的认识和关注可以为藏羚羊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那是中国的珍宝。

上一篇:在世界尽头,出海看动物 下一篇:《基督山伯爵》的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