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与幸福指数

时间:2022-09-17 01:38:33

奖项是促进人们努力,通过比拼来获取动力的方式,如果参加比赛会让你难过痛苦,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参加呢?

前几天观摩了一个国际音乐方面的比赛,参赛的选手来自世界各地,几场比赛下来,分出了各种奖项的一二三名,获奖的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自然,落榜的也有。

在赛后的晚宴上,我听到了几名国内选手在议论比赛及其细节,“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如果是那样就好了”,“得奖的那谁谁其实没什么本事就是运气好”,“我其实是昨天感冒了,今天才没发挥好的”。更有甚者冲到裁判就餐的饭桌希望可以看到评分明细,究竟为什么没有得到奖,拍着桌子脸红脖子粗。

相反,外国选手们,自顾自品尝着中国美食,频频举杯庆祝,一个美国哥们儿,看上去也有40多岁了,比赛很认真,完成得也很出色,半个奖都没有捞到,举着酒杯从人群中挤出来,晃动着大脑袋对我说“Congratulations!Cheers!(祝贺,干杯!)”一脸的轻松快乐,在我甚至都没想明白为什么而祝贺,为什么而干杯时,美国老哥们儿已经一饮而尽,扭搭着肥胖的身躯走开了。

比赛之后,中外选手反应如此迥异,不由得让人思考。不能否认国人的认真、严谨的风格,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国内的选手显然更在乎这个奖项。纵观各类音乐会的节目单,介绍演员背后,无不挂着奖项等光辉事迹,仿佛这一个个奖杯到手,自己头上的光环就闪亮了许多。

在国外,很多奖项甚至都没有一二三名,只是个奖而已,甚至都没有个体面的奖杯、证书。获奖的人们大多坦然面对,一笑而过,没有沾沾自喜也没有得意忘形,没有获得奖项的人同样自信、快乐。相反,我们没有获得奖的选手展现出来的状态,传达出来的信息含有极度的不自信,甚至对自己的艺术水平的自卑,他们却忘了从艺术中获取应得的那份快乐,不管是音乐还是别的什么。

奖项是促进人们努力,通过比拼来获取动力的方式,不应该成为名利的摇钱树,更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回到音乐上来,如果你苦练了很多年,因为没有得到奖,你对自己说“我这十年白活了”,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减少了很多幸福指数。如果参加比赛会让你难过痛苦,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参加呢?

上一篇:一周论语 第23期 下一篇:西厨不做中餐有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