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语文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方法

时间:2022-09-17 12:42:22

试探语文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方法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的方式与方法; 启发; 问题; 思维

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说明课堂提问是何等重要。提问得法,可以开创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攻破难点,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的提问无效、无序、无章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如下:

1 随意性强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随意性太强,不懂课堂艺术,认为课堂上有问有答便是启发式教学,因此没有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问题,而只是把提问当作活跃课堂教学的点缀。在教学中完全凭个人的喜好无原则地随口乱问,“对不对”、“是不是”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这就是说,教学中尚有近一半提问是无效的。这些无效的提问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2 设计不当

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有的教师没有做好搜集疑点,整理疑点,确定重点,设计问题的工作,而是用自己的水平和臆想去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么太简单,学生不加思索便可作答,要么问题太难,学生搜肠刮肚不能作答。若勉强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则会敷衍了事,最终可能会堵塞学生的思路。

3 雷同空泛

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语文课堂缺少开拓创新的精神,每节课总是反复提几个雷同空泛的问题,既没有启发性又没有创造性,没有打开学生开创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如果老是雷同空泛,时间一长,学生便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减退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

4 满堂皆问

有的教师把原先的满堂灌变满堂问,在课堂上一问到底,一篇优美完整的文章被一个个的问题,分割得支离破碎。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按部就班 ,一个题才罢,另一个跟着又来了,堂堂如此,学生只能疲于应付。

显然,以上种种提问,只会贻害学生。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认真研究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获得成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4.1 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课堂教学应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质疑,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提出一些难易适中且又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作者前面有句话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写到“荷塘的四面,说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的思想处于苦闷徘徊,这种既肯定又否定的矛盾提法便是文中的一个难点所在,学生对此一时难以理解。此时我们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种矛盾提法的内在含义是什么。通过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已见,最后得出一致的看法:这两句并不矛盾,因为前一句肯定的是事实,后一句的否定是针对“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而言的,表达的是作者由衷的惦念家乡的亲人,关心江南局势,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回忆中的美好,总是缘由对眼前现实的失望。这样的提问,不但有一定的深度,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而且收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

4.2 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提问绝非漫无目的,它是教师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反映,是教师吃透教材而化为教学设计的能力体现。一般说来,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心中有很多问题等待老师解惑解疑,这时教师的正确问答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教师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通过一连串明确和富有针对性的提问解答,使学生们围绕教师的设计思路,循序渐进,反复揣摩,令其达到茅塞顿开得其要领的攻效。

如《项链》一文中,省略号的运用很巧妙,对省略号作用的理解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课文中有这样两段对话:

(1)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他惊惶失措地直起身子,说:“什么!……,怎么啦! ……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2)“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我们从课文具体语言环境出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这两处省略号的潜台词是什么?两处省略号刻画了路瓦栽夫人怎样的思想性格?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明确了这两处省略号的不同含义,这样设计提问既能循序渐进地解决疑难问题,又能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4.3 提出的问题要难易深浅相互配合。这是因为一个班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并不在同一个水平上,教师的提问必须以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设计提问,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这样,在备课时,提问的设计就应注意难易深浅相互配合,在课堂实践中照顾到各种程度的学生。

综上所述,提问设计得好坏,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在于教师是否遵循教学规律,是否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有问题问得准,提得巧,才会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最终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

上一篇:合理利用资源上好语文课 下一篇: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