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走西口”的担当

时间:2022-09-17 10:06:50

援疆医生“走西口”的担当

当侯岩赶到山坳里的一家柯尔克孜牧民毡房时,已经有很多牧民眼巴巴地等着了。

7月的新疆巴尔鲁克山区,牧草青青,牛羊满坡。看到几个人从坡上下到毡房前,牧民赛尔江喝走了起劲叫唤的花狗,尽管不知道来人是谁,不过,哈萨克族好客的天性还是让他迎了上去。

很快,毡房里的一家人就热切地聚拢在一起,因为远来的客人不仅准确地说出了赛尔江的病痛状况,还拿出了瓶瓶罐罐,忙碌着看病。随后的一个时辰里,“草原上来了医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来,当侯岩赶到山坳里的一家柯尔克孜牧民毡房时,已经有很多牧民眼巴巴地等着了。

把脉、针炙、推拿……侯岩忙得满头大汗,身为辽宁援疆医生的一员,来自沈阳的他,既感受到边疆的风光人情之美,又觉察到农牧民对医疗的渴盼和不了解。

留洋博士的专业与担当

黄伟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并且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留洋大夫到偏远的西北边陲,无论是医院条件,还是医学研究条件,都让他感到一种强烈的落差。

在他一手搭建的ICU(重症监护部)里,办公室连互联网都没开通,习惯于每天浏览国外尖端医学刊物并且撰写评论的黄伟,有时候无奈到有些惶恐。“一年半下来,我要落后同行许多了!”

尽管如此,黄伟还是先后多次下到了边远乡村和牧区,做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基础性体检、诊疗,没有精密仪器相陪,缺少学术探讨空间,说到底就是给农牧民“送医送药”。在外人看来,这实在是大材小用,但黄伟在担心自己医术水平停滞不前的同时,对这种义务巡诊并未冷眼旁观。

“在内地城市,我不知道边疆医疗差距这么大,少数民族群众这么缺医少药!”黄伟坦言,加入援疆队伍,走进草原牧区,才渐渐认识到肩上担负的是什么。其中,不仅仅是救死扶伤,更重要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我们既是医务工作者,也是融合东西部、沟通不同民族感情的使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只能做一些最简单的检查和诊疗,其意义和价值也不同于在内地医院做一台高难度的手术和学术研究。“这么说吧,我们只是当了一名基层医生,可价值远大于医疗本身!”

黄伟是一名重症医生,他的中心静脉穿刺技术娴熟,被人称为“黄一滴”,因为他穿刺时不仅要求一针见血,还要求尽可能用最少的回血判断导管是否在血管内。医术之尖端,其实在整个塔城地区医务人员中,没几个人能搞得懂,即使在他负责的ICU,黄伟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绝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为医疗技术提供了坚定支撑,离开了专业设备,有些高端诊疗或学术研究是无法开展的!这是事实,也是遗憾!”

2014年2月春节刚过,黄伟随辽宁援疆干部大军一起远赴塔城。随着时间推移,黄伟越来越坚定地相信,就算不能搞研究上大手术,调理好当地医院的专业医疗管理程序,建立规范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一种方式。而且,还可以手把手地带出一批有专业水准的医护人员,自己留学国外的收获和专业积累,就此也得到了展示和发挥。

“哈萨克族妇女血色素偏低的现象比较多见,我想应该与民族传统和生活方式有必然的联系!”黄伟告诉记者,他想搜集数据,分析哈萨克族妇女血色素偏低与婴儿死亡率偏高的关系,然后借助对少数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习惯分析,提出专业性对策,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和民生建设的针对性。“这也应该算是一种专业研究吧,对新疆的价值你说大不大呢?”

无论是在巡诊的路上,还是在ICU的病房里,黄伟都不太愿说自己是援疆医生,而是称自己是这里“上班的”。“到了这里,我就把自己当成这里的人,做我能做的事!”

中医大夫受捧的背后

中医侯岩,是少数民族眼里的“神医”。几根银针,三两个火罐,加上几分钟的揉捏,片刻工夫,一个先前还捂着腰背喊痛的柯尔克孜汉子就变得生龙活虎,眉开眼笑。因为这个,每次义诊的结果是,侯岩身边的男男女女越聚越多,继“哎拜呦(病人在施针和推拿时发出的喊叫声)”之后,收获无数“啧啧”的惊叹声。

43岁,已经不算年轻的侯岩很接地气,喝奶茶,吃奶疙瘩,骑马,东北汉子样样都感兴趣。即使被一匹坐骑就地打滚拒绝接纳后,侯岩还是在巡诊的间歇,硬是爬上马背上过了一把瘾,期间还被俗称“蝎子草”的荨麻扎着了小腿,痒痛不已,让一旁守望的牧民笑出了声。

“不来新疆,不到基层,我哪能想到草原风光这么漂亮,牧民生活这么有意思!”每次下乡,侯岩都怀着浓浓的兴趣,不住地打探和尝试,猛拍照片。兴致勃勃的举动,让好客豪爽的牧人看到眼里,不由得心生喜欢。

“中医在草原牧区特受欢迎,好多牧民都要求给扎针!’'侯岩也觉察到自己比较受欢迎,这也让他感到开心。容易出汗的他,每次为牧民诊疗时都格外用心,在铺着粗羊毛毯的毡房里,侯岩手脚并用,全身用力掰抻牧人筋骨,一连几个人下来,便是一头一脸的汗。

在记者惊叹中医的神奇时,侯岩说,除了中医的特殊疗法见效快以外,他分析了草原牧区的常见病和地方病,哈萨克牧民四季游牧,常年在野外生活,饮食以肉奶居多,加上冬季风雪严寒,腰肌劳损、风湿伤痛、心脑血管疾病等较多,琢磨透了,他针炙、推拿的对症治疗效果就好。“如果不用点儿心,不了解少数民族的发病情况,可能义诊的效果就没有这么好!”

侯岩在沈阳医院专设了养生康复馆,病人需要办卡调理。可在牧区,侯岩要坐车一路摇晃着钻进毡房,亲自到牧民家里。与黄伟一样,侯岩没觉得这么做降了身份,或者体现不出自身价值。“既然选择了援疆,就得实实在在地做些事!能在草原牧区送医送药,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耀!”

侯岩说,到边防派出所义诊,看到许多战士腰腿疼,肌肉拉伤。分析了原因后,他打算在援疆期间编写一个《训练伤防护手册》;而剖析了牧民风湿病多发的原因后,他又打算研发一种泡脚的药剂。“我琢磨着,牧民野外游牧,别的方法不怎么管用,可泡泡脚就能治病,还是适用的!”

这样看来,热爱边疆、喜爱基层,又有“眼力见”的侯岩,受到牧人的追捧和拥戴并不奇怪。

总指挥的担子和思虑

王延东是辽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担任新疆塔城地委副书记。闲叙时,王延东有一句感慨,“医生走基层以后,辽宁援疆的名声更响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了辽宁!”

按照他的设想,辽宁医生沉到基层走入农牧区,不是为了赚点口碑,而是实现嵌入式发展。“总的想法是,通过医疗手段,让内地干部与边疆群众融合交流,让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密切联系,为新疆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援疆医生下基层”是王延东和他的团队的一项创新,从援疆的规定动作看,这件事做不做并没有统一要求。“新一轮的援疆工作重点是就业、教育和人才,我们责无旁贷。除此以外,从新疆当前形势出发,结合受援地实际,我们着急的是如何为新疆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在一次接受地方媒体采访时,王延东说,我想目前最迫切的就是如何尽我们的力量,与受援地的干部们一起,确保社会稳定,将援疆资金倾斜民生,惠及群众,增加受援地群众就业,把党的温暖,辽宁省的爱心传送到群众之中,在这个基础上,让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自2010年实施的19省市援疆行动,带给新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集中上马,新疆进入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但与此同时,事件却呈现出多发、高发的态势,新疆稳定形势趋于严峻和复杂。“我们在想,援疆省市除了要改变新疆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外,还应该在新疆长治久安上想办法探路子!”

来新疆前,王延东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带动受援地发展产业,拉动就业;如何利用东部的教育资源,为新疆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到了新疆以后,身为总指挥的他觉得担子更重了。“说,新疆社会稳定和长乐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全国大局,它不仅仅是新疆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党全国的事。因此,作为援疆省市和援疆干部,必须把新疆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作为援疆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一份阶段性的总结里,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自4月17日正式启动以来,援疆医生走基层义诊活动覆盖塔城地区207个行政村、覆盖人口15万人、出动义诊医务人员426人,义诊患者达5669人,为基层群众减免费用19.5万余元,发放药品价值5万元,发放防病宣传单共计5266份,发现需住院患者253人。黄伟、牟刚、侯岩等医生,通过此次活动,在当地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数字难免苍白,可记者追随援疆医生的脚步,真切地感受到农牧民对走基层的欢迎。“当我们认识到这一活动背后承载着维护祖国安危、戍守边疆的重大价值以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一名援疆医生告诉记者,只有在边疆,我才深深地理解了什么是国家安危、什么是祖国利益。牧民哈吉肯说,医生不仅缓解了我的病痛,还让我记住了辽宁,感受到内地干部对我们的关怀,加深了一家人的印象!

在王延东的计划中,通过援疆医生走基层,要增进东部与西部的相互交流和依赖,要密切援疆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关系,要融通东西部文化……“当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解决了疾苦,加深了感情,稳定不就有了扎实的基础?”王延东说,只有坚持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嵌入式合作共建活动,才能筑牢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辽宁援疆干部、塔城地区卫生局副局长李壮说,辽宁医生走基层的活动不光是义诊,它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辽宁援疆医生和当地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工作队,深入到就医不便、没有村医的塔城地区乡村或牧区开展巡回医疗服务;第二阶段,辽宁省派出医疗队赴塔城地区各县(市)医院巡回指导,对当地医生进行培训;第三阶段,邀请辽宁省或国内知名医疗专家赴塔城各县(市)巡回诊疗。

在许多人看来,义诊和巡诊多是形式和姿态,实际作用并不大,而参与其中后,记者读懂了援疆干部对国家利益和神圣使命的担当。他们,从一件件实事做起,做实每一件事,赢得的不仅仅是民心,更是边疆安定和国家安全的空间。

“我们不会停步的!”王延东说。

后记:援疆医生“走西口”走出了什么?是医者仁心,是扶贫济困?其实,他们走出的远不止于此,在弯曲的牧道上,在起伏的山峦间,他们走出了专业追求和无私担当,拥抱基层群众冷暖悲欢,推进民族团结融合,负载国家安危和大局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文化交流的探路者,维稳戍边的实践者,对当下新疆,其所作所为绝非“送医送药”这么简单。

上一篇:我的故事,我的奋斗史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当“卖鱼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