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山里有虎将

时间:2022-09-17 09:46:00

他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见习生,逐渐成长为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他出色的组织管理才能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

提起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乡牛栏江大五山隧洞项目部经理刘玉府,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唐文利介绍说:刘经理是我们项目的“虎将”,多亏他管理有方,率领项目部在大五山隧洞施工中顺利实现了业主下达的首个节点,勇夺业主给予的400万元节点工期奖与追加的100万元奖金。

而负责大五山隧洞14号支洞施工的隧道十三队队长赵福彦一说起项目经理刘玉府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刘经理是我们的脊梁骨,每当我们在施工中遇到困难,特别是遇到特大涌水时,有了他的正确指挥,带领我们攻克了道道难关,提前拿下斜井这个硬骨头,顺利进入主洞施工。”

刘玉府,中等身材、长得虎头虎脑、说话声音洪亮、办事雷厉风行。他1995年参加工作,曾经参加过南昆铁路、朔黄铁路、渝怀铁路、彭武公路、安邵公路、蒙河铁路等工程建设,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见习生,逐渐成长为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过项目实验室主任、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他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

2012年1月16日,中铁五局作为云南省水利厅引进的突击队,替代原施工单位负责大五山隧洞9号和14号支洞抢工期施工。临危受命,刘玉府被公司任命为大五山隧洞项目部经理。从接到任职通知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从未有过的“硬战”。那时,距农历除夕只有几天时间,已有5年没回过老家的他,本来已经决定回去看看久病在床的爷爷,但最终他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一路风尘、马不停蹄地于1月16日赶到了大五山9号和14号支洞工地。

一到大五山隧洞工地现场,当看到现场的情况顿时给他陡增巨大压力。9号和14号支洞分别因涌水淹没和塌方而处于停工状态。而原施工单位已经施工两年多,全长553米的9号支洞却只完成了465米,全长576米的4号支洞也仅完成了493米。四个工作面,按工期倒排计算每月每个工作面开挖支护要达到150 米才能确保工期,而设计最高每小时1 080立方米的涌水量和软弱围岩占70%的复杂地质,如同“拦路虎”挡在了刘玉府和他率领的两支久经考验的第十、第十三隧道作业队面前。

身负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和水利厅提出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重托,刘玉府坚定了必胜的信念。1月18日,项目部正式接手原施工单位负责大五山隧洞9号和14号支洞施工,而此时隧洞内涌水量达到了每小时400多立方米,再加上由于上个施工单位抽排水管路布设不合理、抽水设备配置不足、电缆线路老化等遗留问题,给掌子面的早日复工设置了道道障碍。刘玉府深知:如果盲目复工,不解决好排水问题,必将后患无穷。放弃春节休息,他率领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重新布设排水管路,增加了20多台大功率抽水机抽水,并在斜井中设立了两个储水池,采取三级阶梯抽水的办法往上抽水,分三班倒轮流24小时不间断作业。由于提前安排完善了抽水系统,尽管以后出现的涌水量达到每小时800立方米,但“水魔”已被降服,再也没造成导致原施工单位机械设备多次被淹的事故。

解决了排水问题,而工期却步步紧迫,如何加快施工进度?刘玉府与班子成员商量,采取了五大“举措”:一是倒排工期,将施工计划分解到旬、周、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二是实行领导分片包保责任制,项目经理和书记分别带头,各负责一点。项目部领导与工程队领导班子和领工员签订保节点工期包保责任状,明确责任和义务,完成重奖,完不成处罚。三是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对提前完成工序的工人当场发放奖金,各工序各班组提前30分钟在工作面上进行无缝交接;每月评比先进工程队、先进班组、优秀个人,并给予重奖。四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对高扬程、大水量、多级抽排水系统进行了多次方案优化;对有水爆破作业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围岩卡钻、坍孔问题,缩短打眼装药作业时间,提高爆破作业效果及爆破进度等。五是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坚持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施工。

刘玉府是一个激情高昂、斗志顽强的人。他经常给项目部和队上的员工说:“尽管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但确保工期的信心必须牢固树立,人干工作就要有一种精气神,有了这股精气神,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为调动大家工作激情,他提出了“团结一心、背水一战、誓保工期”的决战口号。要求大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努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言既出,行必果。自从2012年1月16日到达大五山隧洞工地以后,他紧绷的神经就一直没有放松过,每天睡觉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坚持每天到一线指挥,及时解决各种难题。2012年3月1日下午17时,当他得知爷爷离世的消息时,他克制住内心巨大的悲痛,把手中的工作暂时交给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后,就连夜赶回千里之外的贵州老家。一到家他就扑倒在爷爷遗体面前大哭了一场,连磕三个响头后就又马不停蹄地急忙往工地上赶,他在家待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次日中午的工地上又出现了他忙碌的身影。到现在,一提到此事,他的眼睛就会发红,觉得十分对不住自己的爷爷。自古“忠孝难两全”,他虽然对不住自己的爷爷,但是,他必须要对得起项目工程,对得起广大的参建者。

刘玉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身先士卒地深入到掌子面与职工一起并肩作战。3月11日,他来到14号支洞检查工作,此时洞内涌水量仍然很大,拱顶的涌水像瀑布一样往下泼,修理工班工人正身穿雨衣在水中铺设出碴轨道。看到这种情况,刘玉府将手中的雨伞一扔,袖子一卷,与修理班员工一起移钢轨,抬完钢轨后又帮抽水班抬抽水机。仅仅十几分钟,刘玉府的全身上下就已被淋湿透。

到4月上旬,刘玉府由于每天都泡在隧洞里,常常一泡就是五六个小时,每天都是一身水一身汗,长期的操劳使他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不得不住在医院连续输液。生病期间,他心里却放不下隧洞的施工,尽管觉得头重脚轻,依然坚持每天走下1 000多级台阶,到掌子面检查工作。4月10日,当他从掌子面检查完毕,爬行上1 000多级台阶返回地面时,他全身湿透、脸色发白、两腿发软,几乎要昏倒,司机小张见状赶紧扶住他,并劝他生病期间要好好休息,刘玉府却淡然一笑:“没事,这点小病我扛得住。”

其身正,不令则行。刘玉府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参建职工。

被视为“硬骨头”的9号和14号支洞的第一个节点工期目标在建设者的共同拼搏下如期告捷,项目部获得了业主500万元重奖;第二个节点和第三个节点工期也顺利实现,项目部再获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加喜高度评价。2013年6月15日,当9号支洞顺利贯通,由此,标志着长达36.137公里的全线第一长隧大五山隧道全隧贯通,同时也标志着长达116公里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全线贯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不会忘记建设者们作出的卓越贡献。

上一篇: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下一篇:问鼎“十天”高速